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小鹏G7全球首秀:自研图灵芯片上车,算力最高达2200Tops
凤凰网科技讯(作者/于雷)6月11日,小鹏汽车正式发布全新SUV车型G7,该车型被定位为“全球首款L3级算力的AI汽车”.何小鹏表示,G7将推出Max和Ultra两个版本同步迭代的策略,其中Max版本标配两颗Orin-X芯片,Ultra版本则配备三颗图灵AI芯片。目前该车已开启预售,定价23.58万元。 小鹏G7 Ultra最大的技术亮点在于其全球首发搭载的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总算力达到2200Tops,这一数据直接将行业旗舰的算力标准提升了3倍。相比之下,目前行业主流智能驾驶系统的算力水平约在80-700Tops之间。小鹏汽车方面表示,单颗图灵AI芯片的性能相当于三颗Orin-X芯片。 在智能驾驶能力方面,小鹏G7行业首发智能驾驶辅助VLA-OL模型,实现了从传统反射式驾驶辅助向认知式智能驾驶的技术跃迁。该系统具备主动思考、社会共识理解及自主学习三大核心能力,可在无网络连接状态下执行复杂的驾驶判断。 产品设计层面,小鹏G7采用了“短前悬长后悬造型”等三大设计理念,在保持适中车身尺寸的同时最大化内部空间利用率。车辆得房率达到88%,后备箱容积819L,最大可扩展至2277L。 值得关注的是,小鹏G7全球首发追光全景抬头显示系统,这是业内首个将导航信息直接投射到道路上的AR-HUD技术。该系统覆盖变道、进出匝道等六大核心驾驶场景,并具备雨雾天气预警功能。 小鹏G7的发布代表着智能汽车行业正式进入“Ultra时代”,其搭载的大算力芯片和本地部署的VLA+VLM模型,为L3/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化应用奠定了硬件基础。 随着算力标准的大幅提升,智能驾驶技术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更大突破。
全球Top500超算公布:El Capitan蝉联第一,中国超算跌至20名之外
当地时间6月10日,国际TOP500组织发布了第65届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基于美国AMD 架构的超算系统在前十榜单中占据主导地位,助力美国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NNL)的超算系统El Capitan以1.742 exaFLOPS的峰值算力蝉联全球超算性能榜首。中国超算由于不再参与该HPL基准测试的数据更新,因此依旧是无缘前十。 全球超算性能十强名单如下: 1、El Capitan在HPL 基准测试中以1.742 exaFLOPS的峰值算力位居第一。该超算位于美国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NNL),基于 AMD 第四代 EPYC处理器(24 核,1.8 GHz)和 AMD Instinct MI300A 加速器,拥有 11,039,616 个计算核心,运行于HPE Cray EX255a 架构下,并使用HPE Slingshot 网路互连技术,能效达到 58.9 Gigaflop/瓦。该系统在 HPCG 基准测试(旨在评估高性能计算系统在解决线性方程组问题时的性能表现)中的测算速度也达到了 17.41 Petaflop/s,使其也成为了该榜单的新领军者。 2、Frontier以1.353 EFlop/s的HPL性能排名第二。该超算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由美国能源部(DOE)运营。其采用了HPE Cray EX235a架构,2GHz AMD EPYC 64C CPU和AMD Instinct 250X GPU,共有8699904个CPU和GPU核心,并借助于HPE Slingshot 11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3、Aurora以1.012 EFlop/s的HPL性能排名第三。该超算安装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阿贡国家实验室,也是由美国能源部运营。Aurora 基于HPE Cray EX网络和Slingshot 互连技术,整合了21248个Intel Xeon Max系列CPU、63744个Intel Max系列GPU、20.42PB内存。 4、JUPITER Booster以793.4 Petaflop/s 的HPL性能排名第四。该系统安装在德国于利希的 EuroPHC/FZJ,由于利希超级计算中心运营。它基于 Eviden 的 BullSequana XH3000 直接液冷架构,并采用NVIDIA Grace Hopper 超级芯片。目前,该系统仅部分投入了运行,因此该性能并非完全性能。 5、Eagle以561PFlop/s的HPL性能排名第五。该超算安装在微软Azure云平台上,并且它依然是Top500超算中最高排名的云计算系统。这款微软NDv5系统的强大性能,源于英特尔Xeon Platinum 8480C处理器和英伟达(NVIDIA) H100 GPU加速器的结合。 6、Eni S.p.A以477.9 PFlop/s的HPL性能排名第六。该超算安装在意大利费雷拉埃尔博尼奥内的埃尼公司(Eni SpA)中心,基于HPE Cray EX235a系统,整合了针对HPC和AI优化的第三代AMD EPYC CPU,并配备AMD Instinct 250X加速器和HPE Slingshot互联技术。 7、Fugaku凭借其442 PFlop/s的HPL性能排名第七。该超算安装在日本神户的理研计算科学研究中心(R-CCS),基于 2.2GHz Fujitsu A64FX 48C处理器,Tofu interconnect D互联,共计拥有7630848个核心。此外,该超算还以 16 Teraflop/s 的性能成为 HPCG 基准测试中速度第二快的系统。 8、Alps凭借434.9 PFlop/s的HPL性能排名第八。该超算位于瑞士国家超级计算中心 (CSCS) ,采用 HPE Cray EX254n 系统,配备英伟达Grace 72C和英伟达GH200超级芯片以及 Slingshot 互连技术。 9、LUMI以380 Petaflop/s的HPL性能排名第九。该超算安装在芬兰 CSC 的 EuroHPC 中心,基于HPE Cray EX235a系统,AMD第三代EPYC 64C 2GHz处理器,AMD Instinct MI250X加速器,Slingshot-11网络。 10、Leonardo以241.2 Petaflop/s的HPL性能排名第十。该超算安装在意大利CINECA。它是一套Atos BullSequana XH2000系统,处理器为英特尔Xeon Platinum 8358 32C 2.6GHz,并配备了英伟达A100 SXM4 40 GB,互连接口为四轨英伟达HDR100 Infiniband。 中国超算由于不再参与该HPL基准测试的数据更新,因此之前曾出现在前十的中国超算的排名持续下滑,目前神威太湖之光排名跌至第21名,天河2A则跌至了第31名。 总结来看,在本次公布的全球超算TOP500性能榜单前十当中,AMD为其中5个超算系统提供了助力,并且还占据了前二。不够,从所有的TOP500超算系统来看,英特尔处理器仍是最多数系统的选择,占据了294 台,AMD则有173台超算上榜。基于英伟达处理器的系统目前在榜单上出现了13 台,另有9 台系统使用其他Arm 架构CPU,还有6 台使用IBM Power9 或中国的Sunway 架构等其他处理器。 从TOP500超算的区域来源看,美国在此次榜单中继续扩大了领先优势,共计175 台超级计算机来自美国;中国因未再提交新系统资料而持续下降,目前仅有47 台超算系统上榜,德国则有41 台。
