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令世卫组织担忧的超级变异株来袭 中国疫苗公司回应
新冠病毒的变异一直让人担心,这两天南非发现的新毒株B.1.1.529也引发了全球恐慌,世卫组织已将其定名为Omicron(奥密克戎),评估结果为“令人担忧”。 Omicron毒株最让人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对疫苗的逃逸能力,是否会导致目前各国的疫苗?针对这个问题,研发了新冠灭活疫苗的科兴制药公司已经做出了回应。 科兴表示,该公司对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相关信息高度关注,已启动通过全球合作伙伴网络积极收集并获取新变异株相关信息及样本,将尽快开展评估和研究以了解Omicron株对现有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影响及研制变异株疫苗的必要性。 科兴表示,该公司具备成熟的疫苗生产工艺和大规模生产能力,此前已开展了针对Gamma株和Delta株新冠灭活疫苗研制工作。 如有需要,公司可快速推进新疫苗的研制和大规模生产工作,并有能力保障疫苗需求。 在此之前,其他疫苗公司也针对性表态,疫苗厂商辉瑞和拜恩泰科(BioNTech)周五表示,两家公司正在积极研究疫苗针对新变异株的有效性,“最迟将于两周内获得结果”。 阿斯利康表示,该公司的新冠抗体药有希望能针对新变异株有效,阿斯利康和强生公司也都在对疫苗对抗新冠新变异株的有效性进行测试。
电视芯片一哥推出8K电视芯片!全球首发7nm
最近联发科各种大动作频发,先是上周毫无征兆的发布了全新的手机旗舰SoC——天玑9000,本周又发布了一款全新的8K智能电视芯片“Pentonic 2000”。 Pentonic 2000率先采用台积电7nm工艺,是目前首款采用7nm工艺的电视芯片。 芯片集成8K 120Hz MEMC(运动补偿引擎)技术,支持8K 120Hz超清显示,还可适配144Hz刷新率的游戏PC、游戏主机。 此外Pentonic 2000还支持高速内存、UFS 3.1存储,并可搭配联发科Wi-Fi 6E解决方案或5G基带。 在电视最重要的视频解码能力上,Pentonic 2000不但支持AVS3、包括ATSC 3.0在内的AV1编码格式、全球电视广播标准,同时也率先支持VVC,也就是H.266。 这项新的编码技术,对比目前的H.265/HEVC进一步优化了压缩,大约可节省50%的数据流量,同时保证清晰度不变。目前,腾讯已经率先开启对H.266技术的支持。 同时Pentonic 2000还支持杜比新的图像和音频技术,包括杜比视界、杜比全景声。 据悉,Pentonic 2000内部整合有MediaTek APU AI处理器,能够提供强大的AI能力,能够支持8K AI-SR超级分辨率技术。 虽说联发科在手机领域,更多是占据着中低端市场,但在电视领域,联发科却是当之无愧的一哥,其芯片产品覆盖了从低端到高端的所有产品线,包括LG、索尼、创维、海信、TCL等国内外知名电视品牌都在用联发科的芯片。 据了解,基于Pentonic 2000的8K电视产品预计将在2022年上市。
不挤牙膏了 Intel处理器直奔128核:硬刚5nm Zen4c
在过去的几年中,AMD凭借先进的工艺及小芯片设计在多核上一路狂奔,桌面做到了16核,服务器直接上了64核,再下一代的5nm Zen4做到了96核及128核,后者将于2023年问世。 Intel这边的至强处理器此前因为原生多核的设计,核心数不能快速增加,导致Intel在多核上吃亏不少,不过接下来的两年Intel也要加速了,2023年也会推出128核至强处理器,代号为Sierra Forest。 来捋一下未来的至强系列路线图,今年上半年推出了IceLake-SP系列,10nm工艺,最多40核,原本今年还会有Sapphire Rapids-SP系列,不过推迟到了2022年上半年,Intel 7工艺,最多56核。 再往后还有Granite Rapids处理器,升级Intel 4工艺,详细规格还不太确定,应该是双芯封装,每组最多60核心,但实际上会启用56个,总计112核心224线程。 再后面就要到Sierra Forest,这代至强又是一次大改,核心数直接上到128核256线程,跟AMD的5nm Zen4 Bergamo一致,而且设计思路也差不多,都是针对高密度服务器而生的,CPU内核是改良过的,Bergamo是精简后的Zen4c,而Sierra Forest则是Intel的能效核,可能是现在Alder Lake酷睿中的Gracemont或者改进版。 总结来说就是,Intel除了在高性能至强上跟AMD竞争之外,在Sierra Forest这一代上也会提升CPU核心数跟AMD抢多核服务器市场,而且都是在2023年上市。
未能及时提交季度收益报告 贾跃亭FF收到纳斯达克退市通知
IT之家 11月28日消息,日前,电动汽车公司法拉第未来(FF)称,因未准时提交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收到纳斯达克信函提醒。根据该信函内容,法拉第未来需要在 60 个自然日内提交该报告。 按照纳斯达克的规则,若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提交相关的报告,那么法拉第未来很有可能会被摘牌。据法拉第未来内部人士解释,之所以未在规定期限提交财报,是因为近期知名做空机构 J Capital Research 就 FF 发布了一份的沽空报告。在调查结束前,将无法公布财报,而调查结束的时间目前还无法确定。 此前在美东时间 10 月 7 日,做空机构 J Capital Research 发布了关于 Faraday Future 的一份沽空报告,称其在汽车预订数量、大规模生产电动汽车的能力上撒谎,并表达了各种担忧。随后,FF 公司于 11 月 15 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相关报告,其中显示 FF 公司董事会已成立了一个独立特别委员会,以调查财务欺诈指控,而特别委员会已聘请律师对这些指控进行独立审查,但公司无法预测评审的持续时间、最终范围或结果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不久前有相关消息显示,FF 公司的国内生产基地计划落户山西,并且法法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与山西长治高新区管委会双方就 FF 公司国内的生产基地相关问题曾举行过线上会议。 IT之家了解到,今年7月 FF 靠着借壳上市已顺利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并筹集到近 10 亿美金,FF 计划在明年 7 月按时交付 FF91。
盘点历代iPhone被砍掉的功能 你最希望哪个回归?
