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成由勤俭败由奢,选好电脑不翻车|开学季新生电脑选购指南
多年以后,面对网购页面,爱范儿小编将会回想起大学开学前和家里商量买电脑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耳机、手机、电脑,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三大件」,不仅仅是每个成年人每天都要用到的上班工具,同时也是很多大学新生能够借着上学的机会、第一次凑齐全套的数码帮手。 然而看过最近网上有关「上大学不用带电脑」的争论之后,爱范儿硬件编辑部的所有编辑们罕见的一致达成共识——上大学是一定要有电脑的。 哪怕前两年不需要,后面写论文的时候也一定会用到,没有任何专业敢说本科四年无论下都完全不需要碰电脑。趁着大一熟悉 Office 三件套,肯定要比大四临时恶补计算机基础来得方便。 巧合的是,2025 年的电脑市场出现了两大利好: M4 提升了入门 Mac 的性能下限 RTX5060 的笔记本性价比超出预期 ——总的来说,今年下半年还是挺适合买电脑的,尤其对于即将开学的新生们来说。 图|新华网 需要注意:以下标注的价格是该品牌京东官方旗舰店、广州无国补的价格,以此作为「全网最高价」的参考标准。通过叠加各地的国补、平台和店铺优惠,都可以帮助找到比本文中更低的价格,进而帮助你提升预算范围。 Mac 的门槛变低了,但仍然不推荐新生购买 自从 M4 处理器面世以来,无论是 Mac mini 还是 MacBook Air 都迎来了一次性价比的提升。其中既包括苹果教育优惠,也有各地区的国补助力,「上大学买 Mac 」看起来也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 通过支付宝就可以全程在线验证教育优惠资格 目前入门款 13 寸 MacBook Air(M4,16+256GB)的教育优惠价格为 7249 元,话题度超高的 Mac mini(M4,16+256GB)则是 3749 元,此时再叠加国补和平台券甚至可以降到 3000 元以下,以苹果产品来说实属「超值」: 图|小红书 @匿名9912 只不过对于现阶段的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来说,买一台苹果电脑并不是合理的选择。 作为一款使用场景非常垂直的产品,Mac 有着非常明确且狭窄的擅长领域:如果你的专业不是音乐、影视、美术等等「生产工具围绕 macOS 存在」的学科,那么相信我——选择 Windows 准没错。 毕竟打不开导师发过来的百度网盘安装包尚且是小事,macOS 版 Office 排版错乱也可以克服,然而因为买了 Mac 而错失整整四年的社交共同话题,那可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因此大学期间可以买 Mac 吗?可以,但一定不是大一刚开学的时候买,而是当你的专业需求确定、宿舍环境固定、游戏以外的生产需求跟上之后,再考虑入手。 2000-3000 价位段 如果你的购机预算非常有限,同时又不希望在浩如烟海的二手笔记本里面挑选的话,那么两三千价位的入门级均衡笔电将会是保证大学四年「用得比较舒坦」的基石。 只不过在这个价位段,原本在笔记本价格中占比不高的外围成本(比如售后条款、网点分布等等)反而会成为影响售价的因素之一,进而导致了大厂和小品牌在配置上的明显分化。 推荐 A:红米 REDMI Book 14 2025 锐龙版 京东官方旗舰店价格:2999 元(R5-7535H,16+512GB) 配置比较水桶,可以满足正常的学习和轻度娱乐需求 屏幕素质合格,可以做点基础的修图 外观低调,不会把图书馆变成夜店 有小米自己的产品生态互联,网点密集、售后非常方便 图|小米官网 作为小米一贯产品战略的延伸,Redmi Book 14 锐龙版也保持着小米「满足基本需求,同时外观靠谱」的风格,属于入门价位段里没什么亮点、但不会犯错的选项。 作为「年轻人的第一台笔电」,Redmi Book 14 锐龙版是合格的,但也仅限于合格。 