宝马新世代车型iX3完成首次路试,9月慕尼黑车展发布
凤凰网科技讯 6月11日,宝马中国官方透露,BMW新世代技术平台的首款量产车型iX3试装车已完成全球首次测试。据悉,该车型将于今年9月在慕尼黑国际车展迎来全球首发亮相。 试装车测试显示,新世代BMW iX3搭载了全新纯电平台、电子电气架构以及技术集群。在动力系统方面,该车型配备BMW第六代eDrive电驱技术,结合突破性的大圆柱电池技术和全域800V高压平台,国产版本车型CLTC续航里程可达900公里。 智能化配置方面,新车引入了BMW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集成四项行业首创交互界面技术。BMW与阿里巴巴在AI大语言模型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同时接入DeepSeek深度思考技术,使BMW智能个人助理功能更加完善。此外,宝马还与华为合作开发智能应用生态系统,实现人车家全场景互联体验。 在驾驶性能方面,新车配备了BMW驾控超级大脑系统,信息处理速度较此前提升10倍,实现毫秒级精准响应。该系统还集成了BMW自主研发的动态性能控制技术,在98%的驾驶场景中无需依赖传统制动系统,整车能效因此提升25%。 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国产版本新世代BMW iX3在轴距和内部空间方面进行了优化,后排座椅采用加厚加长设计,并使用专属豪华材质。在娱乐系统方面,新车搭载中国专属的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集成BMW定制版车载高德导航、KTV和游戏等功能。 目前,国产版本新世代测试车已顺利完成首次极寒环境测试,验证了车辆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性能表现。这一测试结果为该车型的量产准备奠定了技术基础。
魏牌全盘“新势力化”,长城智选或掌握产品话语权
文|邢芮芳 编辑|冒诗阳 汽车像素(ID:autopix)原创 长城汽车去年开始铺设直营店,本来是为了打造样板间,现在真的要放手做了。汽车像素独家获悉,长城不仅准备将快速增长的魏牌全部交给直营门店来销售,还有意让长城智选团队在魏牌的产品开发中掌握一定话语权。相应的组织架构设计,已经在探索。 转型之路上的长城,将魏牌推到了最前面。 01. 变革围绕魏牌 两周前,一手搭建长城智选体系的负责人冯复之公布了他的新身份——魏牌新 CEO。他透露,坦克品牌的产品将退出智选体系,长城用一年时间建立的数百家直营门店,将由旗下高端车的混合卖场,变成魏牌的专属渠道。 智选是长城汽车 2024 年 4 月底对外公布的新项目,效仿新势力普遍采用的直营销售体系,长城开始在主要城市的核心商圈建设直营门店,进入直营体系的车型全部选自魏牌、坦克等长城旗下的高端品牌。 冯复之称,长城智选目前在全国建成超过 430 家用户中心,今年计划将门店数量进一步拓展到 600 家,覆盖全国超过 200 座城市。 ▍长城智选负责人、魏牌新 CEO 一年建立起 400 多家直营店,长城初步尝到了甜头。今年前 5 个月魏牌销量 2.4 万辆,同比增幅接近 43.6%,是长城旗下增速最快的品牌。相比之下,直营渠道对坦克品牌销量的带动不如魏牌,坦克同期销量 8.2 万辆,同比下滑 8.8%。 坦克撤出直营店回归经销商,魏牌则变成全直营品牌。虽然大方向暂时定了,但执行起来不容易。汽车像素了解到,从公布计划到现在,如何执行计划、何时开始,以及怎样分配资源,长城的高层还存在争议。 一个关键问题是资源的分配。坦克 500、700 两款新能源车,每个月可以给直营门店贡献 3000 到 6000 辆的销量。撤出以后,数百家直营门店的业绩短期承压。另一个问题是,长城智选团队还无法真正对魏牌全权负责,从销售终端搜集用户反馈,再到产品改进的链路还不通畅。 魏牌的增长,是由产品和渠道的合力所带来的。前 5 个月蓝山销量 1.8 万辆,贡献了魏牌销量的四分之三。如果魏牌的团队只掌握渠道,却不能影响产品,直营的优势很难发挥出来,反而因为缺少外部经销商分担库存,放大新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围绕着魏牌的打造,长城做过更大胆的尝试。汽车像素独家了解到,长城曾计划将魏牌的产品开发团队拆入长城智选,让魏牌从产品开发到销售,都由同一个团队来决定。这种组织架构设计,更接近一些新势力的打法,比如理想、华为。 长城很早将魏牌定义为体系内的 “新势力”,很多内部改革方向参照理想。搭建长城智选的负责人冯复之,此前曾在理想汽车的直营体系中工作。按照他们的组织架构设计,最接近终端市场、终端用户的团队,需要在产品开发中掌握一定话语权。 但长城这项调整很快暂停了。汽车像素了解到,几个月前,魏牌的开发作战单元重新并入了中央 GTM。在长城的研发体系中,中央 GTM 统筹长城全部品牌新产品的策略,包括产品规划、市场战略、销售运营等。 不只是长城,让营销团队掌握产品话语权,是很多传统车企近年来调整组织架构的目标,包括东风的岚图,长安的启源、引力等,但都还在探索。其中涉及到很多部门权责的重新划分,甚至需要重画组织流程图。 一位接近长城研发体系的负责人向汽车像素表示,产品开发作战单元并回中央 GTM,并不等于放弃变革,可能是时机还不成熟,或在找其他方式。 02. 长城厘清直营定位 长城高层一直期待转型,从技术、销量到组织体系全方位转型。过去几年中,长城为转型交了很多学费,很多项目及时止损了,而新成立的长城智选,是重新实践转型的主要力量之一。 去年 5 月 1 日,长城开设了首批 33 家智选门店,进入了 17 个核心城市的核心商圈。到今年 5 月前后,仅一年时间,长城智选已经在全国 110 座城市建成用户中心 430 家以上。 长城智选的建店速度,比初期的计划更快。按照长城高层在去年 4 月底公布的计划,到当年底直营门店的数量在 200 家左右。 那时长城的计划是让直营门店进入商超、接近用户,探索渠道变革的样板。最终的销售,大部分还会靠经销商网络。但后来,这一定位发生了变化。 去年 5 月,魏建军在股东大会上对外解释为何做直营,他认为长城经销商主要聚集在低线城市和高线城市的非核心区域,缺乏经营高端车型的信心,直营将解决长城与高端新能源车核心用户断联的问题。 这项安排的目的,是为了照顾经销商的利益。