苹果每一代iPhone发布的时候,大家除了最关心新iPhone手机增加了什么,还会关心新iPhone手机砍掉了什么。从iPhone 4S时代开始,苹果一直引领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并且影响着整个手机行业的走向,指纹识别、面容识别、刘海屏等等。虽然现在安卓(尤其是国产手机品牌)势头正猛,但依然有大量的用户是苹果iPhone手机的死忠粉。 我们先来看看网友总结的历代iPhone手机取消了哪些功能,其实有些并不算是功能,但它们却是网友的心头恨: 1、苹果iPhone 7手机取消了3.5mm耳机接口; 2、苹果iPhoneX手机取消了指纹识别; 3、苹果iPhoneXR手机取消了3DTouch; 4、苹果iPhone 12手机取消了充电头; 5、苹果iPhone 13手机取消了塑封包装。 在微博上,#历代iPhone取消的功能#整个话题已经上了热搜,很多网友也纷纷探讨了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希望哪些被取消的功能可以回归。今天来总结一下上面这些被取消的功能,哪个是笔者最希望回归的。 笔者唯一希望回归:指纹识别 在还没有指纹识别和面容识别之前,手机的解锁方式都是组合按键,然后发展到图案滑动,随后发展到数字密码。不论哪一种方式都非常繁琐麻烦,无法快速完成解锁过程。虽然苹果iPhone手机并不是第一个支持指纹解锁的,但它却将指纹解锁发扬光大并且推广到全世界。 随后进入了面容识别时代,让用户享受到更快、更便利的解锁方式。但是为什么笔者最最最最最最最希望指纹识别回归,因为新冠疫情。2020年开始,大家就没有再告别过口罩,带着口罩无法直接进行面容识别,这就让本身最好用的功能变成最鸡肋的功能。 虽然说搭配苹果AppleWatch手表可以在戴口罩的情况下进行面容识别解锁手机,但是仅限于解锁手机,对于付款、APP安全启动等需要面容识别的部分,就无法使用了。这就造成生活中大部分情况下非常不方便。因此笔者希望指纹识别可以回归,尤其是改为屏下指纹识别的方式,这样用户在戴口罩时可以直接通过指纹进行其它应用的操作。 为什么其它的都无所谓? 我们来依次看看这些被砍掉的功能。 其中一个呼声很大的肯定是3.5mm耳机接口,因为很多HiFi耳机玩家肯定希望手机能够支持3.5mm接口。实际上,HiFi耳机由于价格非常昂贵,因此只占据了很小一部分用户群体,绝大部分用户并不需要这个接口,因为苹果AirPods系列耳机很好用、很方便,尤其是AirPods 3和AirPodsPro两款耳机,音质方面肯定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常规用户的需求了。 另外,市面上有Lightning转接3.5mm的转换口,苹果当年很多手机中还赠送了,用这个就可以解决用户的无法连接3.5mm接口耳机的问题了。 3DTouch,当年笔者购买的iPhone手机中也支持这个功能,但是说实话笔者一次也没有用过,对于此功能并没有需求。相信绝大部分用户也是这样的,因此苹果才会取消,并且笔者也没有对于这个功能回归的需求。 充电头,虽然说苹果是以环保为理由取消的,而且在售价上并没有给用户带来补偿,这一点很不厚道。但是笔者和身边大量的朋友从来没有使用过这个随机附送的iPhone充电头,因为它的充电效率是最低的,笔者都是用的自己购买的第三方快充(支持苹果快充协议)的充电头。这些年购买iPhone手机的随机附赠充电头一直在家里扔着,已经一大堆了,连塑料封条都没拆开过。 当然,笔者知道有很多用户不愿意多花钱去购买第三方充电头,而是想要使用免费的苹果手机自带的充电头,这一点笔者也很无奈。不过笔者的建议还是花点钱买一个支持快充的充电头,不过不要购买苹果自己的,因为价格太贵不值得。 最后一个塑封包装,笔者认为这个的有无非常无所谓,不过很多用户对此有不同看法,它们认为这样手机就更容易造假。不法分子会把翻新机或者其它有问题的产品当做新手机来销售,因为iPhone 13刚发售的时候,华强北就发布了破解iPhone 13系列手机封条的方法。不过,如果你是在正规渠道购买的iPhone 13手机,相信不会有这种事情需要担心,如果你在正规渠道遇到这种问题,相当于中了彩票,你可以获得高额的赔偿,够你买好多iPhone了。 还有两个苹果iPhone手机的设计,应该被砍掉,也是用户们非常痛恨的设计: 最应该被砍掉的部分:刘海屏! 还有一个功能,虽然没有被砍掉,但是却是大家众望所归的,那就是刘海屏。刘海屏既影响美观,有影响观看感受,而且目前已经有屏下摄像头来解决这个问题了。因此,笔者希望苹果iPhone 14可以把刘海屏给砍掉,改为屏下摄像头设计。 第二应该被砍掉的部分:Lightning接口! 从早起的大接口更换到小号接口之后,苹果iPhone系列手机的Lightning接口就没有再变过。现在安卓手机阵营已经普及USB-C接口,不论是传输数据的速度还是快充的速度都是天壤之别。虽然说苹果为了保护电池,没有开放超级快充,但是Lightning接口实际上是USB 2.0,传输数据的能力实在是太差了,尤其是备份iPhone和恢复备份iPhone的时候,简直就是痛苦。希望苹果能够取消Lightning接口更换为USB-C接口,至少也要将接口的速度提升到USB 3.0级别(USB-C现在都是USB 3.1和USB 3.2的速度了)。 最后,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你最认为苹果iPhone手机哪个功能不应该被砍掉,应该回归呢?
