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iOS 26正式版来了!新增“自适应电量”功能,续航提升
9月16日消息,今日凌晨苹果官方正式推送了iOS 26的正式版。持有iPhone 11系列、iPhone SE第二代以及后续机型的用户均可进行升级操作。 图源:雷科技摄制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更新中新增了一项名为“自适应电量”的电池管理新功能。它能够自动帮助用户延长手机的续航时间。 苹果官方对此功能做了解释:“你的用电需求增加时,自适应电源功能能够有效帮主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该功能会在后台自动运行,用户无需进行手动管理操作。” 当自适应电量启动时,iPhone 还会自动向用户推送相关提示信息。即便手机处于锁屏状态,用户点亮屏幕后也能查看充电至 80% 的剩余时长。 当 iPhone 电量掉到 20% 时,灵动岛处弹出的低电量提示弹窗有了新的动画效果。用户只需轻点弹窗里的电池图标,就能迅速开启或关闭低电量模式,整个操作过程十分便捷。 图源:小红书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自适应电量”功能依赖于设备端的智能计算,所以只有支持 Apple Intelligence 的机型才能使用这一功能。而且系统需在后台进行约7天的学习与分析,才能精准预判用户日常的电量使用需求。 目前,“自适应电量”这个功能仅支持iPhone 15 Pro 系列、iPhone 16 全系列以及 iPhone 17 全系列。其中只有 iPhone 17、iPhone 17 Pro、iPhone 17 Pro Max 还有 iPhone Air 这几款新机型上为默认开启,其他适配机型则需用户进入“设置 - 电池 - 电源模式”手动开启。 “自适应电源”这一功能的设计初衷是,当监测到用户的电量消耗超出日常水平时,能够自动对 iPhone 的功耗进行调节。具体表现为降低功耗、将屏幕亮度调暗 3%、限制后台程序运行等一系列措施,并且在电量下降到 20% 时,自动开启低电量模式。 除了新增自适应电源功能外,此次新版本系统在外观层面也带来了不少新变化。 界面方面,iOS 26 启用了全新的 Liquid Glass(即液态玻璃)设计风格,这堪称自 iOS 7 发布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设计革新。这种设计带来的改变远不止于半透明效果,还打造出了更具动态感的弹出菜单、可灵活折叠的导航栏,整体呈现出更为圆润柔和的视觉风格。 图源:小红书 通话方面,电话应用迎来了重大升级,新增了通话录音功能和贴心的“保留助理”功能。当您拨打电话处于等待接听阶段时,只需打开“保留助理”,iPhone便会在人工客服接听的那一刻及时通知您,让您不错过任何重要通话。 相机方面,此次更新对相机界面进行了精简优化,仅保留了照片与视频两个核心选项。另外照片功能回归了 iOS 18 之前的经典设计,将图库与收藏夹独立设置为不同的选项卡,方便用户分类查看与管理。 话说回来,关于这次 iOS 26 的升级建议:如果您使用的是比较老的机型,且比较关注设备的续航表现和发热情况,那么小雷不建议升级至 iOS 26 正式版。毕竟新系统的 Liquid Glass 设计带来了更精细的渲染效果,这会对设备的电量消耗和性能处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要是你对新功能感兴趣、对设备的续航时长和发热状况并不太在意,那可以随意升级。升不升级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和偏好来决定。 说到最后,有没有已经升级了的小伙伴,来说下这次iOS 26的正式版的体验感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感受。
比亚迪唐DM-i加推175公里长续航版,17.98万元起