长城汽车总裁穆峰曾告诉我们,很多经销商跟长城合作了 20 年以上。 汽车像素了解到,现在长城旗下的经销商主要分为两个网络。哈弗、欧拉共用一套网络,门店数量在 2000 家以上;另一个是魏牌、坦克网络,门店数量大约 500 家上下。 虽然后者的门店数量不多,但很多经销商的经营者同时也是哈弗、欧拉的投资人。2500 家经销商不是个小数目,他们是长城销售体系的基本盘。新建的数百家直营门店,加上长城原本庞大的经销商体系,长城构建了直营直销 + 经销商批售的 “双销体系”。 但实践中,第一版的双销体系并不是最合理的分配方式。围绕两个渠道之间如何分配资源,长城销售体系有过多次调节。 去年 5 月建立时,两个渠道的产品互有重叠,长城智选负责售卖六款车,其中包括两品牌中最畅销的坦克 300。但这种分配方式,遇到了不少问题。多款车都是经销商、直营店交叉卖,“双销网络” 事实上成为了竞争关系。直营店都是统一售价,但主机厂无法完全掌控经销商的价格,价格互搏时有发生。 对于主机厂来说,平衡两边的利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很多传统主机厂对直营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 汽车像素了解到,作为调解,长城后来将两套网络的产品彻底分开。经销商拿到了最畅销的坦克 300,长城智选不再销售这款车,他们拿到的畅销车是魏牌蓝山。除了这两款,目前长城智选的产品还有魏牌的高山、摩卡 PHEV,坦克的 500、700。而魏牌的拿铁,坦克的 400,划归经销商。 产品分开,意味着长城最初对两个渠道的设定不再受用。直营门店不再能向经销商倒流,彼此是独立的销售渠道。 除了长城,所有的汽车直营店都是单品牌。现在智选车的 400 多家门店同时售卖两个品牌,近似 “汽车大卖场” 的形式,不利于用户清晰的理解品牌和门店的定位。 对于魏牌、坦克的经销商,魏牌实际只有一款拿铁在他们手上,但这款车已经没有太多实际销量,经销商在魏牌的体系中缺乏实际的话语权。 汽车直营体系除了能带来透明的价格、统一服务标准,还能清晰传递品牌特征,这一点对新品牌或需要快速建立起用户认知的品牌来说尤其重要。去掉坦克,留下魏牌,是长城厘清智选直营门店定位的尝试。 03. 最难的问题才刚出现 长城很早将魏牌定义为体系内的 “新势力”,2023 年 4 月,第一代蓝山 DHT-PHEV 正式上市,假想对手锁定为理想 L7、L8。但初代蓝山的销量并不算好,上市后月销量很快滑落到一两千辆。 魏建军认为产品的问题不大,销量不及预期的原因是营销、渠道。高端车的消费人群习惯了在商超买车,习惯了标准化的服务。魏牌、坦克是长城的高端车,因此卖好这两个品牌,是长城建直营的第一个目标。 去年魏牌、坦克销量都大幅度增长,这两个品牌的产品价格带集中在 20 万元以上,而哈弗、欧拉的主销区间集中在 15 万元以下。高端车变得更畅销了,2024 年长城汽车实现 19.51% 的毛利率,同比增长 1.36 个百分点,创 2017 年以来的新高。 但仅仅拓宽一些销量,并不是长城建立直营的最终目标。理想出现之前,长城是国内最会做 SUV 产品的品牌,哈弗 H6 曾长期是月销近 5 万辆的车,SUV 品类的冠军。 ▍长城汽车董事长 如今理想重新定义了新能源时代的 SUV,靠的是产品体系。参照华为的流程,理想同样建立起了自己的 IPD 模式,将营销和产品在若干环节上互锁,让最接近市场、用户的人,能够影响产品决策,同时分担产品的责任。 这也是长城的目标。长城的高管曾向我们表示,他们希望通过直营缩短信息链路,让管理层更快、更精准的掌握前端信息、用户反馈,从而让产品快速跟上市场节奏。 于是长城智选,继承了长城高层探索企业转型的希望。一位接近长城智选车团队的负责人告诉我们,门店网络之所以搭建的如此快,一是因为智选车新团队效率高,二是因为长城高层的支持,从长城董事长魏建军到销售高管李瑞峰,智选车团队拿到了很多资源。 但冯复之很清楚,铺开直营网点,初步建立体系,只完成了 “60 分”。到最终实现转型目标,还有很长的路。 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接近用户,直营门店只是触角,更重要的是体系搭建,长城还在摸索。 对于直营体系来说,保持高效运转的挑战更大。如果魏牌后续产品的销量不及预期,直营门店的经营会困难。此外,我们了解到,很多汽车直营体系一直在杜绝的 “腐败” 问题,已经开始在长城的直营体系内出现一些个例,并被管理层所察觉。 从模仿、定立目标,到一步步探索,长城将魏牌推到了最前面。
OpenAI发布o3-pro,开源模型推迟,奥特曼发长文:温和的奇点
ChatGPT 宕机了一整晚,全球网友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OpenAI 的处理方案也有些另类,一边抓紧时间修 bug,一边突然上线了 o3-pro 模型。 从今天起,o3-pro 率先向 Pro 和 Team 用户开放,在模型选择器里将替代原本的 o1-pro,而 Enterprise 和 Edu 用户还得等到下周。 只能说,Plus 用户的命也是命。 o3-pro 登场,更强大,也更「慢」 作为推理模型 o3 的升级版,o3-pro 在处理复杂问题、给出更精准的回答方面表现更强,尤其在科学研究、编程、教育和写作这些场景下,有着明显优势。 此外,它也支持调用 ChatGPT 的全套工具,比如网页搜索、文件分析、图像推理、Python 编程、记忆个性化等,整体执行力和整合能力都更强。 当然,功能多了,响应速度也稍微慢了下来。 由于任务调度和工具链调用更复杂,o3-pro 的响应速度一般要比 o1-pro 要长一点,所以更适合在你需要认真思考,或者对答案准确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中使用。 在官方专家评估中,评审人员普遍认为 o3 Pro 在表达清晰度、答案完整性、指令执行能力和逻辑准确性方面都比 o3 模型更进一步,尤其适合用在科学、教育、编程、商业和写作这些需要深度输出的任务中。 学术评估也验证了这一点,o3-pro 的整体表现持续优于 o1-pro 和 o3。 为了更科学评估模型的稳定性,OpenAI 引入了「四次全对」的评估标准——只有模型连续四次给出正确答案,才算成功。 可以说,这套机制大幅提升了对推理一致性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o3 Pro 此次并未单独发布系统卡。OpenAI 表示,由于 o3-pro 与 o3 使用相同的底层模型,其完整的安全性说明请参见 o3 系统卡。 但目前 o3 Pro 仍存在一些功能限制,比如不支持临时对话、图像生成和 Canvas 功能。如需生成图像,用户仍需使用 GPT-4o、o3 或 o4-mini 模型。 在正式上线之前,一些开发者已获得 o3 Pro 的早期访问权限。 前 SpaceX 软件工程师及苹果 visionOS 设计师的 Ben Hylak 在过去一周获得了 o3-pro 的早期访问权限,其体验历程也得到了 OpenAI CEO Sam Altman 在社交媒体上的转发。 