马斯克又向特斯拉员工喊话 这次却不是拼命交付汽车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8日消息,在不断遭遇港口运力限制和运输成本上升的情况下,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周五在一封全公司范围的电邮中敦促员工,想办法降低向客户交付电动汽车的成本。这一次,马斯克没有为了实现季度末销售目标而督促员工在最后一刻赶订单。 特斯拉Model Y 今年,特斯拉已难以按照最初承诺的日期范围向美国客户交付新车。一些特斯拉客户遭遇了几个月的交付延迟,导致他们还得自己出钱租车,使用网约车应用,并且需要重新申请贷款。 “按照我在几周前发送的电邮,我们这个季度的重点应该是把交付成本降到最低,而不是为了在第四季度(尽快)交付汽车把大量资金用于加急费用、加班费以及临时承包商身上。根据以往的惯例,我们会在季度末疯狂冲刺,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交货量,但下个季度的前几周交货量就会大幅下滑。实际上,在六个月时间内,我们不会交付任何额外汽车,但我们会花很多钱,拼命在每个季度的最后两周加速交付。”马斯克在邮件中称。 马斯克邮件 “今年12月最后几周,我们还有一波相当大的交付任务。由于我们在欧洲或者美国得州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这就意味着许多汽车需要从中国通过船舶运往欧洲,从加州通过卡车和或铁路运往东海岸,在季度末抵达。但是,尽管如此,这是开始减少交付规模的合适时机,有利于实现更稳定、更有效的交付速度。正确的原则是采取最有效的行动,就好像我们不是上市公司、‘季度末’的概念不存在一样。” 实际上,并不是特斯拉一家面临交付延期的情况。上周,新上市的电动汽车创业公司Rivian Automotive通知车主,他们预订的R1S SUV将延期交付。 即便如此,特斯拉今年的销量已实现增长,似乎并未受到不可预测的交货日期的影响。2020年,特斯拉交付了近50万辆汽车。而在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已报告交付627,350辆汽车。 自2021年初以来,特斯拉一直没有提供一个明确的2021年交付量目标。但是,特斯拉已在第三季度电话会议等场合重申了一个宽松的交付指导性预期:未来几年,汽车交付量平均每年增长50%。 纽约沃伦资本公司(JL Warren Capital) CEO兼研究主管李君蘅(Junheng Li)上周在写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称,她预计特斯拉销量将继续增长,至少本季度在中国是这样。她指出,“飙升的汽油价格对中国的所有新能源汽车品牌都是有利的”。 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为130万辆。到今年年底时,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将增至190万辆。在政府对电动汽车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车市场。(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iFeng科技)。
“毒王”Omicron现身之后 恐慌再度袭击全球市场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一 似曾相识的一幕再现,这次是黑色星期五。恐慌再度袭击全球金融市场…… 几大肇因之首是“B.1.1.529 或 Omicron ”,这个在周五(11月26日)晚上被世界卫生组织 (WHO) 指定为关注的变体(VOC),甫一出现就被人们贴上各种标签:“毒王”、“超级突变”、“最凶变种”、 “最危险的毒株”等。 且瞬间成为全球关注焦点,英国《卫报》、路透社等均在显著位置在线实时报道Omicron的动态消息。就市场而言,几乎可以用“闻风丧胆”来形容Omicron(以第15个希腊字母命名,中译名“奥米克戎”)的现身。 因为“令人担忧”的突变以及“初步证据表明该变体再次感染的风险增加”,Omicron被WHO确定为第五种关注的变体,而非“值得关注的变种”(VOI)。这之前,共有“阿尔法、贝塔、伽马和传播力最强的德尔塔”等四种变体被世卫组织纳入VOC。 尽管,有关Omicron的传播性、致病性和免疫逃逸能力等影响因素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资本市场被吓坏了。 11月26日,欧美、亚太股市全线下挫:英国富时(7044.03,-3.64%)、德国DAX(15257.03,-4.15%)、法国CAC(6739.73,-4.75%);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标普500分别报收34899.34(-2.53%)、15491.66(-2.23%)、4594.62(-2.27%)。 VIX恐慌指数报28.65, 飙涨54.04%;风险资产无一幸免。 市场重现疫情行情,医药、电子商务股表现强势,航空、旅游、酒店股大跌;波音(NYSE:BA)跌超6%,万豪国际 (NASDAQ:MAR)跌6.10%。邮轮股和航空跌幅大多在7%〜12%之间。 疫苗股普遍走高,诸如辉瑞(NYSE:PFE)涨5.80%、BioNTech(NASDAQ:BNTX)涨7.46%,因其宣布将于两周内公布旗下疫苗对新毒株的效果。 其次是“市场担心新一轮封锁,旅行再度受限”,油价暴跌。11月26日布油期货下跌9.50美元,跌幅11.6%,结算价报收72.72美元/桶。汇通财经分析,油价随着全球股市下跌,人们担心这一变种病毒可能会抑制经济增长和燃料需求。与此同时,因为是感恩节假期次日,市场交投不足,外加纽约市场提前收盘,这几个因素可能也放大了原油跌势。但就此也有分析认为,能源价格大幅下跌能缓解全球担忧的通胀,美联储加息预期有望推迟。 亚太市场方面,如恒生指数报收24080.52(-2.67%)、国企指数报收8576.07,(-2.65%)、日经指数报收28751.62(-2.53%);但A股显示出一定抗跌性,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的跌幅分别仅为-0.56%、0.34%、-0.16%。 就此,华西证券海外策略研究高级分析师王一棠表示,南非新冠变异病毒问题是导致 周五海外市场波动较大的直接原因。图利奥·德奥利维拉在南非卫生部举行的媒体简报会上阐述了南非新冠变异病毒的复杂性,认为南非新型变种的传播力大幅超出 Delta。市场对南非新冠变异病毒问题的担忧容易导致海外市场出现波动。 另外,“自去年 3 月底以来,多数发达市场普遍累计涨幅过大和估值偏高,现阶段容易出现一些波动。”华西证券分析,再者,“在美国进入 Taper 周期,且市场对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有所上升,海外多数新兴市场压力较大。东南亚、 拉美等多数海外新兴经济体自去年 3 月底之后普遍出现了大幅上涨,现阶段美联储货币政策出现转换,东南亚、 拉美、中东非洲的股市容易出现明显波动,东南亚、拉美、中东非洲的债市和汇市也容易出现承压。” 无独有偶,在南非发现可能对现有疫苗产生抵抗力的Omicron后,分析师们认为,如果避险情绪持续升温,则预计下周初(11月29日)新兴亚币将进一步承压。 王一棠建议,现阶段海外大多数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都趋于边际收紧阶段,且现阶段全球经济增速趋于放缓,海外市场的上涨动能较过去一年半普遍趋于阶段性减退。如有突发事件刺激,海外市场普遍容易出现波动,仍然建议暂时采取偏防御的观望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洪灏最近分享了美股看多看空期权成交量比例历史最低、标普实际盈利收益率历史最低等数据。他说,这些情况显示当时的市场情绪极度亢奋,因此往往乐极生悲。在极端估值、极端亢奋的市场里,任何消息都可以是暴跌的触发点,甚至利好也可以是利空。之前,很多人对于这些数据嗤之以鼻。 “昨夜,道指千点长阴,欧洲因出现新型变异新冠毒株暴跌4-5%。很多人会说,‘才这么点 … 而已’。