推荐 B:机械革命无界 14X 斗战版 京东官方旗舰店价格:2999 元(R7-8745HS,16+512GB) 65W 性能释放激进,综合性价比优秀 接口丰富,内外部拓展性良好 赠送一块 100W 的氮化镓充电头,能给其他设备省一个充电头钱 品控一般、小毛病多,自己要有动手能力,不太合适作为完全没有接触过电脑的入门机型 图|机械革命京东自营旗舰店 俗称「机哥」的机械革命一直是勇于砸穿性价比的先锋,今年的无界 14X 更是把 AMD 锐龙 8745HS 一举压到了 3000 以下。在这个价位段如果想要追求核显性能,机械革命基本上就是最简单的选择。 只不过无界 14X 为了平摊性能成本,选用的这块 1920*1200 的屏幕素质比较一般,并且机械革命「品控参差不齐」的老毛病也依然存在,如果选择机械革命,要做好自己勤动手保养的准备。 3000-5000 价位段 推荐 A:联想来酷 Pro14 2025 锐龙版 京东自营旗舰店价格:3999 元(锐龙 7 H 255,32+1TB) 2C3A 接口,支持 Oculink,拓展性优秀 2.8K 高分高刷,显示素质过关 属于联想售后系统,网点密集,售后方便 图|联想京东自营旗舰店 来酷(LeCool)作为联想旗下的「青年良品」,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共享联想成熟的售后网点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摊一部分自己动手升级带来的风险。 除此之外,来酷选用的模具同样在性能和低调之间取得了不错的平衡,对于需要经常往返于电竞宿舍和图书馆自习室的同学可以做到两头兼顾,即使搬上讲台也不会显得突兀。 推荐 B:惠普 战66 14 2025 京东自营旗舰店价格:4799 元(锐龙 7 H 255,32+1TB) 外观收敛,符合家长期待 屏幕基础素质好,但是需要手动校色 2A2C 正常配置 一线品牌有成熟的售后网络,送一年上门售后 图|惠普京东自营旗舰店 惠普的战 66 系列作为反复出现在各种笔记本推荐里面的常客,主要的优势就在于它是一个类似红米那样「无聊但不会出错」的水桶选项,更重要的是惠普作为一线品牌,其在家长群体中的识别度是很高的,可以变相减少爸妈走进电脑城的几率。 只不过 2025 款的战 66 14 也继承了惠普那块基础素质很好但出厂校色稀烂的屏幕,无论是大学四年以游戏为主还是创作为主,到手之后最好都租一台校色仪手动调整一下,才能完整发挥出这块屏幕的能力。 推荐 C:荣耀 X14 Plus 锐龙版 京东自营旗舰店价格:4699 元(R7-8845HS,32+1TB) 内存不能升级,但是给了双 M.2 硬盘位,场景针对性很强 荣耀的传统优势:屏幕素质和续航均表现优异 2A2C,其中一个支持 USB4,但 HDMI 只有 1.4 规格 售后网络和品牌生态成熟,但是模具比较老(触控板小) 图|荣耀京东自营旗舰店 虽然荣耀手机的素质众说纷纭,但荣耀的笔记本绝对是近两年不可忽视的潜力股之一,主要就在于荣耀把手机品牌重视屏幕和续航的优良传统带到了 5000 元档以内的市场里。 而 X14 Plus 很明显就是在这个价位段奔着生产力去的,16:10 的高分高刷屏幕,搭配不能升级内存但给两个 M.2 硬盘位的策略,虽然性能释放中规中矩,但做课题研究的时候绝对是有优势的。 5000-7000 价位段 推荐 A:机械革命蛟龙 16 Pro 京东自营旗舰店价格:6599 元(R9-7845HX,RTX5060,16+512GB) 5060 守门员,主打一个性价比 2.5K 180Hz 屏幕,素质过关 内存硬盘规格一般,最好自己动手换 品控一般、小毛病多,自己要有动手能力,不太合适作为完全没有接触过电脑的入门机型 图|机械革命京东自营旗舰店 作为现阶段 RTX5060 笔记本的守门员之一,机哥能够把 7845HX + 5060 的组合打到 6599 这个价位,连台式机玩家看了都得说一声厉害。 只不过作为机械革命出品,自己动手维护的能力肯定是不能少的。但是一块 2K 180Hz 高刷屏,加上 115W 的显卡,以及全尺寸键盘,蛟龙 16 Pro 主打的就是一个「只要有电,何处不是电竞酒店」。 