凤凰网科技讯 9月16日,比亚迪王朝网今日为其热销的中大型SUV唐家族带来重要更新,正式推出了唐DM-i智驾版的175km纯电续航版本,进一步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新车型根据配置分为三款,官方指导价为17.98万元至19.98万元。 此次产品更新不仅带来了续航更长的版本,也对现有产品线进行了价格调整。其中,原有的115km尊贵型指导价下调1万元,最新定价为16.98万元。为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比亚迪还推出了一项限时置换政策,在10月底前,消费者可享受1万元的厂商置换补贴,这意味着置换购车用户的入门价格可低至15.98万元。 在发布会上,官方宣布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比亚迪唐系列车型的累计销量已正式突破80万台,成为首个达成此销量高度的中国品牌中大型SUV。 新推出的175km续航版在性能和配置上均有显著提升。官方数据显示,该车在亏电状态下的百公里油耗仅为4.7升,满油满电的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240公里。外观方面,新增了独特的银砂黑车色,并提供包括黑化轮毂在内的运动套件,视觉效果更为动感。内饰也增加了新的红色选项。 在舒适性和科技配置上,新车型同样看点十足。车内配备了实用性很高的6.9升车载冷暖冰箱,支持制冷和制热,并具备延时断电功能。底盘系统是本次升级的重点,新车不仅采用了后五连杆独立悬架,还标配了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旨在提升驾乘舒适性和操控性。此外,车辆还标配了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为高速行驶提供了额外的安全保障。 智能化方面,唐DM-i智驾版系列搭载了“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支持高快领航等功能。座舱内则配备了DiLink系统,通过一块15.6英寸的自适应旋转悬浮Pad作为交互核心,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用车体验。
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享界S9T正式发布,售价30.98万元起
凤凰网科技讯 9月16日,鸿蒙智行在今晚的发布会上正式揭晓了其产品矩阵的首款旅行车——享界S9T。新车同时提供了增程与纯电两种动力选择,其中增程版起售价格为30.98万元,纯电版起售价格为32.98万元,标志着鸿蒙智行正式进入高端旅行车细分市场。 设计层面,享界S9T着重营造豪华与科技氛围。据官方介绍,新车提供了六种外观颜色及四种内饰主题供消费者选择。座舱内部,车辆将Nappa真皮座椅、天然实木饰板以及精细的双绗缝工艺作为标准配置,以提升整体质感。外观细节上,星河大灯与新设计的星云尾灯形成了家族化辨识度,配合20英寸轮毂与可选的黑曜套件,强化了其运动与优雅并存的视觉效果。 在核心的驾驶技术方面,享界S9T全面搭载了华为新一代的途灵平台。该平台整合了车身、动力、悬架、转向等关键系统,旨在实现更智能、更协同的整车控制。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空气悬架与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CDC)为全系标配,结合官方称之为“凌波微步”的底盘调校技术,其目标是为驾乘者在不同路况下都能提供稳定且舒适的行驶体验。 动力与续航是本次发布会的重点信息之一。享界S9T的纯电车型依托800V高压巨鲸电池平台,在CLTC标准下可实现最高801公里的续航里程。而增程版车型则搭载了华为雪鸮智能增程系统,将综合续航能力提升至1305公里,为用户的长途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新车还对晕车舒缓模式进行了升级,进一步优化了乘坐舒适度。 在智能座舱体验上,享界S9T引入了鸿蒙ALPS健康座舱概念,车内配备了负氧离子发生器和智能新风系统,并使用了母婴级环保材料。音响系统方面,车辆搭载了拥有25个扬声器、2080W功放的华为悦彰卓越系列音响,支持7.1.4环绕声场和位置感知调节功能,致力于为用户打造高品质的沉浸式听觉环境。