这是因为这些人忘记了发达国家市场和新兴市场波动性的区别。昨晚欧美市场的巨震,发生在三倍方差以外,是2020年3月历史性暴跌之后最大的单天暴跌,而美债则是那时以来最大的单天涨幅。”11月27日,洪灏称。 讽刺的是,美国圣诞节大采购始于感恩节之后,而感恩节之后的“黑五”即“黑色星期五”亦是美国传统购物节;但供应链和成本等问题给2021年的“黑五”蒙上阴霾。相关报道称,很多商店闭门谢客,不鼓励顾客蜂拥购物。其中大量零售商,尤其服装零售商,此前在季度财报中警告库存短缺和供应链受限。Adobe(NASDAQ:ADBE)数据显示,“缺货”信息相比疫情爆发前增加了超260%。 洪灏则戏言,黑五是商家全年打折最狠的一天,商店半夜开始营业。很多美国人全家彻夜排队去抢购促销品。今年的黑色星期五,打折最狠的却是股票。 A股会有所不同吗?华西证券认为,“跨年行情”,成色依旧。其支撑逻辑是:逆周期调节下,央行采取“宽货币+差别化信用”组合。“宽信用”更多是聚焦在“碳减排、高端制造业、小微企业”等领域。A股微观流动性充裕,且估值较合理具备安全垫。1)当 前股市流动性充裕,A 股万亿成交已成常态,北向资金已连续14个月净流入,11 月净买入靠前的行业有:电气设备、电子、化工、食品饮料、计算机等,仍以成长行业为主。2)估值方面,截至11月26日,万得全 A(除金融、石油石化) PE_TTM 为 32.3 倍,已回归至相对合理位置。 投资策略来看,华西证券分析,病毒变异株 Omicron 对全球股市均有影响,A 股下周开盘或受冲击(包括北上资金的流动),但整体影响或相对有限。我国公共卫生系统有着及时、高效的应对措施,且经历之前的多轮疫情(突变)冲击,国内无论居民还是公共卫生系统均有着防疫经验,新病毒变异株对国内的影响小于国外。当前A股万亿成交成常 态,且估值较合理具备安全垫,“国内经济稳中趋弱+流动性宽松+产业政策频出”仍是主基调,成为演绎“跨年行情”驱动力。 由此,“A 股短暂波动后,有望重回‘结构性’行情。配置上仍建议以成长为主,兼顾低估值,另外近期新病毒的变异有望催生医药板块行情。”华西证券认为。 二 金融资本市场周五受惊了,全球政府机构周六也没闲着。 据路透社报道,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周六发现了新的 Omicron 冠状病毒变种病例,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了遏制该病毒的新措施,而更多国家对来自南部非洲的旅行施加了限制。英国卫生部长萨吉德·贾维德 (Sajid Javid) 表示,在英国发现的两起 Omicron 相关病例与前往南部非洲的旅行有关。 另据意大利媒体综合消息,在意大利坎帕尼亚,一名从南部非洲返回的坎帕尼亚公民的分子拭子检测呈阳性,和他在一起的还有他的家庭,共5人。该大区宣布,患者们及所有接触者已被隔离。目前当地研究所正在对病毒进行测序,以确定它是否是南非最强Omicron变体。11月27日,意大利卫生部证实本土境内出现第一例Omicron变异毒株确诊病例。 欧盟国家决定暂时封锁来自南部非洲 7 个国家的航班:博茨瓦纳、斯瓦蒂尼、莱索托、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南非和津巴布韦。 英国首相约翰逊警告说,即使在双剂量疫苗接种者中,冠状病毒的 Omicron 变体也在“迅速”传播。在英国发现两例新变种病例后,首相承认“目前尚不清楚我们拥有的疫苗会有多有效”,“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们至少会提供一些保护措施,”Omicron 担心的原因是“由于其包含的突变数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传染性和逃避疫苗的潜力结合起来”。 截至目前,Omicron已在全球3个大洲现身,意大利之外,南非,博茨瓦纳,香港,英国,以色列,德国,捷克,比利时均等已通报境内确诊病例。 而在11月26日发布的Omicron紧急会议声明中,WHO要求各国执行以下操作:如加强监测和测序工作,以更好地了解流行的 SARS-CoV-2 变种;将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和相关的元数据提交给公开可用的数据库,例如 GISAID;通过 IHR 机制向 WHO 报告与 VOC 感染相关的初始病例/集群;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并与国际社会协调,进行实地调查和实验室评估,以提高对 VOC 对 COVID-19 流行病学、严重性、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的有效性、诊断方法、免疫反应、抗体的潜在影响的了解中和或其他相关特性。 WHO还提醒个人采取措施降低感染 COVID-19 的风险,包括行之有效的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例如佩戴合身的口罩、手部卫生、保持身体距离、改善室内空间的通风、避开拥挤的空间和接种疫苗等。 三 其实,“我认为恐慌是由想要获利的市场推动者造成的;我们对Omicron几乎一无所知,没有理由夸大其词。”一位专家告诉经济观察网,而且他认为,辉瑞宣布将于两周内公布旗下疫苗对新毒株的效果,这说明疫苗巨头亦在高度关注Omicron,且有备而战。 这其中,也不乏理性分析人士。“现在还不需要拉警报,目前不要恐慌。”香港大学病毒学家金冬雁接受《中国新闻周刊》时表示,Omicron是否会成为新的优势株,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新冠病毒的变异是受到一定限制的,总的来讲,新冠的很多变种都没有存活下来,即使是存活下来的部分变种,其中也只有极少数能够成为优势株。 他说,从疫情暴发到现在,起码发现了上百种变异株,但只有一个德尔塔能留下来。只有等到该毒株传播到一定规模时,才能更好地判断,目前它的传播规模还很小,主要限于南非。 那么,新变异病毒传染率如何?疫苗有效吗?是否需要恐慌? 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李宗光就此梳理并撰文分析,南非这次的Omicron新冠突变因子极多,它和德尔塔的差距,就和德尔塔和原版病毒一样大,甚至更大。据基因测序,这个变异株的完整突变位点列表,总共含有超过50个突变,仅刺突蛋白(Spike蛋白、S蛋白)部分就多达32处。刺突蛋白是大多数疫苗的目标,也是病毒用来打开进入我们身体细胞大门的关键。进一步放大到受体结合区域(这是病毒中首次与我们身体细胞接触的部分)。相比之下,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D毒株,刺突蛋白突变为16处。 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结合位点之一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通俗来讲,也就是帮助病毒制造进入人体细胞的一种蛋白质,新的变异病毒在此有10处变异,德尔塔只有2处。 Omicron新毒株的“极其大量”突变,可能会带来诸多功能增强。刺突蛋白、衣壳蛋白的一大批结构突变,可能带来非常强而有效的免疫逃逸(抗疫苗、抵抗中和抗体)。更棘手的是,一些突变会增强细胞侵入能力,也就是增强传染性、人群扩散速度。 “如果说原始毒株的R0值大约是2.8,D株的R0值大约是5,Omicron估计可达7以上,高于常见的流行病,具有很强的传播能力。”“经济机器”公号文章指出。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病毒学家汤姆·皮科克博士在推特上称,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突变同时出现在一个毒株中。“非常可怕”,有可能“比此前所有新冠变异毒株都要可怕”。 如此,现有疫苗仍然有效吗?新疫苗研发需要多长时间? BioNTech在11月26日宣布:正在研究mRNA疫苗对南非发现的新冠变异新毒株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最晚两周内出结果。