具体来说,Ben 与其联合创始人 Alexis 花时间整理了 Raindrop 过去所有的规划会议记录、目标、甚至语音备忘录,然后请 o3-pro 尝试生成一个战略性规划文档。 最终模型生成的结果让他们大受震撼:内容清晰、结构完整,不仅覆盖了目标和时间线,还自动梳理出优先级,甚至明确指出了哪些内容应被砍掉。 在 Ben 看来,模型再强,如果无法融入真实的工作环境,也难以成为真正有用的「成员」。 而 o3 Pro 在理解复杂环境、表达工具能力、提出适当问题、合理调度资源方面有明显提升。尽管模型偶尔在缺乏上下文时会出现「过度思考」的问题,但整体表现已明显优于此前版本。 o3 pro(左)vs o3(右):o3 pro 明显更好地理解了自身的限制和能力范围。 在与同类模型对比中,Ben 则是夸奖道,虽然 Claude Opus 体量感十足,但实战表现平平无奇;而 o3-pro 则更实用,属于「完全不同维度的存在」。 在经典升级版的六边形弹跳小球挑战中,博主 @flavioAd 认为 o3-pro 是第一个几乎能完美处理小球与墙面真实碰撞效果的模型。 ARC-AGI 是一种用来评估语言模型是否具备类通用人工智能(AGI)推理能力的基准测试框架。 它旨在测试 AI 系统在面对新问题时的抽象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类似于人类在面对新情况时能够迅速适应并找到解决方案的能力。 最新测试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o3-pro 在高难任务上表现略好,但提升幅度不大,且成本随难度上升。 企业是第二曲线,o3-pro 是一块新基石 在 o3-pro 发布,OpenAI CEO Sam Altman 还在社交平台公布了一项重磅消息:o3 模型价格直降 80%。 现在,o3 模型每输入百万 tokens 收费 2 美元,每输出百万 tokens 收费 8 美元。 OpenAI 首席产品官 Kevin Weil 发文表示,由于用户反馈强烈,Plus 用户的 o3 模型使用速率限制将提升一倍,该调整正在陆续上线中。 对比之下,o3-pro 每输入百万 tokens 收费 20 美元,每输出百万 tokens 收费 80 美元,比 o1-pro 便宜 87%。 OpenAI 建议在使用 o3-pro 时启用「后台模式」:对于耗时较长的任务,将会异步启动,从而规避请求超时问题。 官方表示,这波大降价的背后,是 OpenAI 对推理服务架构的全面优化。模型没变,但推理更高效,价格也就顺势调了下来。 而另一方面,或许离不开 OpenAI 在算力资源上的新动向。 自 ChatGPT 横空出世以来,算力资源的限制一直是 OpenAI 的「老大难」,受限于微软绑定协议的限制,Azure 云服务曾是 ChatGPT 的唯一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提供商。 而据路透社凌晨援引三位知情人士消息称,为了缓解算力压力,OpenAI 已于上个月与 Alphabet( Google 母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引入 Google Cloud 作为额外云服务提供商。 这样的合作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一方面,ChatGPT 是近年来对 Google 搜索业务最大的威胁之一,而 Google Cloud 现在却成了它的新靠山。 而另一方面,Google Cloud 2024 年销售额达 430 亿美元,占 Alphabet 收入的 12%。因此,为了在云计算市场中超越亚马逊和微软,Google Cloud 一直致力于扮演一个「中立算力供应商」的角色。 此次合作的达成将是对 Google Cloud 的一次重大利好。截至发稿前,OpenAI、Google 和微软均未就此报道置评。 与此同时,OpenAI 还在全球范围内加速部署 AI 基础设施网络。 今年早些时候,OpenAI 还与软银和甲骨文推进了 5000 亿美元规模的星门计划,并与 CoreWeave 签订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算力采购协议。 高投入的前提离不开高回报,本周据外媒报道,去年,OpenAI 的 ARR 约为 55 亿美元,而现在已突破 100 亿美元,增长了近 80%。 需要说明的是,100 亿美元仅包括其面向消费者的产品、ChatGPT 付费商品以及 API 收入,暂不包括微软的授权收入和其他大额交易。 在商业领域,ARR 是指企业从订阅服务或长期合同中获得的年度经常性收入。它反映了一种可预测的、持续的收入流,通常用于衡量订阅模式业务的健康状况和增长潜力。 简单来说,一家提供软件即服务(SaaS)的公司,与客户签订了每年支付 1000 元的订阅合同。如果有 100 个这样的客户,那么该公司的 ARR 就是 1000 元×100=100000 元。 上周,OpenAI COO Brad Lightcap 还透露 OpenAI 目前拥有 300 万付费商业用户,高于 2 月份报告的 200 万,可以说,OpenAI 目前形势一片大好。 一边通过 o3 把基础模型的成本打下来,一边用 o3-pro 把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拔上去,瞄准高价值场景,OpenAI 也正试图在这两端之间,打通一条通往下一个增长曲线的路径:企业服务。 世界上最强的模型轮流发布,OpenAI 也是这波 AI 浪潮中的一个。 而更强的模型,更稳的算力,更丰富的工具调用,ChatGPT 的定位也早已不只是聊天机器人,而是生产力搭子,旨在吃下职场这个最具生产力的应用场景。 o3-pro 则是这条路上的一块新基石。 至于它能不能撑起 OpenAI 的这份野心,还有待时间验证。但至少现在,它已经让人们重新想象了一次。 模型会开源,但不会在 6 月 就在刚刚,Sam Altman 还在社交媒体上表示,OpenAI 预计将在今年夏季晚些时候,发布公开权重的开源模型,而非 6 月份。 此外,Altman 刚刚还发布了个人新博客《The Gentle Singularity(温和的奇点)》,探讨 AI 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用他的话来说,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在完全没有 AI 帮助下写出的文章,「相对论的角度看,奇点是一点一点发生的,融合则是缓慢进行的。」 附上博客原文地址: https://blog.samaltman.com/the-gentle-singularity 温和的奇点 我们已经越过了事件视界,腾飞已经开始。人类正接近构建数字超级智能,而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一切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奇怪。 机器人还没在街头随处可见,大多数人也还没整天和 AI 交流。