一汽奥迪E5 Sportback上市:标配奥迪全景辅助驾驶,23.59万元起
凤凰网科技讯(作者/李治钦)9月16日,上汽奥迪在广州大湾区体育中心举办发布会,宣布新车奥迪E5 Sportback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3.59-31.99 万元。 新车入门车型为先锋型,续航里程618公里,后驱6.1秒破百,售价23.59万元;先锋 plus型,续航773公里,后驱 5.0 秒破百,售价 26.99 万元;先锋quattro型,续航623公里,四驱3.9秒破百,售价26.99万元;顶配旗舰quattro型,续航647公里,四驱3.4 秒破百,售价31.99万元。 发布会着重强调了奥迪E5 Sportback的智能化功能,首先是语音助手,奥迪与科大讯飞深度合作,语音功能支持多指令识别、模糊指令识别、语音控制、四音区识别唤醒等功能。同时奥迪还在中控台位置,设计了一块4.29英寸的曲面屏,用以显示语音助手的UI形象,同时支持个性化的主题模式。 奥迪还与豆包大语言模型合作,新车将支持声音克隆技术,可模仿车主的语音银色。奥迪还与百度地图合作,定制了同级最大的地图导航界面。同时还提供包括苹果Carplay 在内的手机互联功能,适配包括苹果、华为、小米、vivo、oppo 在内的主流手机品牌。 辅助驾驶方面,奥迪宣布与Momenta合作,新的奥迪全景辅助驾驶系统支持城市通行、高速巡航、自动泊车等功能。奥迪还宣布,即刻下定奥迪E5 Sportback,可享受奥迪全景辅助驾驶系统终身免费使用。 大屏交互方面,奥迪配备了 12.3 英寸全液晶仪表和 27 寸中控大屏,从中控台中部横贯至副驾驶前方。可通过 3D 车模控制车门、车灯、空调等功能。奥迪还提供了“智慧岛”的控制模块,为用户提供多种交互解决方案。 驾驶方面,奥迪E5 Sportback 提供quattro 电四驱,前后双电机可实现 0-100% 的前后动力分配,实现性能和节能的平衡。双电机最大可输出 787 匹马力,0到 100 公里加速仅需 3.4 秒。提供弹射模式、可关闭的ESC 系统。 奥迪E5 Sportback 还配备了采埃孚CDC 可变阻尼减震器、德国大陆空气悬架、博世渐进式转向系统和Brembo 四活塞刹车卡钳。轮胎部分采用前 245后285 宽度的倍耐力P0 轮胎。 电池续航方面,奥迪E5 Sportback 采用 800 伏高压平台,搭载宁德时代 100 度大电池,同时全系标配热泵,可实现 773 公里的CLTC 工况续航,及 10 分钟补能 380 公里。 设计方面,奥迪E5 Sportback提供 6 种车身颜色,包括晨曦紫、流光银、月曜黑、锋芒绿、冰川白和烟波蓝。外观部分在前后保险杠部分,奥迪通过4 万过个微孔镭雕工艺,942 颗LED 灯珠,提供较为独特的外观特征。 内饰采用一体式环抱座舱,在内饰板上,融入了北美栗木和橡木,提供四分区独立氛围灯、电动车门、电子后视镜等配置。 奥迪E5 Sportback 将由新的上汽奥迪工厂生产,新车基于C-NCAP 五星标准开发,高强度钢比例为 83.6%,到今年年底,上汽奥迪计划在100+城市,布局超240 个服务网点。
特斯拉在Autopilot致命车祸案中被判承担部分责任
IT之家 9 月 16 日消息,在围绕 Autopilot 与 FSD 的法庭诉讼中,特斯拉此前屡屡胜诉。然而近期这一局面被打破,美国佛罗里达州陪审团裁定,特斯拉需对一起致命车祸承担部分责任。目前,特斯拉正申请重新审理此案,称该判决可能会阻碍安全技术的研发进程。 佛罗里达州致命车祸始末 该案件源于 2019 年的一起事故:22 岁的奈贝尔・贝纳维德斯・莱昂(Naibel Benavides Leon)在迈阿密 - 戴德县遭遇车祸身亡,当时一辆 2019 款特斯拉 Model S 轿车撞上了一辆停在路边的雪佛兰 Tahoe。莱昂的男友狄龙・安古洛(Dillon Angulo)在事故中受重伤。 涉事司机乔治・麦吉(George McGee)承认,事故发生时他因手机掉落而分心、视线离开路面,且他当时认为车辆会自动刹车。同时,他也承认自己存在疏忽,并对车辆过度信任。 