并强调,公司与合作伙伴辉瑞早在数个月前就采取行动,确保在现有疫苗无法有效抵御病毒的情况发生时,能够在六周内完成对mRNA疫苗的调整,使得第一批新疫苗能够在100天内发货。 而BioNTech/辉瑞外,强生、阿斯利康也在周五表态称正在研究新变种病毒对自家疫苗的影响。 尽管路透社11月25日报道称,欧洲正处于新冠疫情大流行的中心,新增确诊病例数约占全球新增病例的三分之二,大约每两天报告100万新增确诊病例。 但业界普遍认为,疫苗接种显著降低了死亡率和重症率。如果把疫情指标聚焦到死亡人数,这个疫情防控的根本指标衡量来看,就会觉得还好(按“国际标准”)。 “疫苗当然有效,我和太太现在正准备接种第三针加强剂;”一位曾接种两针疫苗被感染新冠病毒,但很快得以康复的英国人告诉经济观察网,“我很庆幸自己是现在的状态;因为医生说,这种情况下,我的免疫能力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接下来的六个月,我几乎不可能再次被感染Covid。” 在这位英国人看来,如果未来我们不得不需要学会如何与病毒共存,接种疫苗是必选项;虽说目前新增确诊病例数依然很高,但从死亡和重症率指标看,得益于疫苗的保护,情况已大为好转。 反观在连续两个冬季(2020年中、2021年中)遭受疫情沉重打击的南美,李宗光分析,由于民众接种较为积极,接种率超过了70%。在目前的夏天,疫情死亡人数已下滑到疫情爆发后未见的新低。 事实上,随着新冠疫苗注射人数的增多,不少国家已经准备与新冠病毒实现共存,但结果如何呢?李宗光称,这似乎比较艰难。解封后新增病例数一度激增,英国策略面临严峻考验,除此之外,德国、意大利以及新加坡等国家也有何新冠共存的打算,情况都很不乐观,确诊人数再次飙升。 而新冠病毒清零政策付出的经济社会成本与代价亦有目共睹,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囿于各经济体的文化、经济体制机制等个体差异,其选择亦会不同;孰是孰非尚难定论,不妨让时间去回答。 “如果新冠疫情继续冲击全球经济,那么通胀不会因为基数效应暂时回落,而是会持续高位运行。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增长继续放缓,面对居高不下的通胀压力,美联储和其他央行将别无选择,只能采取超预期的货币紧缩政策。这将是一种典型的滞胀情景,股票和债券都难有表现。”洪灏分析。 不过,资本市场却从不长记性,利空,其一时受到惊吓(恐进CPU);利好,一时可能又会很嗨(直奔KTV);去年的海外市场不只一次演绎过如此剧情。波动乃市场常态,频率、震幅大小不一而已,投资者需要做的可能是理性观望,系好安全带,择机而动。
大企业管理软件国产替代潮兴起 云服务厂商抢占市场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华清 在大企业管理软件领域,国产替代潮悄然兴起,中国的企业管理云服务商正蓄力承接新机遇。 11月27日,在金蝶主办的2021全球创见者大会的媒体群访中,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CEO 徐少春称在大企业的管理软件领域,金蝶正在跟国外厂商竞争,国产替代化的浪潮给了金蝶等中国厂商很好的机会,并认为在未来的三到五年,中国厂商有信心超越国外厂商。 在徐少春看来,虽然过去在中小企业领域,中国的管理软件服务商有过不俗的表现,例如据IDC的数据,金蝶连续17年领先,但管理软件的国产替代化目前还处在初始阶段,在大企业市场,中国厂商跟国外厂商短兵相接。 徐少春提供了一个数据:初步统计,过去一年里金蝶完成了44家大型企业的国产替代化,将大企业原来用的国外ERP系统替换成金蝶的EBC系统。 在2021全球创见者大会上,华为董事、首席信息官陶景文透露,“这三年,我们分三步把原本的ERP系统逐步替换,第一步是维稳,第二步是解耦,第三步是换新,目前我们已经走到了第三步。”陶景文介绍。 徐少春透露,金蝶对华为的服务已经将近两年,为华为打造的全球人力资源系统第一期已经上线,金蝶将结合华为HR的实践,在明年金蝶云·苍穹峰会上推出星瀚HR,让更多企业可以使用到这套理念先进的EBC系统。 “我们和华为有保密协议,不方便透露具体有哪些合作。我们会一起共建、共商。”金蝶中国总裁章勇如是回复经济观察网记者。 有的大企业选择使用国产化的管理软件则与国产厂商的能力提升有关。 徐少春指出,金蝶需要帮助这些企业重新梳理架构,如果金蝶提供的产品架构还是老一套,跟它们原来用的产品架构没有区别、不能进一步提升它们的数字化能力,那么,这些企业也不一定选择金蝶。因此能拿下华为这一客户,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金蝶的能力。 在2021全球创见者大会上,陶景文抛出一个观点:“任何不涉及流程重构的数字化转型都是装样子,不改变企业的业务流程所做的数字化转型都是在外围打转转,没有触及灵魂,我觉得这样的数字化转型不可能成功。真正成功的数字化转型一定会给企业的效率带来10倍级以上的变速。” 为持续完善服务大企业的能力,徐少春透露,金蝶在2016年开始打造面向大企业客户的金蝶云·苍穹平台,近年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在平台研发上的投入已经超数十亿元。 在徐少春看来,在大企业管理软件领域,中国服务商的产品技术能力已经不一定弱于外国厂商,还存在差距的是生态。 “我们除了要有最好的产品,也要有最好的实施、最好的咨询。国外的厂商也有生态,我们正在建设当中,用两三年的时间,我们认为基本上可以建立起来。现在国外的咨询公司,比如说毕马威也跟我们签了合作协议,很多国外的咨询公司都愿意成为我们的服务伙伴。”徐少春介绍道。 徐少春指出,过去中国很多大公司的管理模式是学习国外大企业的,例如学习微软、IBM,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话语权的增大,中国的管理模式也需要继续完善,这也是一种国家软实力的建设。 金蝶在不断地对外输出自己的管理思想,在2021全球创见者大会上,金蝶发布了《金蝶云·苍穹KDDM开放白皮书》、《2021年产业互联网白皮书》、《中国企业云服务生态白皮书(2021)》与《重构数字战斗力 金蝶地产产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金蝶还联合国际咨询公司Gartner发布了《2021 EBC白皮书》。 Gartner在2019年提出的EBC(Enterprise Business Capability,企业业务能力)和新近提出的“可组装”理念与金蝶不谋而合,金蝶认为自己倡导多年的企业级云原生和KDDM(动态领域模型)技术可满足企业的“可组装”能力。 “金蝶云·苍穹低代码应用开发、数据开发、流程平台、数据分析四个平台已具备PBC(Packaged Business Capability,可打包的业务能力,指软件开发能力的最小单元)构建能力,苍穹低代码集成平台,具备事件驱动、API、应用编排能力,可以完成PBC组装过程。”金蝶集团方面介绍称。 “可组装”的能力,对于已经拥有一定数字化基础的大企业或者想要转换管理系统的大企业来说,实用性强,“可组装”的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企业面对不确定性的韧性。 在2021全球创见者大会上,陶景文现身说法,对金蝶提出的“可组装式”表示赞同:“华为之前没和金蝶、Gartner探讨过这个问题,却都得出了'可组装'这个结论。”他同时呼吁中国企业聚合在一起,提交数字化转型的中国方案。 “什么叫软件?软件是企业发展中的管理系统和支持系统的程序化,中国既然能诞生这么多现代行业领军企业,为什么做不出让世界尊敬的行业应用软件?我认为在数字化这件事上,我们应该集众智,聚众力,共筑数字化转型的中国方案。中国的企业要在一起,特别是央企、国企、科技创新的企业,应该把最底层的通用技术、通用应用服务功能,通过开源、共建、服务化的开放,搭好底层积木,而行业的领军企业规制好把行业的模板和标准,让其他企业可以在更高的层级上,加速中国数字化的进程。”陶景文呼吁。
“个人收款码将不能用于经营性收款”或引发第三方支付机构价值重估