推荐 B:七彩虹隐星 P16 Pro 京东自营旗舰店价格:6999 元(i7-14650HX,RTX5060,16+1TB) 风格强烈,模具好看 双 USB-C 3.2 Gen 2,拓展性良好 DC 电源,同时支持 PD 供电,不绑定充电器 图|七彩虹(Colorful)电脑京东自营旗舰店 作为跨界下场的传统 GPU 厂商,七彩虹是这个价位段为数不多愿意深挖模具设计的选项,今年的隐星 P16 Pro 也是 7000 元档以内为数不多比较好看的游戏本。 而当价格已经贴边到 7000,硬件性能基本上无需担心了(同时也变得非常同质化),i7-14650HX + 5060 的搭配基本足够涵盖大学期间所有有时间玩的游戏,同时用来跑 AI 模型也是一把好手。 热点问题 1. 上大学要不要买台式机 ——不要,至少第一年先不要。 图|酷安 @一只木比白 台式机相比笔记本的优势主要在于性价比,然而如果你的经济尚没有完全独立,那么自己组装一台追求性价比的台式机就不是当务之急。 更何况,国内很多大学宿舍的环境是根本支持不起台式机的使用场景的,就算功率限制达标,限时断网、半夜断电、十六人上下铺等等情况也会让台式机全无用武之地,你的 ITX 机箱只会徒增行李重量。 2. 大学有了平板是不是就不需要电脑了 ——不是。 图|小红书 @荷包不是蛋 与是否买 Mac 的情况类似,现阶段无论是 iPad 还是各类 Android 平板,更多都是对于手机和电脑之间的使用场景进行一种「增补」,它本身只有在极个别场景下才能作为生产力工具本身(比如绘画)。 而如果你当下没有这种特殊的使用场景,或者不确定自己有没有场景,那平板就不能完全取代笔记本。 对于类似 Surface Pro 之类「能够变成平板形态的电脑」——或者说二合一笔记本来说,虽然补足了没有完整 Windows 系统的短板,但它们的性价比和形态并不适合大学的使用,并不需要急着在校期间买。 3. 上大学可以买鸿蒙电脑吗 ——不推荐,鸿蒙电脑并不适合大学的使用环境。 图|新华网 鸿蒙电脑眼下面临的问题和 MacBook 早期是非常类似的:模具品质优异,但软件生态错位、缺乏合适的使用场景。 硬件价格相比普通的 Windows 笔记本更高不说,软件的支持程度也比不上至少发展了十多年的 macOS,而且因为转译工具效率和处理器性能的缘故,使用效率有时候甚至还不如搭配 Parallels Desktop 的 Mac。 因此对于鸿蒙电脑来说,学生在校期间不用急着买,等到步入社会、你的职位高到只需要聊天工具和看看 PPT 的时候,再买鸿蒙电脑也不迟。 大学生要会玩电脑 对于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说,上大学是你们人生中第一次能够完整的接触电脑——或者是 100% 的拥有一台电脑——的契机。而这个机会是很重要的,它意味着你们的学习和生产方式第一次脱离了纸笔、正式与社会现实接轨。 因此,大学四年的计算机基础课虽然听上去很无聊,但千万不要翘,我甚至会鼓励你们大学期间多玩电脑—— 然而这个「玩」,并不是指每天一下课就 Steam 启动,而是字面意义上的「玩电脑」:学会自己重装系统、吃透 Office 排版工具、了解如何给空硬盘分区、掌握如何用 edu 邮箱合理薅羊毛、帮同学安装内存条,等等等等。 这些技能虽然不起眼,但其中的每一项,在未来都有可能比纯粹的专业课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发挥出更大的能量。
闺蜜机:成就成在不叫兄弟机
先是闺蜜 再是机 一台低配 Android 平板,加个架子和轮子,售价要 3500 元。 「智商税!」 但是半年就卖了 6.1 亿元。 「啊?」 ——这说的,是一个网上没赢过,销量却也没输过的消费电子异军品类: 闺蜜机。 根据分析机构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闺蜜机全渠道销量 17.5 万台,同比增长 45.4%;销售额达 6.1 亿元,同比增长 27.8%。 爱范儿了解到,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主流电商平台消费电子品类里,闺蜜机是增长最迅猛的品类,几乎没有之一。 然而即使走红,不管是在哪个平台,关于闺蜜机「智商税」「割韭菜」的负面标签依旧随处可见。 所以,闺蜜机究竟是什么?真的是一个值得买的产品吗? 