陪审团裁定特斯拉承担部分责任 尽管司机麦吉已承认自身过错,陪审团仍判定特斯拉需承担 33% 的责任,并裁定该公司向原告支付 4250 万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3.03 亿元人民币)的补偿性赔偿金,以及高达 2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14.24 亿元人民币)的惩罚性赔偿金。据报道,陪审团之所以做出这一裁决,主要是受到原告方论点的影响,原告认为,尽管特斯拉反复提醒驾驶员需保持警惕并双手紧握方向盘,但该公司仍夸大了 Autopilot 的实际能力。 汽车投诉平台 CarComplaints 指出,特斯拉虽承认这起事故是一场悲剧,但坚称事故责任完全在于麦吉“极度鲁莽的行为”。 特斯拉提出异议并申请重审 在提交的法庭文件中,特斯拉表示:“在驾驶员指令车辆‘继续行驶’的情况下,目前市面上没有任何一款汽车能够实现自动停车。”该公司主张,麦吉“无视或强行关闭了车辆的所有安全功能,行为极度鲁莽”,例如他踩下油门踏板的操作,这一动作会覆盖车辆驾驶辅助系统的定速巡航与制动功能。 特斯拉在文件中称:“自汽车诞生以来,像麦吉这样鲁莽、只顾自身的驾驶员从未消失过。这类驾驶员应为其不当行为承担所有法律后果。仅因鲁莽驾驶员强行关闭了安全功能,就判定提供先进安全技术的特斯拉承担责任,这与佛罗里达州法律相悖。若此类判决成为定则,将会阻碍安全技术的研发、延缓技术进步,无论当下还是长远来看,都可能导致更多生命逝去。” 核心争议:功能命名与宣传方式 归根结底,这起案件的核心争议似乎集中在 Autopilot 的命名与宣传策略上。若该功能采用其他名称,且宣传方式有所不同,外界要追究特斯拉的责任恐怕会更加困难。 目前,特斯拉正请求法官要么下令重新审理此案,要么降低赔偿金金额。此案的最终结果可能会对汽车制造商的未来发展,以及行业与自动驾驶技术的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电子门把手失灵,美国对约17.43万辆特斯拉Model Y展开调查
IT之家 9 月 16 日消息,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于周二宣布,已针对约 17.4 万辆 2021 款特斯拉 Model Y 车型展开调查。此次调查的起因是有报告称,这些车辆存在电子门把手失灵的问题。 NHTSA 表示,已收到多起关于在车辆外部无法打开车门的报告,部分案例涉及家长下车后遭遇车门无法开启的情况,具体场景包括下车去抱孩子、或在行程开始前将孩子安置到后排座位后,无法重新打开车门。 NHTSA 指出,初步评估是该机构后续行动的第一步。若评估后认为涉事车辆存在不合理的安全风险,该机构或将推动车辆召回。 据 NHTSA 透露,目前已收到 9 起关于 2021 款特斯拉 Model Y 车门无法打开的报告,且均涉及家长群体。在这些案例中,家长均无法通过正常方式重新打开车门进入车内,其中 4 起案例中,家长最终不得不通过砸窗的方式才能重新进入车内。 IT之家注意到,该机构同时提到,特斯拉车辆内部设有手动车门开启装置,但即便车辆驾驶员知晓该装置的存在,儿童也可能无法触及或操作该装置。 NHTSA 表示,其初步调查显示,电子车门锁失效的原因似乎与车辆提供的电压不足有关。该机构指出,从维修记录来看,相关故障发生后,车辆的低压电池均已更换,但没有车主表示,在电子车门把手失效前,曾收到过低压电池电量不足的警示。
历时4年!站车顶维权女车主胜诉:特斯拉需提供完整行车数据
快科技9月16日消息,据报道,今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就张女士诉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等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作出判决: 认定特斯拉作为经营者应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责令其向张女士提供事故前三十分钟的完整行车数据。 