11月26日,一则标题为“明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宝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收款”的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很多人认为微信支付宝的收款码将会被禁用,进一步引发资本市场波动,在数字人民币加快试点等消息的叠加刺激下,拉卡拉、新大陆等第三方支付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大涨。 之后又有媒体报道说外界误读了这一信息,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这件事情到底应该怎么理解?央行的新规实施之后,对于微信支付宝以及第三方支付行业究竟意味着什么? 将经营性收款码正式纳入收单模式管理 这一消息的来源是央行于10月13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关于收款条码管理的规定。 通知中称:“对于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应当为其提供特约商户收款条码,并参照执行特约商户有关管理规定,不得通过个人收款条码为其提供经营活动相关收款服务。” 就此,有行业资深人士解释,收款码分为“个人收款条码”和“特约商户收款条码”,央行通知中所禁止的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大量小微商户将个人收款条码用作经营性收款的模式。这种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用个人对个人的转账代替了经营性的商户收单,这种模式之所以能够快速普及,是因为个人转账是没有手续费的,而定性为商户收单就需要商户支付相应的收单手续费。 而之所以要禁止将个人收款条码用于经营性收款,是因为其存在风险,比如部分机构使用个人收款条码转账业务办理大量生产经营、生活消费交易,既混淆了交易性质,导致交易信息失真,影响风险监测效果,也不利于借助支付服务为经营活动赋能增值。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跑分平台”,以高额收益为饵吸引大量人员使用个人静态收款条码与赌客“点对点”线上远程转移赌资,将赌资分拆隐藏于众多正常交易场景,扰乱了条码支付业务正常秩序,影响了涉赌“资金链”追溯机制的实效。 所以,在明年3月1日通知开始施行之后,大量中小微商户如果想要继续使用微信、支付宝的收款码收款,就需要将个人收款码更换为特约商户收款码,这对于微信支付宝以及整个第三方支付行业将是一个影响深远的事情。 将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支付行业影响深远 但据了解,目前对于个人收款码申请变更为经营收款码的相关标准还在研究中,而如何判定个人收款码是否用于经营性收款是个难点,因为数据不完整,全靠微信、支付宝自觉,这是通知落地执行的难点,也是对监管的挑战。 有一种观点认为,即便未来政策实施,对于微信、支付宝来说,只需要将商户的个人收款码进行更换备案就可以,并不会对其用户规模造成多大影响,但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有专业人士对此进行了分析。按照通知规定,“对于有固定经营场所的实体特约商户,应当通过现场面对面方式核实”;“对于实体特约商户,收单机构应当进行现场检查”,这些规定意味着有实体经营的商户如将个人码转化为商户码,微信、支付宝必须通过现场面对面方式进行核实,而非后台升级可以直接实现。 更重要的是,按照商户收单进行管理的话,商户需要在银联、网联进行入网,由银联、网联进行相关交易、资金的处理,而收单机构应按协议约定及时将交易资金结算到特约商户的收单银行账户,也就是说,商户收款的账户必须是银行账户,而不能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微信、支付宝的余额账户,不能在微信、支付宝内部进行封闭处理。 这也意味着,众多个人收款码转化成特约商户收款码之后,微信、支付宝需要按照商户收单模式的要求,将商户手续费与银行、银联或网联进行分账。这将极大的改变扫码支付相比传统收单费用低廉的现状,第三方支付市场的运行机制将更加公平,微信、支付宝在支付市场的竞争优势将被大大削弱。 从这个层面来看,政策实施之后,必然会释放出相当部分的条码支付市场空间,对于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确将会是一大利好。因此,有媒体报道的外界“误读”其实同样是不严谨的,央行的新规的确没有禁止个人使用支付宝、微信收款码进行收款,但对于整个支付行业来说,众多的小微商户需要将个人收款码更换为特约商户收款码,将是一个重大的变革。 有业内人士分析,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编著的《中国支付产业年报2020》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共处理支付收单业务1737.55亿笔,金额26.74万亿元,而小微商户个人转账码收款规模实际数倍于此规模。这意味着新规执行后,商户码收单市场规模将放大数倍。这一巨大的增量市场将会吸引其他支付机构参与其中,行业的竞争格局将会发生巨变,而资本市场的反应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你的建议很重要!证监会起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规则并征求意见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鑫 梁冀  11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就上市公司监管法规体系整合涉及相关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将证监会现行关于上市公司监管的部门规章以下层级规则、沪深证券交易所关于上市公司监管的自律监管规则归并整合为182件。现就整合涉及证监会的27件规范性文件(合并后制定规则6件、修改17件、废止4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之一是,证监会起草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规则(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26日。 近期,康美药业虚假陈述案中涉及的独董面临天价赔款引起争论,30多家上市公司独董纷纷递交辞呈。 独董规则 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称“独董指导意见”),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 选举程序、 职责、 应具备的独立性和履职保障等事项提出了指导意见,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中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独立董事,开启了在中国境内上市公司中正式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大幕。 但至今,关于独立董事的制度框架仍然为上述指导性文件,证监会在原有内容统一编排和改写的基础上,改为《独立董事规则》。具体来说,此次修订修改了规则之间不一致的内容。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 对《独董指导意见》 与《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 以下简称《股东权益保护规定》)《上市公司章程指引》 等相关规定不一致的地方进行修改,保证法规之间的一致性。同时,吸纳了散落别处的规则内容。 《独立董事规则》 吸纳《股东权益保护规定》 的相关内容在对现行《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据了解,《独立董事规则》 共七章, 三十条。 