人类仍然会死于疾病,去太空依然困难重重,我们对宇宙的理解仍然非常有限。 尽管如此,我们最近已经构建出在许多方面比人类更聪明的系统,并且这些系统能显著放大人类的产出。最不可能的部分已经完成——那些促成 GPT-4 和 o3 等系统诞生的科学突破来之不易,但它们将带我们走得更远。 AI 将在多个方面为世界带来贡献,但 AI 加速科学进步与提升生产力所带来的生活质量提升将是巨大的;未来有望远比现在更加美好。科学进步是整体进步的最大驱动力;一想到我们有可能获得多少更多的成果,就令人振奋。 从某种意义上说,ChatGPT 已经比历史上任何一个人都更强大。每天有数亿人依赖它,且任务越来越重要;一项小的新增能力可能带来极大的正面影响,而一个微小的不匹配在被数亿人使用时,也可能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2025 年,我们迎来了能够真正进行认知工作的智能代理;编写计算机代码的方式将彻底改变。2026 年,我们很可能会看到能产生原创见解的系统。2027 年,或许会出现能在现实世界中执行任务的机器人。 将有更多人能够创作软件和艺术。但世界对这两者的需求也将大幅上升。专家们如果拥抱这些新工具,可能仍然比新手强得多。总体来看,2030 年一个人完成的事情将远超 2020 年,这种变化将令人瞩目,也会有许多人学会如何从中受益。 在最重要的方面,2030 年代也许不会有太剧烈的变化。人们依然会爱家人,释放创造力,玩游戏,在湖里游泳。 但在仍然非常重要的其他方面,2030年代很可能与以往任何时代都大不相同。我们不知道人类智能的上限有多高,但我们即将找出答案。 到了 2030 年代,智慧和能源——即想法及实现想法的能力——将变得极其丰富。这两者长期以来一直是人类进步的基本限制;如果智慧和能源变得充足(加上良好的治理),理论上我们可以实现一切。 现在我们已经与惊人的数字智能共处,并且在最初的震惊之后,大多数人已渐渐习惯。我们很快会从惊叹 AI 能写出优美段落,变成期待它写出完整小说;从惊讶它能诊断疾病,变成期望它能研发治愈方法;从惊讶它能写出小程序,变成希望它能创建整家公司。这就是「奇点」的方式:奇迹变成日常,然后变成起点。 已经有科学家告诉我们,他们的工作效率是过去的两到三倍。高级AI之所以意义重大,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原因是我们可以用它来加速 AI 研究本身。我们也许能发现新的计算材料、更好的算法,甚至更多未知的可能。如果我们能用一年、甚至一个月完成十年的研究,进步的速度显然会大不一样。 从现在开始,我们已有的工具将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科学洞见,并辅助我们创造更先进的 AI 系统。当然,这还不是AI完全自主地更新自身代码,但这确实是「递归自我改进」的初始形态。 还有其他一些自我强化的循环正在发生。AI 带来的经济价值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飞轮,越来越多的资源正用于运行这些强大的 AI 系统。而能够制造其他机器人的机器人(在某种意义上,还有能建造其他数据中心的数据中心)离我们也不远了。 如果我们必须用传统方式制造出最初的一百万个人形机器人,但它们随后能接手整个供应链——开采和提炼矿物、驾驶卡车、运行工厂等——并制造更多机器人、芯片厂和数据中心,那进步的速度就会截然不同。 随着数据中心的生产逐渐自动化,智能的成本最终应该会接近电力成本。(很多人关心 ChatGPT 每次查询用多少能量;平均每次查询大约耗电 0.34 瓦时,大概相当于烤箱运行一秒多一点,或高效灯泡使用几分钟。此外,每次查询大约用水 0.000085 加仑,约等于十五分之一茶匙。) 科技进步的速度将持续加快,而人类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虽然会有艰难的挑战,比如整类工作消失,但另一方面,世界的财富增长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将有机会认真考虑以前无法实现的新政策。我们可能不会一次性建立一套新的社会契约,但回顾几十年后,会发现逐步变化的累积带来了巨大转变。 如果历史可以作为参考,我们总能找到新事物去做、新欲望去追求,并迅速适应新工具(工业革命后的职业变迁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人们的期望会提升,但能力也会随之快速提升,我们会拥有更好的生活。我们会为彼此创造越来越美妙的事物。相比 AI,人类有一个长期且重要的优势:我们天生在意他人,以及他人怎么想、怎么做,而对机器却没什么感情。 如果一千年前的自给农民看到我们现在的生活,会觉得我们从事的是「假工作」,仿佛只是在自娱自乐,因为我们食物充足、奢华难以想象。我希望我们未来一千年后也能用同样的眼光看待那些工作——觉得它们「非常假」,但毫无疑问,那些人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极其重要且充实。 未来将涌现出大量的新奇迹。到 2035 年,我们会取得什么突破现在都难以想象;可能今年我们还在解决高能物理问题,明年就开始太空殖民;或今年在材料科学上取得重大突破,明年就实现真正高带宽的脑机接口。很多人会选择继续以当下的方式生活,但也肯定会有人选择「接入系统」。 展望未来,这些事现在听起来难以想象。但真正经历它时,可能会让人惊叹,却仍在可控范围内。从相对论的角度看,奇点是一点点发生的,融合是逐步进行的。我们正攀登那条技术指数增长的长弧线;向前看总觉得是陡峭的垂直,向后看则像是平缓的线,但其实它是一条平滑的曲线。(回想 2020 年,如果那时我们说 2025 年会接近 AGI,听起来会很疯狂,但对比过去五年所发生的一切,也许现在的预测不那么疯狂了。) 当然,我们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我们需要在技术上和社会层面解决安全问题,但在那之后,最重要的是确保超级智能能被广泛获取,因为这关系到经济结构。未来的最好路径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解决「对齐问题」,也就是我们能有把握地确保 AI 系统长期学会并实现我们集体真正的意愿(比如社交媒体就是对齐失败的例子:推荐算法非常擅长让你不停刷,但它们是通过利用大脑短期偏好来压制你长期目标的)。 接着,重点让超级智能变得便宜、普及,并避免被某个个人、公司或国家高度集中掌控。社会具有韧性、创造力,也能迅速适应。 如果我们能激发集体的意志和智慧,尽管会犯错、也会有失控,但我们会迅速学习与调整,从而最大化收益、最小化风险。在社会广泛设定的框架下,给予用户更多自由将非常关键。世界越早开始关于这些框架及「集体对齐」如何定义的讨论,就越好。 我们(整个行业,不只是 OpenAI)正在为世界构建一个「大脑」。 这个大脑将高度个性化、人人易用;它的极限将取决于我们的好点子。长期以来,技术圈总爱嘲笑那些「只有想法的人」——他们有个点子,却没法实现。而现在,看起来他们的时代终于要到了。 OpenAI 如今做的事情很多,但最根本的身份仍是一个超级智能研究公司。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但前路已经被照亮,黑暗正迅速退去。我们对能做这些事情感到无比感激。 「智能几乎免费」已近在眼前。也许听起来疯狂,但如果我们在 2020 年告诉你我们将在 2025 年到达现在这个水平,听起来比我们现在对 2030 年的预测更疯狂。 愿我们顺利、指数级、平稳地迈入超级智能时代。