当事人张女士向媒体表示,她最初是以产品质量案去起诉的特斯拉,但当时数据不完整,特斯拉方面一直没有提供完整数据,所以就先把案由更改成了数据案。 她会在拿到完整数据后,再去申请司法鉴定,看下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数据为依据做刹车的司法鉴定。 据了解,张女士为上海车展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在2021年4月19日上海车展期间,她爬上了特斯拉展车车顶,大呼“特斯拉刹车失灵”,引起舆论关注。上海警方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对张女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 随后,特斯拉以侵犯名誉权为由,起诉张女士,并索赔500万元。直到今年7月11日,上海市二中院作出二审判决,维持原判,认定张亚周侵犯特斯拉名誉权,需向特斯拉赔礼道歉并赔偿17万元。 但该案只是维权女车主侵犯特斯拉名誉权的案件,至于女车主起诉特斯拉刹车失灵的案件,直到今日才有了初步结果,法院判令特斯拉提供事发前30分钟完整的行车数据。 后续,维权女车主拿到事发时完整行车数据后,再以数据为依据,申请司法鉴定涉事特斯拉车辆是否刹车失灵。
苹果AirPods Pro 3心率监测功能获高度评价,准确性碾压其它耳机
IT之家 9 月 16 日消息,铁人三项运动员 DC Rainmaker 在其独立评测中,对苹果 AirPods Pro 3 搭载的全新心率监测功能展开了详细对比测试,并给出了“出色到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此前已推出过支持心率监测的耳机产品 ——Powerbeats Pro 2 早在今年 2 月便已亮相,且同样搭载心率监测技术。不过苹果官方表示,AirPods Pro 3 与 Powerbeats Pro 2 的传感器并不相同:Powerbeats Pro 2 采用光学心率传感器,通过每秒超过 100 次的绿色 LED 光脉冲穿透耳部皮肤来实现监测。而 AirPods Pro 3 配备了定制化光体积描记法(PPG)传感器,该传感器可发射每秒 256 次脉冲的不可见红外光。这款传感器专门为 AirPods Pro 3 研发,苹果称其为“迄今体积最小的心率传感器”。 9to5mac 在其评测中发现,AirPods Pro 3 的心率监测数据与 Apple Watch 的监测结果基本一致;而 DC Rainmaker 则进行了更深入的测试,他借助自主研发的深度分析工具,对比了 7 款不同设备的心率监测数据,具体设备包括: AirPods Pro 3 Apple Watch Ultra Whoop 5.0 / MG 腕带 Garmin Fenix 8 Pro 智能手表 配对胸带监测器的 Garmin Fenix 8 Pro 智能手表 Polar 360 手环 Powerbeats Pro 2(数据源自其此前测试结果) DC Rainmaker 指出,不同运动场景下获取精准心率数据的难度存在差异。他发现,在不同活动中获得准确读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挑战,一旦他从室内骑行转为户外跑步,Powerbeats 就无法提供准确结果了。 IT之家注意到,由于 Powerbeats Pro 2 此前表现不佳,DC Rainmaker 起初对 AirPods Pro 3 的心率监测功能并未抱有过高期待。但这位评测人坦言,在高强度间歇训练(最严苛的心率监测场景测试)中,AirPods Pro 3 的表现让他“难以置信”。 我的天,这也太赞了…… 完全超出我的预期,是那种实实在在的惊艳。倒不是说苹果做不到这件事,而是 8 个月前发布的 Powerbeats Pro 2 表现实在太差,以至于我几乎对苹果的光学心率监测技术不抱希望了。此外,其他厂商近期的尝试(比如博能 Polar 与森海塞尔 Sennheiser 的合作产品)也同样不尽如人意。多年来,众多厂商在这一领域反复尝试却屡屡惨败,这些案例也印证了光学心率监测技术的难度。 DC Rainmaker 评价道:“苹果做到了其他厂商几乎无法实现的突破,打造出一款在耳部实现稳定心率监测的设备。它并非绝对完美,但表现确实极为出色。” 他表示,若用户寻求一款“全能型”产品,AirPods Pro 3 是唯一选择。 如果你既想在锻炼时获得出色的音质,又想要精准的心率监测,那么 AirPods Pro 3 不仅是‘便捷之选’,坦率地说,更是‘唯一之选’。目前尚无其他具备心率监测功能的耳机能达到如此高的准确性(甚至连‘可用’的标准都达不到),而 AirPods Pro 3 则同时满足了‘心率监测精准’与‘音质出色’两大核心需求。