闺蜜机不是兄弟机 品类虽新,闺蜜机上确实没任何新技术:它的本质,真就只是一个比平板电脑更大一点的 Android 大平板,接上一个长杆子支架,一组万向轮。 iPad 刚面世时,爱范儿就评测过一个形态上非常类似的初创产品「Double Robotics」:用 iPad 成为你的「赛博分身」,摄像头是你的眼,轮子是你的腿——这个十多年前的老家伙,可能技术含量都要比「闺蜜机」更高。 给平板加轮子不是奇特的国内生态专属,事实上,最早做「闺蜜机」的厂商,是韩国的 LG。它在 2022 年推出的「移动电视」StanbyME,就是一个带轮子的可移动电视。 而这款移动电视走出韩国,进入中国台湾时,有人给出了一个非常神奇的中文产品名:闺蜜机。 卖到缺货之后,这个商机被大陆制造企业敏锐感知。由于产品实在是没有任何技术门槛,数十款 ODM 贴牌产品纷纷上架。 百度旗下小度在 2023 年推出了首款产品「添添闺蜜机」——没错,直接把闺蜜机三个字放在了产品名里。后来,百度也成为了国内闺蜜机的头部玩家之一。 添添闺蜜机在形态上和 StandbyME 无异,画质也不如 LG,但强在两点: 一是采用 Android 系统,应用/内容生态充盈,可玩性更高(LG 用的是电视线的祖传 webOS) 二是性价比更高。 如果说平板电脑是介乎于手机和电脑之间的形态,那闺蜜机就是在平板电脑和电视之间找到一个还未经发掘的定位。 它是一块灵活到离谱的大屏: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家中的所有场景都能兼容;高低俯仰、横屏竖屏,在哪看、看什么内容,它都可以去适配。 而灵活就是万能的敲门砖,能陪你刷视频看剧,还能教你锻炼做饭,甚至哄你睡觉,完全就是一个好「闺蜜」。 在国外,这个品类的命名非常生硬:有叫「可推行智能触控屏」(rollable smart touch screen) 的;简短一点有叫「便携电视」(portable TV) 的。 但也有很直给的叫法:giant pad with wheels,带轮子的巨大平板…… 而到了中文语境,「闺蜜机」这个名字更带有人情味,也非常形象地形容出这种产品的强伴随特性。还得是台湾人会起名字…… 图源:Bilibili @大狸子切切里 话又说回来,为什么叫闺蜜机,而不是兄弟机呢? 很明显,这个名字瞄准的是女性群体,她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更高、更具体(在很多男性看起来「不可理喻」),同时对于参数也没那么敏感——闺蜜机能很大程度满足需求。 比如做套瑜伽,不用一直对着客厅的电视,想换个房间也不用盯着小手机/平板,只要把闺蜜机推过来就行。 作为更一体化、更简便的整套解决方案,闺蜜机对女生更友好——诸多理性、非理性因素的集合,支撑住了它在硬件之外的溢价。 国内外网友对「闺蜜机」的好评 「闺蜜」这两个字,在语言上也比「兄弟」更强调关系中情感上的交流,因此「闺蜜机」这个名字天然就带有更多的情绪价值。 问题是,为什么这种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产品,这两年才被构思出来? 让屏幕奔用户而来 说起客厅,可能大家脑海中浮现的是这样一个场景:一家人坐在沙发上,一起看着眼前的大屏电视。 但事实上,自从智能手机兴起,每个人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屏幕,想看什么看什么。 结果就是,一家其乐融融的的场景越来越少见。更多的情况是每个人坐在客厅,然后对着自己屏幕上的内容乐呵,或者直接回私密性更高的卧室。 客厅原本的作用也是用来接待客人的公共空间。而现在,社交主要在线上,偶尔有线下见面也更倾向约在外面,因此也没必要将家里这么大一个空间空出。 而对于独居在空间略显捉襟见肘出租房的年轻人,那就直接没有了客厅这种场景。在这些情况下,一块只能端坐在客厅的电视大屏,渐渐就被冷落。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大屏幕。 闺蜜机在角落的阴影里,露出了邪魅笑容。 闺蜜机这种形态,解决的就是用户对大屏和便携的矛盾需求,方法就是:让屏幕可以追着用户跑,几乎所有的居家环境,闺蜜机都能待命。 并且,我们内容消费的形式也同步发生变化,竖屏的短视频和短剧分走了不少注意力,一块可以随意横竖屏切换的屏幕,就相当有意义了。 