火山引擎发布豆包大模型1.6,加速Agent大规模应用
6月11日,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举办Force原动力大会,发布豆包大模型1.6、视频生成模型Seedance 1.0 pro等新模型,并升级了Agent开发平台等AI云原生服务。 字节跳动CEO梁汝波表示:“字节跳动致力成为优秀的创新科技公司,会坚定长期投入,追求智能突破,服务产业应用。通过火山引擎,持续把新模型、新技术开放给企业客户。” 豆包大模型全线迈入全球第一梯队 会上,豆包1.6模型披露多项权威测评成绩。在复杂推理、竞赛级数学、多轮对话和指令遵循等测试集上,豆包1.6-thinking的表现已跻身全球前列。 据火山引擎总裁谭待介绍,豆包1.6系列模型支持多模态理解和图形界面操作,能够理解和处理真实世界问题。此前,豆包1.5的多模态能力在60个公开评测基准中取得38项最佳成绩,已广泛应用在电商识图、自动驾驶数据标注、门店巡检等场景。图形界面操作能力则让豆包1.6进一步具备“行动力”。演示案例显示,豆包1.6可自动操作浏览器完成酒店预定,识别购物小票并整理成Excel表格等任务。 图:火山引擎总裁谭待 豆包视频生成模型Seedance 1.0 pro也在火山引擎Force大会亮相。该模型支持文字与图片输入,可生成多镜头无缝切换的1080P高品质视频,主体运动稳定性与画面自然度较高。 在国际知名评测榜单 Artificial Analysis 上,Seedance在文生视频、图生视频两项任务上均排名首位,超越Veo3、可灵2.0等优秀模型。 目前,豆包大模型已涵盖多模态、视频、图像、语音、音乐等模型品类,全方位推进智能提升和应用落地。在行业应用上,豆包大模型服务着全球TOP10手机厂商中的9家、8成主流汽车品牌、70%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及超5成985高校。 数据显示,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s使用量超过16.4万亿,较去年5月首次发布时增长137倍。另据IDC报告,豆包大模型在中国公有云大模型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占比高达46.4%。 Agent规模化应用提速 谭待表示,深度思考、多模态和工具调用等模型能力提升,是构建Agent的关键要素。同时,由于Agent每次执行任务都会消耗大量tokens,模型使用成本也要降下来,才能推动Agent的规模化应用。 通过技术和商业的双重创新,豆包1.6首创按“输入长度”区间定价,深度思考、多模态能力与基础语言模型统一价格。在企业使用量最大的0-32K输入区间,豆包1.6的输入价格为0.8元/百万tokens、输出8元/百万tokens,综合成本只有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或DeepSeek R1的三分之一。Seedance 1.0 pro模型每千 tokens仅0.015元,每生成一条5秒的1080P视频只需3.67元,为行业最低。 为了更好地支持Agent开发与应用,火山引擎AI云原生全栈服务升级,发布了火山引擎MCP服务、PromptPilot 智能提示工具、AI知识管理系统、veRL强化学习框架等产品,并推出多模态数据湖、AICC私密计算、大模型应用防火墙,以及一系列AI Infra套件。 图:字节跳动技术副总裁洪定坤 字节跳动技术副总裁洪定坤认为,随着模型能力的持续进步,AI有机会成为调度者,通过调用不同的 Agent 和工具,让软件开发“all in one”,更大幅度地降低开发门槛,提升开发效率。洪定坤表示,豆包1.6模型在编程能力上进步很大,已经接入字节的AI编程产品TRAE内测,新模型将很快推送给用户。 据洪定坤透露,在字节内部,超过80%的工程师在使用TRAE辅助开发。TRAE 的整体月活用户已经超过了 100 万。 谭待认为,技术主体经历了三个时代变化,AI时代会推动开发范式与技术架构全面升级。他说:“PC时代主体是Web,移动时代是APP,AI时代则是Agent。Agent能够自主感知、规划和反思,完成复杂任务。从被动工具转变为主动执行者。豆包大模型和AI云原生将持续迭代,助力企业构建和大规模应用Agent。”
国产半导体突破!成都华微发布自主数模转换器芯片:高端雷达、仪器等比肩欧美
快科技6月11日消息,今天成都华微正式宣布,发布4通道12位16G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ADC芯片,这对于国产高端雷达等意义非凡。 公告中指出,成都华微研发的HWD12B16GA4型射频直采ADC是一款4通道、12位16GSPS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A/D转换器,全流程自主安全,标志着公司在高速高精度数据转换器芯片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超高性能和集成度为国内独家,可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据悉,该芯片及配套时钟芯片产品是模拟与数字系统接口的关键部件,可广泛应用于雷达与电子对抗、6G无线通信、光通信、高端医疗设备、高端仪器仪表、无人机等领域,是未来应用前景广阔的核心元器件。 模拟数字转换器即A/D转换器,或简称ADC,通常是指一个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电子元件。通常的模数转换器是将一个输入电压信号转换为一个输出的数字信号。由于数字信号本身不具有实际意义,仅仅表示一个相对大小。 众所周知,信号链芯片主要包括放大器、数模转换、接口等品类,其中转换器属于其中技术壁垒最高细分品类。转换器是由模拟电磁波转换成0101比特流最关键的环节,具体又可以分为ADC和DAC两类,ADC作用是对模拟信号进行高频采样,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DAC的作用是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 其中ADC在总需求中占比接近80%。ADC/DAC是整个模拟芯片皇冠上的明珠,核心难度有两点:抽样频率和采样精度难以兼得(高速高精度ADC壁垒最高)以及需要整个制造和研发环节的精密配合。 ADC关键指标包括“转换速率”和“转换精度”,其中高速高精度ADC壁垒最高。数据转换器主要看两个基本指标,转换速率和转换精度。