刘强东下厨炒家乡菜,再为一线业务撑腰
摘要: 9月16日当夜,品酒会现场,不仅刘强东亲自下厨,他还拉来了酒旅赛道的朋友圈。 凤凰网科技 出品 作者|赵子坤 编辑|董雨晴 2025年,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行程表排得异常满档。这位曾经一度淡出公众视野的电商巨头掌舵者,如今正以平均每月至少一次的高频率现身各地,成为京东业务扩张的最佳代言人。 9月16日傍晚,凤凰网科技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的京东用户见面会上,见到了身着围裙的刘强东,他一手持锅,一手掌勺,做了一道宿迁名菜——黄狗猪头肉,有京东内部人士告诉凤凰网科技,这道菜后续也会上线七鲜小厨。 这场“下厨”直播期间,刘强东直言自己很紧张,还调侃,像贾国龙先生第一次炒菜一样紧张,像罗永浩第一次说脱口秀一样紧张。 今年以来,刘强东正频繁出现在京东一线业务的现场,为京东在人工智能、外卖、物流、折扣零售、酒旅、医美等多领域的业务扩张站台,难掩其“开疆拓土”的野心。 尤其是4月,京东正式宣布进军外卖后,刘强东公开露面次数显著增多,积极化身“代言人”:先是邀请蔚来创始人李斌品尝京东外卖,拉来“京东朋友圈”站台;紧接着,又在北京化身为外卖骑手,亲自为京东外卖订单配送,还邀请京东骑手一同享用火锅,以显亲民和提升外卖品质的决心。 5月,刘强东飞往日本,为京东外卖做宣传,身着一件印有猪猪侠图案与京东外卖二维码的T恤,漫步在东京街头——因为网友戏称穿上京东红色外卖装的刘强东,酷似儿童动漫猪猪侠。 9月16日当夜,刘强东还表示,说他曾约过王兴,但王兴说和(滴滴)程维在外面“战争”(指海外外卖业务)呢,好友姚劲波提议邀美团高级副总裁王莆中,但王莆中称“老板不去不敢去”,会面最终没有成行。刘强东还对一财表示,自己认为民营企业要简单实在点见面聊聊,所有企业该竞争竞争,靠战略、靠商业模式,靠价值创造和信誉最终赢得消费者。“我们不应该变成仇人,不要把正常的商业竞争变成个人恩怨,没有必要。兴哥我很尊重,莆中我也很赞赏。” 品酒会现场,刘强东还拉来了酒旅赛道的“朋友圈”。当晚的合作方贵州茅台,送上了6种茅台酒。 据刘强东分享,他不久前还在香港见了各大酒店品牌负责人。这一次,京东要怎么改变酒旅赛道? 刘强东重提创业,意在“重整”酒旅行业 在品酒会现场,刘强东先从“忆往昔”讲起,循序渐进提到了自己进军外卖、酒旅的缘由。 从带着12000块人民币在电脑城摆小柜台做生意,看到了电脑城的商业模式不透明的乱象,于是在 2004 年决定用全新的商业模式去替代传统的电脑生意。“明码标价,全国所有人都一样价格,懂电脑和不懂电脑都是一样价”。 再到在互联网上卖家电,是因为发现,卖家电的毛利率高达 17% 、18%,但当年美的、格力、海尔这些家电供应商品牌的净利润是7%,行业的净利润只有一个多点,但零售商的净利润可以高达 6 个点。 “我一直坚持认为,零售商对产业的贡献价值,其实是没有品牌商大,结果我发现,竟然说,零售商赚的钱比品牌商赚钱还要多,就像有一天我们卖茅台酒赚的钱比茅台集团还赚的多,那行业一定会出严重的问题。”刘强东说。 他回忆,从 2009 年进入到家电,用了整整六年的时间,京东集团到 2016 年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零售商,再陆续上商超、生鲜食品、家居、时尚等一个一个类目。 两年前,刘强东跟餐饮从业者聊起来,发现外卖平台扣钱高达 25%。“几乎全国没有几个餐饮净利润到 25% ,本身利润根本没有到25%,但平台快要拿走25%,结果导致什么问题?有食品安全和卫生状况问题,导致幽灵餐厅,导致餐饮从业者不得不去降低食品的品质,为了既能够给平台交扣点,同时自己还要能生存,还要能赚钱,他们不是说没有良心……某种程度也是被逼的。” “京东自营从来没有说,会导致平台卖家生存困难,相反是相辅相成的。