海信 VIDAA 55V5F 旋转电视 和闺蜜机用途和能力有点类似的产品,是 AR 投屏眼镜,是一种更高度灵活、更大的屏幕。 但两者的区别也很大: 从产品定义上,AR 眼镜是一种个人便携设备,而闺蜜机更像是一个「智能家居」。 从销售难度上,网购时完全没法感受到 AR 眼镜的视觉效果,而闺蜜机足够简单,很好卖。 对于家庭用户来说,闺蜜机是一个可以全家人一起娱乐的产品,特别是对于有小孩的家庭,闺蜜机就是一个非常适合作为一个和小朋友早教、互动的产品。 并且,智能电视的界面和遥控器交互,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其实还有一定的门槛,而闺蜜机的触控交互和 Android 系统 UI,可以和智能手机操作无缝衔接。 特别是对于独居用户,闺蜜机能提供很强的陪伴感,因为它显示的画面、发出的声音,都是存在于空间之中的。 国内的闺蜜机也很快嗅探到这种需求,衍生出了很特别的功能:内置的 AI 语音助手,可以像地图导航一样更换明星语音包,进一步拉近机器和人心的距离。 哇哦闺蜜机内置了歌手周深的语音包 闺蜜机会成为什么? 如果非要给闺蜜机挑挑毛病,可能就是优秀产品定义和低产品力之间的矛盾。 这也是它被称作「智商税」的最主要原因。 摆在明面上的是闺蜜机普遍「高价低配」的现状:四千块钱买一块 1080P 的屏幕,和一颗勉强能用的处理器,劝退了那部分对价格和配置更敏感的用户。 特别是国内市场,目前活跃的闺蜜机厂商大多不是做计算设备出身,甚至没做过平板电脑,缺乏产品设计和精密组装的经验——你在社交平台上经常能看到用户吐槽品控和售后问题。 但这个现状可能不久就要迎来改变。 因为小米要给这个行业点亮冥灯了…… 虽然目前价格也不算便宜,但理论上小米这样拥有更好供应链整合能力的厂商,完全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打造更优质的产品,卷起(甚至卷死)整个市场。 在电视市场已经内卷到极致的情况下,利润率要更高,且仍是一片蓝海的闺蜜机市场,也能够吸引更多传统电视厂商下场。 还有 LG、三星这些更高端的厂商,不断推动产品形态以及产品品质的升级,从而带动这个品类的持续进步。 三星也在近期推出首款闺蜜机 Movingstyle Edge 关于「闺蜜机」的形态探索,目前还远远没到尽头。率先做出闺蜜机产品的 LG,已经在不断调整闺蜜机的外围配件,除了现在的万向轮支架,还有大型保护套、公文箱、背带等等,鼓励你将闺蜜机带出门用…… (典型男生用户看到这里恐怕已经扶额了) LG StanbyME 有很多种不一样的形态 还有不少厂商,已经在挖掘闺蜜机作为全新 AI 入口的可能性。 具体来说有两种形式: AI 助手——基本就是复用智能音箱的逻辑; AI 机器人——有意思的是,前几天有消息传出,苹果都在做这样的产品…… 随着具身智能产业的不断发展,未来几年我们很可能会被各种各样的家用机器人产品包围,苹果也将这个品类视为下一个市场重点。 「屏幕追着人跑」的闺蜜机,形态本身,就非常适合成为未来的家用机器人,能通过屏幕和语音反馈。试想一下这个场景:周末的早晨在床上醒来,想先刷刷短视频再起床,这时候直接用手机甚至语音,将闺蜜机从房间外叫进来。 总体来看,目前阶段的「闺蜜机」,还只是一种过渡性质的产品。在更多形态和智能能力的加持下,它会逐渐蜕变成一种更具未来感的全新物种。 但回过头看,它或许和平板电脑,其实也没有那么不同,一切都源自于,我们对一个大屏移动计算终端的追求。
REDMI Note 15 Pro系列8月21日发布,官方邀德爷挑战手机极限
IT之家 8 月 18 日消息,REDMI 官方已宣布,REDMI Note 15 Pro 系列手机发布定档 8 月 21 日晚 7 时。 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刚刚在微博发文称,“Note 15 Pro 系列邀请荒野求生专家,地表最强实战之王德爷(埃德・斯塔福德),挑战真实生活中更复杂、更高频、更极限的场景,共同见证手机实战品质之王的诞生。” 据官方介绍,新机具备“真抗摔”及“真防水”属性,并在屏幕、续航、通信诸多方面实现“旗舰体验”。 