第一章总则, 明确独立董事的含义, 对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董事会及其下设专门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占比、独立董事履行诚信与勤勉义务提出总体要求; 第二章独立性要求, 明确独立董事独立履行职责的具体要求、 不得担任独立董事的情形; 第三章任职条件, 明确担任独立董事应当符合的基本条件;第四章提名、 选举和更换程序, 明确上市公司对独立董事提名、选举和更换程序、 信息披露要求等; 第五章独立董事职权,主要明确独立董事的履职义务、 特别职权及对重大事项发表独立意见的情形;第六章履职保障, 对上市公司及有关人员保障独立董事有效行使职权提出要求; 第七章附则。 具体来看,《独立董事规则》要求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义务, 并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 本规则和公司章程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 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要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独立董事必须具有独立性。 独立董事应当独立履行职责, 不受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与上市公司存在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影响。在人数要求上,独立董事原则上最多在五家上市公司兼任独立董事,并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有效地履行独立董事的职责。 《独立董事规则》还规定了不能担任独立董事的情况: (一)在上市公司或者其附属企业任职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 主要社会关系( 直系亲属是指配偶、 父母、子女等; 主要社会关系是指兄弟姐妹、 岳父母、 儿媳女婿、 兄弟姐妹的配偶、 配偶的兄弟姐妹等); ( 二) 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百分之一以上或者是上市公司前十名股东中的自然人股东及其直系亲属; ( 三) 在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单位或者在上市公司前五名股东单位任职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 ( 四) 最近一年内曾经具有前三项所列举情形的人员; ( 五) 为上市公司或者其附属企业提供财务、法律、 咨询等服务的人员; ( 六) 法律、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等规定的其他人员; ( 七) 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独董责任与制度完善 2021年11月12日,康美药业虚假陈述案一审宣判,被告康美药业需要承担24.59亿的赔偿责任,除实控人及主要参与造假者承担全额连带责任外,其他十三名签字的董监高分别在5-20%的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十三名签字董监高中就包括公司5位原独立董事——江镇平、李定安、张弘3人在因康美药业2016、2017年年报和2018年半年报签字,被判承担10%的连带赔偿责任。郭崇慧、张平则因只在康美药业2018年半年报中签字,被判承担5%的连带赔偿责任。在此基础上计算,独董连带赔偿责任少则1.23亿元,多则2.46亿元。 对于近乎月薪1万左右的独董们来说,这个结果有些出乎意料,引起轩然大波。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周亚珠律师认为,独立董事等个人并非首次被证监会因类似情况作出行政处罚。但是,被原告列入被告并最终被法院认定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是比较少见的,因为此类案件中原告主要关注的是可以列为被告的机构主体。 独立董事除了应当具有《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赋予董事的职权外,上市公司还应当赋予独立董事一些特别职权,除了上面的职权,独立董事还需要就相关事项发表独立意见。独立性包括身份独立、利益独立、决策判断独立,但由上市公司给予津贴,实际上形成了雇佣关系,并不能完全独立决策。目前来说却是因为各种客观情况(比如独董薪酬等),会有“收益有限、风险无限”产生。 其实早在这次2020年新《证券法》修订之前,2005年的《证券法》就规定,上市公司的所有董监高,包括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有过错的,需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北京时择律师事务所臧小丽律师指出,证券法的“高管连带赔偿责任”规则已经施行了将近二十年了,不是从康美药业案才有的。而独董之所以忽视法律上的这个责任和风险,是因为之前的投资者赔偿诉讼金额没有康美药业那么大。当上市公司具有赔付能力的时候,不需要独董来承担这个连带责任,专业证券维权律师就直接代理投资者向上市公司索赔了,让独董忽视了这个潜在的巨大风险,就以为当当花瓶没事,随便签字也没事。 今后,投资者索赔金额越来越大,投资者会越发重视自己的诉讼权利。独立董事被投资者索赔的案例,不会那么少见了。臧小丽律师介绍,在她代理的乐视网投资者索赔诉讼一样中,也已经将所有的独立董事都列入被告名单了,目前案件在北京金融法院审理过程中,尚未判决。 臧小丽律师分析认为,康美药业案独董只承担一定比例的连带责任,实际上法院已经是对独董网开一面的了。今后不排除会有更多严格执行《证券法》的民事判决出来,独董承担100%连带责任才是立法的本案。实践证明,康美药业投资者索赔案,对所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尤其是独董行业产生巨大地震式效果,放纵上市公司违规,也有可能要承担赔偿责任。哪怕比例只有5%,以24.59亿元为基数,赔偿数额也会是惊人的!该判决将会督促中介机构、专业人士、上市公司内部高管和外部董事勤勉尽责,共同当好资本市场的守门员。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经康美案影响,部分独立董事或许发现自己缺乏履职的能力和条件,且本案独立董事承担的民事责任远高于收益,“辞职潮”反映出独董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在觉醒。该案也反映出独立董事的制度设计存在问题,独立董事不坐班,不了解公司经营状况,2-3个月才去公司一趟,难以辨别相关议案和文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签字就担责,风险和收益不匹配,得不偿失。 刘俊海表示,“各方应当借康美案这一契机反思独董制度向何处去,现在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刘俊海建议,可让上市公司自主确定治理机构,独董制度和监事会可以不共存,保留其一即可,由股东大会确定。 “如果保留独董制度,上市公司应当设立专职的独立董事,禁止兼职,其薪酬应当与公司非独立董事持平,提供履职动力,同时为独立董事购买责任保险,并不断提高独立董事的履职能力。”刘俊海称。 刘俊海表示,选择保留独董制度,就要做到:一是独董职位专职化,避免一人兼职多家的情况;二是薪酬公平化、合理化,和其他董事看齐,这样独董才有有动力和压力;三是给独董上“董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降低其履职风险。