自营很强大,我们靠卖家,照样是能做到兜底各个类目。” 刘强东透露,第一个七鲜小厨五公里范围以内的餐厅,都有30%的增长。“也就意味着,我们没有挤压餐饮从业者的生存空间,反而给他带来了新人,和更多流量。” 刘强东提到,前几天在香港还见了好几个大的酒店集团的一把手,“大家聊起来之后跟我说的词是什么?就是所有的餐饮和酒店业是焦虑,是无力,是看不到未来的。” 他提到,不想把酒店再拉进价格战,让酒店的从业者把价格进一步降低,让标准减少,服务品质下降,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整个生态遭到破坏。要让酒店有一个全新的发展市场。 最后,刘强东再度强调,已给十几万骑手上了五险一金。“这是我们京东,靠我们所有的制度,靠我们的产品、靠我们的价格,靠我们的服务,就是靠我们品牌,靠我们的信誉。” 三个月前,在一个小型分享会中,刘强东表示,京东进军酒旅餐饮领域,目的是希望通过供应链将行业的成本降到20%,降到原来的2/3,能够为酒店餐饮提供一个新通路。为此,京东为酒店、餐饮业务成立了新通路事业部。 刘强东还认为,京东购买餐饮外卖的消费者中有40%的人会交叉购买京东的电商产品,做外卖业务亏损的钱比在抖音、腾讯购买流量要划算。 “再过一个月之后,外卖很快就会出来一个跟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刘强东还提及,餐饮、酒店的供应链之后,未来京东还会有美容的供应链,医美的供应链,医院的供应链,以及临街各种业态的供应链,京东都会为他们提供供应链服务。 此前,在这个618前夜的小范围沟通会上,刘强东就明确指出,京东并非“多元化公司”,始终围绕供应链开展业务。与美团的外卖竞争背后,旨在强化生鲜供应链,前端外卖业务盈利并非重点。 亲力亲为,为一线业务撑腰 在这场品酒会前,京东旅行就高调宣传,刘强东将重启“用户见面会”,“邀请你一起喝茅台”。 凤凰网科技在现场发现,当晚茅台赞助了多种酒品。可谓是下本支持京东。 9月初,京东黑板报发文《这是一封来自东哥的邀请函》,表示京东旅行正式推出“京东品酒会”将定期举办,为用户送福利创新联动酒店和酒品牌,打造差异化住宿体验。9月16日,首场品酒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东哥将亲临现场,邀你品好酒、交朋友。” 据官方发布,截至9月10日,如在京东App预订了北京国际饭店且入住时间含9月16日晚,即可自动报名。京东将随机邀请其中部分幸运用户,共赴这场与东哥面对面、有味有料的品酒会——这一活动,也为不少用户种下了“京东可定酒店”的消费心锚。 北京五星饭店是大型豪华五星酒店,1987年开业,饭店占地13万平米,拥有500间客房及完善的商务、餐饮设施。地处中央商务区,毗邻天安门、王府井等核心区域,交通便利。据多家平台可查,团购价入住均在千元以上。 据官方介绍,2007年,刘强东组织了第一届“京东商城网友见面会”,在现场倾听了很多用户的真诚建议,和很多用户成为朋友,大家的建议也让京东有了更好的发展。 这是时隔近20年,刘强东重启的“用户见面会”。刘强东此举表面是与用户“把酒言欢”,实则亲自为酒旅业务站台,释放出要发力酒旅的关键战略信号。 京东表示,通过“品名酒、交朋友”的创新模式,为合作酒店带来真正的增长,为酒旅行业打开经营的新通路。 据官方数据透露,活动报名发出后,仅30分钟,北京国际饭店就创纪录地售出100间房。24小时内,百万用户涌入站内活动会场,北京地区酒店搜索量环比增长600%。 这次重启的“用户见面会”,不仅复刻2007年京东商城网友见面会的“用户共创”基因,强化“以用户为中心”的品牌认知,同时,还用“茅台+五星级酒店”的高端商务场景,精准触达高净值商旅人群——这正是携程、美团等OTA平台争夺的核心客群。 品酒会邀请函发布不久,京东又宣布与锦江酒店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围绕餐饮消费场景创新、酒旅服务、供应链协同三大领域全面深化合作。 如果说品酒会是京东在用户端的一次亲民尝试,那么与锦江酒店的战略合作则是京东供应链端建设的重要一步。刘强东曾表示,“京东做餐饮、做酒旅,都是为了背后的供应链去做铺垫。”