IT之家注意到,REDMI Note 15 Pro 和 REDMI Note 15 Pro + 此前已经入网,支持 90W 快充,后者还支持北斗短报文卫星短信,系 REDMI 首款卫星通信手机。 公开资料显示,埃德・斯塔福德(Ed Stafford),1975 年 12 月 26 日出生于英国彼得伯勒,前驻阿富汗英国陆军上尉,电视节目主持人、探险家和冒险家,被誉为“现代鲁宾逊”。埃德・斯塔福德在莱斯特郡长大,曾是英国陆军的上尉。后来,他成为探险队队长,带领徒步穿越伯利兹、婆罗洲和尼泊尔的丛林。2008 年 4 月,斯塔福德与一名同伴钻进秘鲁热带雨林,踏上沿亚马逊河徒步之旅。同伴中途退出,赞助商停止赞助,斯塔福德仍坚持旅程,最后用 860 天走完全程,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第一个走完亚马逊河全程的人。2013 年,斯塔福德在南太平洋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独自生活 60 天。埃德・斯塔福德于 2011 年被提名为《国家地理》的“2010 年度冒险家”,并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颁奖典礼上被授予“2011 年欧洲年度冒险家”称号。
蔚来CEO珠峰测新车,吸氧上热搜了
蔚来CEO李斌周末没休息,吸着氧直播都热搜了。 这都是为了回答一个问题,电车最远、最高能到哪儿? 李斌给出的答案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年过五旬的李斌开车亲测,吸着氧,换着电,就能到达海拔超5200m的珠峰大本营。 就在李斌挑战成功后,太阳照到雪山之巅,阳光落下,积雪融化,一时间日照金山,成为蔚来近期最好的注脚。 曾经教李斌做CEO的网友们,一下感慨上了: 连老天都在祝福蔚来。 看到如此美景,白天吸氧直播一天的李斌当即表示,晚上9点后还要和网友们聊聊。 现在,续航最长的电车和CEO,都在蔚来了。 李斌周末吸氧,亲测换电上珠峰 最近,蔚来打通了G318川藏线换电路线,全长2950公里设有15个换电站,平均不到200公里就有一个换电站,最高站的海拔高达4500m,一路换着电就能到珠峰。站点的超充桩,其他品牌产品也能用。 贯通当天,李斌亲自验收这条换电路线,飞到拉萨,结果落地后出现了高原反应,李斌一时间加电又加氧,但仍然坚持工作。 周六早上8点,李斌从海拔4000m的日喀则出发,驾乘着全新蔚来ES8,朝着海拔5200m的珠峰大本营前进,全程直播,一度登上了科技榜热搜。 这次直播也可以视为全新ES8的一次实战路测,这是一款车长5.28米的大型SUV,比上一代长了18公分。 车头位置很明显能看到藏着一个大前备箱。 车辆前排是21英寸miniLED大横屏,和ET9一样精致。 第二排扶手前方有一个按钮,打开是一个杯架,座椅是菱形花纹。 第三排支持电动前后调节,此前乐道L90的第三排表现就很不错,全新ES8比L90更长,还能前后调节,空间表现值得期待。全新ES8将在本周四开启预售,展车同步到店。 全新ES8一路上翻山越岭,走走停停,李斌也并没有吸一路氧,出席活动时还临时加了个讲话环节,陪小朋友合影,给西藏首位蔚来车主交付了他个人的第五辆蔚来。 10小时超长直播后,全新ES8挑战成功,开到了海拔超5200m的珠峰大本营。自2023年实测150度电池包、一块电池跑1000km的直播后,李斌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体力,坐实「车圈续航最长CEO」。 不得不提的是,就在李斌打卡珠峰大本营时,遇到了「日照金山」,这是当地一个罕见的自然景观,据说一年只有两次,预示着事业顺利、走出困境,代表着「坚持终有回报」。 巧合的自然景象,成了蔚来近况最生动的解释。 李斌迎来日照金山 蔚来正在走出低谷,乐道L90已经成为公认的蔚来翻身仗,上市10天火速交付了4000台,火到离谱,有多离谱? 有网友近日甚至跑到蔚来的合肥工厂门口,每天盯着出来了多少辆板车,再数板车上有几辆车,然后计算交付数据。 “幸福的烦恼”终于轮到李斌了。 据李斌在直播中透露,本来四季度还有一辆五座的L80,L80也能上市,但L80和L90有很多零部件通用,产能是共用的,但现在L90都有好多车要交,那L80上市稍微延后点也是合理的。 