尼日利亚媒体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年 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尼日利亚资深经济媒体人、《非洲中国经济》杂志总编艾梅乌(Ikenna Emewu)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年来,对世界经济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艾梅乌长期从事经济新闻观察与报道,他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年来占世界贸易额比重的大幅增长等一系列数据分析认为,中国的加入对世贸组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世贸组织过去20年间对中国经济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获得市场准入资格也使其对国际贸易作出更大贡献,中国的加入既有利于世贸组织,也有利于中国。 加入世贸组织20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比重增加到超过17%,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利用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艾梅乌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对世界经济贸易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庞大而充裕的市场帮助世界从2008年经济大衰退的冲击中恢复过来。值得祝贺的是,作为世贸组织的重要成员,中国对这一组织充满信心,也真正成为其遵守世界贸易规则的核心成员。” 在艾梅乌看来,中国帮助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实现工业化,也有助于让世贸组织鼓励非洲国家在非洲区域贸易的基础上,将来更好地面对世界市场。他认为,“世贸组织应鼓励非洲国家在非洲大陆自贸协定的平台或框架下工作,以帮助、鼓励和促进非洲国家内部的贸易。包括尼日利亚在内的非洲国家应该首先走拓宽区域内产品贸易之路,然后再把目光投向更大的世界市场,因为当前非洲还没有足够的产品生产能力。这也是我要赞赏中国在帮助非洲工业化方面所做努力的原因。”(总台记者 王新俊) 责编:叶壮
奥密克戎毒株传入多国 科学家敦促“快打疫苗”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严防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扩散成为全球防疫新目标。26日至27日两天内,已有不少国家针对最早报告新毒株的南非及其周边数国实施跨国航班和旅行禁令,希望将这一可能比德尔塔更危险的新毒株隔绝于国门之外,但英国报告首批奥密克戎毒株确诊病例,德国、捷克、荷兰等欧洲国家发现相关疑似病例。 卫生界人士说,广泛接种新冠疫苗现阶段仍是遏制病毒扩散的有效方法,民众应尽快接种。 11月25日,人们在英国伦敦佩戴口罩出行。(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新毒株已潜入欧洲。英国卫生部27日确认,英国境内发现两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患者曾到南部非洲地区旅行,现已被隔离。 比利时政府26日率先宣布确诊一例境外输入的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是一名年轻女性,未接种新冠疫苗,从埃及经土耳其回到比利时。 荷兰卫生部27日宣布,26日从南非约翰内斯堡飞抵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两个航班上共计61名乘客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正在分析病毒样本,以确认是否为奥密克戎毒株。 德国黑森州政府27日宣布,一名从南非返回的旅客疑似感染奥密克戎毒株。 11月26日,人们在美国纽约梅西百货购物。(新华社记者王迎摄) 美国、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斯里兰卡、阿曼等国加入针对南部非洲国家旅客和航班颁布入境禁令的国家行列。受限国家包括南非、博茨瓦纳、斯威士兰、莱索托、纳米比亚、赞比亚、莫桑比克、马拉维和津巴布韦。 在南非,一些英国游客提前结束度假行程,赶在旅行禁令生效前搭乘航班回国,担心晚一步就回不了家。 “我觉得我们抢到了航班最后两个座位。”在约翰内斯堡国际机场,24岁的英国男子托比·赖德说。听说英国限制南非航班入境时,他和女友正在开普敦的桌山观赏日出。 11月25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工作人员在一处新冠疫苗中心外引导人们有序接种。(新华社记者逯阳摄)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南非官员托比·弗里克告诉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南非目前新冠疫苗供应充足,但如何尽快提高疫苗接种率是挑战,希望与南非卫生部和地方政府协作,同时争取私营企业支持,通过协调冷链运输和设置流动疫苗接种点实现这一目标。 曾主导阿斯利康制药公司与牛津大学联合研发疫苗的英国科学家安德鲁·波拉德说,现有疫苗应该能够抵御新毒株,但具体情况得等今后几周获得更多研究数据后才能厘清。他27日告诉英国广播公司,他认为新毒株“极不可能”重演德尔塔毒株迅速传播的情况,且相信针对新毒株的疫苗可以“非常迅速”地研发出来。 德国病毒学家乌尔丽克·普罗策告诉德国广播电台,新毒株可能加快新冠病毒传播,公众应尽快接种疫苗加强针,以增强抗体水平。(沈敏) 责编:夏丽娟
21天内曾到过南非等非洲国家者禁止入境澳门
  中新社澳门11月27日电 (记者 龙土有)澳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下称应变协调中心)27日宣布,为减少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对澳门公共卫生的风险,自11月28日零时起,在21天内曾到过南非、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纳米比亚、莱索托、斯威士兰、莫桑比克、马拉维等国家的人士,禁止入境澳门。   应变协调中心当天还宣布,因应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疫情变化,澳门卫生局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自11月28日零时起,所有曾经到过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道南街头或东山街道的入境人士,须按照卫生当局的要求在指定地点接受医学观察,直至离开当地后14天,但最短不少于7天。   而曾经到过这些地方但已入境澳门的人士,其健康码将变为“黄码”及须接受自我健康管理,直至离开当地14天为止,其间须在开始措施的第1、2、4、7、12天接受最多5次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截至11月27日,澳门已连续49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77例,均已痊愈出院,至今没有死亡病例。   应变协调中心呼吁,澳门市民前往外地应留意当地疫情发展,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保持距离,避免人流聚集。同时,市民应尽快接种疫苗,减少自身感染、重症和死亡风险,筑起免疫屏障,保护自己及家人。(完) 责编:海闻、夏丽娟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