独家|腾讯在线视频迎重大组织升级:成立执行委员会,孙忠怀任董事长
摘要: 腾讯视频在一系列狂飙突进之后,迎来了一次管理机制上的大升级。 凤凰网科技 出品 作者|董雨晴 凤凰网科技独家获悉,6月11日,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在线视频BU宣布设立在线视频BU 执行委员会(OVBU Executive Committee,以下简称OVBU EC ),作为核心决策小组,对在线视频BU的重大业务和管理事宜进行集体决策。核心决策小组由孙忠怀、王娟、马延琨组成。 核心决策小组中,孙忠怀升任在线视频BU董事长,王娟和马延琨则升任在线视频BU联席总裁,并分别兼任CCO(首席内容官)和COO(首席运营官)。 在部门架构上,腾讯视频同时宣布成立AI影视表达工作室,服务于腾讯视频内容战略,目标是“探索AI技术在影视创作和消费领域中的可能性,运用AI辅助艺术家创作,寻找下一代影视内容创作和分发的技术路线与灵感可能”。同时,升级腾讯视频海外业务中心为腾讯视频海外业务部,负责腾讯视频海外版的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及本地化内容运营等相关工作,推动腾讯视频海外版持续健康发展。 凤凰网科技还了解到,这次在线视频BU的升级,是在腾讯视频近期一路高歌猛进的背景下做出的。特别是腾讯视频近年来的表现在腾讯内部获得了高度认可,仅在去年就有多个项目获得业务突破奖。在内部发文中,腾讯也强调,“这是腾讯视频在内容力和商业效率均取得显著突破的里程碑之际所做的又一次管理升级,希望瞄准下一阶段发展目标,加大AI等新技术投入,探索新的潜在机会,进一步提升内容影响力”。 接近腾讯视频的人士告诉凤凰网科技,“在过去数年里,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与剧烈的产业变革,孙忠怀带领的腾讯视频,通过聚焦精品策略迎来了重要转折,先后推出了《梦华录》《三体》《漫长的季节》《繁花》《庆余年》《玫瑰的故事》《斗罗大陆》《剑来》等多部高口碑影视漫作品,以及《脱口秀大会》《喜人奇妙夜》《五十公里桃花坞》等多档热门综艺。内容上迎来了大爆发”。与此同时,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和会员体系的优化,腾讯视频的经营效率也实现了显著提升,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视频付费会员数达到1.17亿,始终保持中国长视频市场领先地位。 图|玫瑰的故事剧照 据了解,管理升级后,孙忠怀将升任在线视频BU董事长,带领OVBU EC团队负责在线视频BU重大业务与管理决策、把握战略方向、指导业务发展;与此同时,还将带领团队聚焦腾讯视频内容和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并加强海外业务开拓、集团跨板块的IP和内容联动、内容类AI创新等领域的探索,向平台与内容事业群总裁任宇昕汇报。 王娟、马延琨升任为在线视频BU联席总裁,并分别兼任CCO(首席内容官)和 COO(首席运营官)。两人作为OVBU EC成员,共同参与在线视频BU的重大业务与管理决策工作,向在线视频BU 董事长孙忠怀汇报。 另据了解,根据内部发文,相关业务部门和负责人也都基于本次管理升级一并做了整体调整。 长期关注影视行业的分析人士表示,透过此次管理变革,可以看到腾讯还是非常看好在线视频业务的发展空间,后续估计会在内容品质提升、海外市场开拓、AI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投入,以支撑业务的持续增长。 (封面图来自剧集《玫瑰的故事》)
华为Pura80系列发布:Ultra版首创“一镜双目”技术,9999元起
凤凰网科技讯(作者/于雷)6月11日,华为今日下午在上海体育馆举行Pura80全场景发布会,正式推出Pura80系列四款新机。此次发布的产品包括Pura80、Pura80 Pro、Pura80 Pro+以及Pura80 Ultra,其中Pro、Pro+、Ultra三款机型的起售价分别为6499元、7999元、9999元。 在外观设计方面,华为Pura80系列延续了家族化设计理念,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单色釉瓷器工艺。Pura80采用6.6英寸OLED直屏设计,而Pura80 Pro和Pro+则配备6.8英寸OLED等深四曲屏。配色方案上,Pura80 Pro+提供釉白、釉青、釉红、釉黑四种选择,Pura80 Pro提供釉白、釉金、釉黑三种配色,标准版Pura80则推出丝绒黑、丝绒白、丝绒金、丝绒绿四种颜色。 屏幕技术方面,华为Pura80系列搭载新一代临境显示技术,峰值亮度达到3000尼特,支持1-120Hz自适应刷新率,能够显示10.7亿色彩并支持HDR Vivid高动态显示功能。 影像系统是此次发布会的重点内容。华为Pura80 Pro配备5000万像素1英寸可变光圈RYYB主摄,搭配4800万像素4倍RYYB长焦镜头和4000万像素RYYB超广角镜头,同时配备150万多光谱通道红枫原色摄像头。Pura80 Pro+在此基础上将主摄升级为1英寸高动态版本,相比传统RGGB传感器,RYYB技术使进光量提升40%,整体进光量比同级别产品高出近2倍,色彩准确度较上代产品提升120%,动态范围提升40%。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Pura80 Ultra首次采用“一镜双目”技术,在单一模组内集成了3.7倍中长焦和9.4倍超长焦两个光学变焦段,光程相比前代产品提升129%。该机长焦传感器采用1/2.8英寸超大底设计,结合RYYB技术使进光量比竞品长焦高出8倍,支持最高100倍数码变焦和5厘米超近距微距拍摄。 软件功能方面,华为为Pura80系列引入了多项AI辅助功能。AI辅助构图功能基于50万张优秀影像作品进行训练,能够智能识别场景并推荐十大经典构图方式。新增的AI反光消除技术可以修复玻璃反光等拍摄问题。色彩系统方面,百变个性色卡功能支持用户自定义拍摄风格,包含胶片、电影、动漫等多种艺术风格选择。 华为Pura80系列搭载第八代ISP图像信号处理器,实时数据处理能力提升200%,AI色彩引擎提升120%,AI视频降噪提升113%,AI实时HDR能力提升41%,这些技术升级显著改善了视频拍摄的画质表现。 系统软件方面,华为Pura80系列首次搭载鸿蒙操作系统5.1版本,内置升级版小艺助手,新增实时视觉主动交互功能,可提供语音伴随指引服务。 华为Pura80 Pro系列内置5700mAh电池,支持100W有线超级快充、80W无线超级快充。 在机身保护方面,华为对不同型号采用了差异化的玻璃保护方案。Pura80和Pura80 Pro采用第二代昆仑玻璃,耐摔能力相比普通玻璃提升20倍。而Pura80 Pro+和Ultra版本则采用第二代玄武钢化昆仑玻璃,耐摔能力提升25倍,抗刮擦能力提升16倍。 华为Pura80 Pro和Pro+将于6月14日10:08开售,Pura80 Ultra将于6月26日10:08开售,Pura80将于7月开售.