锦江酒店目前在全球拥有超1.37万家开业酒店,旗下拥有多个知名品牌,会员规模超2亿,无疑对京东来说是一笔富矿。 6月,京东宣布以“最高三年0佣金”政策强势入局酒旅,矛头直指各大OTA巨头。据了解,携程和美团的基础佣金在12%,飞猪和抖音分别为10%和8%,挤压酒店经营者的利润空间。去年9月份,华住创始人季琦还发文抨击部分门店过度依赖OTA补客现象,要求进一步降低OTA订单占比。 从刘强东今晚的发言来看,京东依然是以一贯“整顿行业”、“利好从业者”的姿态高调入场,试图通过供应链革新与生态协同重构行业规则。而从与锦江酒店的合作来看,京东旅行也试图构建一个不同于传统OTA的平台模式。不仅仅做预订通道,更试图通过供应链整合、会员体系互通等方式,深度参与酒旅行业的价值链各个环节。 酒旅江湖,终于等到了京东这条“鲶鱼”。 刘强东自己曾在6月的那次沟通会上自省:“最近的五年很遗憾,可以说是京东失落的五年,是走下坡路的五年,可以毫不留情地说,没有创新,没有成长,没有进步。” 但现如今,无论是其亲自下场,还是越来越频繁走动的朋友圈,都宣示着京东正在加速拿回这五年。
奥迪搁置2032年全面电动化计划,将继续销售燃油车至多10年
IT之家 9 月 16 日消息,奥迪曾计划于 2032 年前全面放弃燃油发动机,在全球范围内仅销售电动汽车。然而,这一三年前才公布的宏伟目标现已被搁置。据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格诺特・多纳(Gernot Döllner)近期发表的声明,奥迪目前将保持战略灵活性,未来“7 年、8 年,甚至可能 10 年内”仍会继续销售燃油车。 尽管战略有所调整,多纳仍坚信电动汽车是未来唯一可行的发展方向。在接受德国商业杂志 Wirtschaftswoche 采访时,他明确支持欧盟 2035 年起禁止销售新燃油车的法规,并驳斥了“放宽该禁令”的呼吁,认为此类诉求“适得其反”。他指出,汽车制造商与监管机构之间反复拉锯的态势,“会让消费者感到不安”。 IT之家注意到,与宝马、奔驰等公开反对 2035 年燃油车禁售令的车企不同,奥迪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立场。多纳强调,在未来数年里,电动汽车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唯一真正解决方案:“在未来几年推动交通运输领域二氧化碳减排的进程中,我尚未发现有任何技术能比电动汽车更有效。即便不考虑气候保护因素,电动汽车本身也无疑是更先进的技术。” 上周五,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慕尼黑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 Show)期间,与主要汽车厂商高管会面,就 2035 年禁售燃油车的期限展开讨论。尽管该目标未发生变动,但原定于 2026 年对相关法规进行的审查已提前至今年,这为法规的潜在调整预留了空间。 那么,奥迪为何会放弃全面电动化的承诺?尽管全球电动汽车需求持续增长,但奥迪在该领域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去年,奥迪电动汽车交付量同比下降 7.8%,仅为 164,480 辆;且无燃油发动机车型(即纯电动汽车)在其总交付量中的占比仅为 9.7%。由此可见,奥迪要彻底摒弃燃油车,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单一年度的业绩疲软或许并非决定因素,但与 2022 年(奥迪首次宣布全面电动化计划的年份)相比,这一表现无疑引发了外界对其电动化进程的质疑。 作为大众集团旗下品牌,奥迪具备同时推出燃油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及纯电动汽车的灵活布局能力。目前,燃油车仍是其产品矩阵的核心支柱,不仅受欢迎程度远高于电动汽车,利润率也更为可观。奥迪正通过当前销售燃油车获得的收益,为未来电动汽车的研发与推广提供资金支持。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