拆解俄罗斯第六代SDR军用对讲机AZART R-187,据说通信最大40公里!这是什么水平?
来自FPAGA的拆解: 从拆解后的背后可以看出这款是俄罗斯第六代SDR军用对讲机AZART R-187,这款可以说是陆军库存中最现代、最有能力的战术无线电,这个无线电定期接收软件更新。它具有良好的频率跳跃(FH)和移动自组网功能,尽管其天线的性能不如预期。幸运的是,它相对容易被检测和定位,因为在FH模式下,它每秒执行50次跳频。这使信号相对容易识别。 AZART R187是第六代SDR(软件定义无线电)无线电,能够执行几乎所有波形。这些战术无线电在27-520MHz的频率范围内通信,最大范围可达40公里。据国防部表示,它们还可以与移动电话通信,并且可以接收调制信号 - 即将数字数据转化为无线电信号。 AZART-P1(指定为R-187)于2017年投入使用,并随后间断性地进行交付。它旨在为俄罗斯武装部队提供安全、抗干扰的通信。由于实施了一种独特的伪随机操作频率重新调整算法(FHSS),使得敌人的电子战设备无法抑制无线电信道、拦截或输入虚假数据。集成的导航功能提供了25米纬度/经度和40米高度的自我定位精度。可以以自动和手动模式交换订阅者的位置数据。 下面我们来看下拆解: 这是一块包含Xilinx Spartan-6系列XC6SLX75型号FPGA芯片的电路板,该芯片采用BGA封装,产自台湾,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适用于多种电子应用,如信号处理和通信。电路板上还集成了其他电子元件,共同实现特定的功能,可能用于对讲机等设备的信号处理和调制解调。 有网友称:俄罗斯军事阿扎尔特(Azart)电台与Digilent B200mini、Ettus USRP 70MHz到6GHz的软件定义无线电/认知无线电拥有相同的芯片,提供广泛的频率范围以及用户可编程的Xilinx Spartan-6 XC6SLX75 FPGA……真有意思…
人民领袖|22年前习近平这篇文章 写给高考学子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   2003年7月11日,全国高考录取揭榜之际,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发表了题为《路就在脚下》的文章。   习近平在文中写道:“考上大学固然可喜,但没考上大学也不用悲观,更不能绝望。路就在脚下。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不在于是否上大学,而在于他的实际本领。”   在当时“唯分数论”流行的社会背景下,习近平的这段话给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青年学子们以温暖宽慰和坚定支持。   习近平认为,“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一生”。   在梁家河插队那些年,习近平一边劳动一边坚持学习。在他居住的知青窑洞里,炕沿上、铺盖上、枕头边,都堆放着他下乡时带去的各种书籍。晚上,他在墨水瓶做的煤油灯下,一读就是许久。   在一次与大学生的交流中,习近平将梁家河比作一所学校。他曾说:“我现在的很多基本观念和基本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他以自己年轻时的读书经历,激励广大青年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2024年,全国高考结束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考察时,第一站就来到了果洛西宁民族中学。   2024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果洛西宁民族中学考察时,向师生们挥手致意。   教学楼前广场上,师生们纷纷围拢过来,高声向总书记问好。总书记亲切勉励同学们“倍加珍惜这里的良好条件,心怀感恩、好好学习”,“努力为自己赢得人生出彩的机会”。   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   “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一项项部署,为构建广大青年终身学习体系细心谋划。   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   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必须躬身实践。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广大青年既要求得真学问,也必须在实践中经受历练,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   在梁家河的日子,对习近平影响很大。他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   在《路就在脚下》一文中,习近平写道:“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校,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你肯学习、能吃苦,没有读过大学,照样能成才。”   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但“只要有志向就会有事业,只要有本事就会有舞台”。   2025年6月9日,江苏南通,高考考生陆续走出考点。   2015年夏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实训基地考察时,一位学生向总书记展示了自己用铝合金块制作的作品——棋桌《赤心报国》,并详细介绍了其设计理念和加工过程。   总书记听完后给予了肯定。他说:“各行各业需要大批科技人才,也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大家要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一席话,温暖了在场师生的心。   多年来,在总书记的持续关心与推动下,我国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才育才,为青年成长成才铺路搭桥,助力广大青年在“各展其才”的道路上实现多元化发展。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人人都有梦想成真、人生出彩的机会。正如习近平在《路就在脚下》一文里所写:“人生道路千万条,各行各业都能成才。只要矢志追求、努力拼搏,照样可以实现人生抱负和目标。”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孙晓媛   视 觉丨颜妮   校 对丨蔡纯琳 鲁杨 宋春燕 梁雅琴 闫田田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北约宣称其防空反导能力要提升400%?!
  北约秘书长吕特近日提出,北约成员国需要将防空反导能力提升400%,以应对来自俄罗斯的威胁。   北约峰会即将在荷兰召开,分析认为,北约可能在荷兰峰会上承诺大幅增加军费开支。   北约官网截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环球军事报道》主编魏东旭分析称,北约成员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升级防空反导能力。   首先,北约成员国要增加现有比较先进的防空武器装备的生产规模以及装备数量,例如“爱国者”系统以及德国的IRIS-T等欧洲防空反导系统。   如果在俄乌冲突中,北约成员国提供的一些防空反导系统取得了战果,北约认为其经受了实战检验,就会大批量生产,不仅要装备自己的部队,还可能给乌克兰提供更多军援。   其次,要进行技术创新,应对无人机和高超音速导弹的威胁。   北约可能会研发和大规模装备全新的防空反导系统,比如说激光武器,包括能够针对高超音速导弹进行探测的雷达以及专用的反导拦截弹。   针对俄方先进的战术导弹,北约一直在搜集情报和数据。一旦认为现有的防空反导体系难以进行有效拦截,在相关领域肯定要投入更多资金。   《防务邮报》报道截图   魏东旭进一步分析指出,北约大幅提升防空反导能力,试图达到多重目的。   首先,北约要扩大自身的军工产能,给欧洲以及美国的防务承包商更多的订单,提振军工产业。   其次,北约试图谋求所谓的绝对安全,要利用先进的防空反导系统,包括更多的武器装备,针对作战力量进行保护。因为北约进行新一轮扩张后,俄罗斯会针对北约的扩张进行制衡。   一方面,北约试图抵消或削弱俄方的导弹技术优势;另一方面,北约未来要部署更多具有进攻属性的部队,针对俄罗斯进行封锁、围堵和威慑。   北约试图利用“拉帮结伙”的方式,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谋求所谓绝对安全。在这个过程中,要强化针对战略对手的威慑能力。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   记者丨魏东旭   编辑丨林维 罗光旭   签审丨黄涛 邹浩宇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