大火的不只有乐道,另一个子品牌萤火虫开启BaaS(电池租用)后,入手价格还不到8万块,上市三个多月累计交付破1万台,近期解决了产能问题,预计8月交付还会创新高,已经迅速打开了海外市场。 最关键的仍然是主品牌,李斌视即将发布的全新ES8为「决胜之战」。在李斌看来,全新ES8是蔚来公司的第二款大车,第一款是乐道L90,将加速三排大型SUV进入纯电时代。 在三排大型SUV赛道,问界M8和M9已经证明,国产增程大型SUV在四十万元以上,也能月销过万。 乐道L90则表明,国产纯电大SUV也能卖好。 现在轮到全新ES8,验证四十万元国产纯电大SUV会有怎样的表现了。 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蔚来对全新ES8很有信心,已经开始生产车辆,准备上市即交付。 蔚来的努力也让资本市场看好,就在川藏线换电路线贯通前一天,美股股价大涨超8%。 业绩向好的同时,李斌的个人IP也越来越出圈。因为一张吸氧照片,从网友眼中的“金池长老”变成了“小猪妖”(下图左)。 “金池长老”(下图左)是去年此时大火的《黑神话:悟空》中的小boss,“小猪妖”则是时下热映的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的角色。 一年过去了,网友们还在玩梗…… 但,再也没有人教李斌做CEO了。
刚刚,4000亿潮玩帝国诞生,创始人身家近马云
“今年营收300亿很轻松。” 文丨猎云精选 ID:lieyunjingxuan 作者丨孙媛 LABUBU有多吸金,泡泡玛特新财报一看便知。 8月19日,泡泡玛特发布其最新财报,上半年营收达138.8亿元,同比激增204.4%;经调整净利润47.1 亿元,同比增长362.8%。 其中,LABUBU表现更是一骑绝尘,功不可没,成为了财报中最闪亮的那颗星。 其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在上半年实现了48.1亿元营收,占总营收的34.7%。 而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呢? 2023年、2024全年,该系列营收分别为3.68亿元和30.4亿元,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5.84%和23.3%,这意味着去年开始,THE MONSTERS系列就开始以同比达726.6%的增速提速狂奔。 再到今年上半年,THE MONSTERS系列更是以同比大增668%的营收,不仅干完了去年同系列一整年的营收成绩,甚至还超额完成了58%。 就连泡泡玛特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宁都在泡泡玛特召开的2025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都难掩喜悦,称之为“集团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业绩”,并放出“全年营收不低于300亿元”的预期。 而这一份好成绩加之王宁释放出的信心提振,二级市场再一次闻风而动。 今日股价盘中以318.4港元/股创下历史新高,市值一度触顶4275亿港元,如果再把时间线拉长来看,2025年以来,泡泡玛特股价8个月间股价飙涨近259%,市值“扩充”近3084亿港元。 来源:百度股市通 据泡泡玛特2024年年报,王宁持有公司股权占比为48.73%,以今日收盘市值4244亿港元测算,王宁身家为2068亿港元(约合1899亿元)。 据福布斯相关榜单显示,马云在2025年的持股市值约为‌1999.9亿元,意味着王宁身家几近马云。 另外,今年6月,王宁身家已超过了牧原股份创始人夫妇秦英林、钱瑛1300亿元身家,成为河南新首富。 而这距离23岁的他于2010年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泡泡玛特门店,才时隔15年。 显而易见的是,借LABUBU,泡泡玛特正谱写了出属于它的时代。 而这份新财报,更是进一步用数据加以佐证。 “LABUBU们”狂揽48亿,海外撑起半壁江山 财报中,泡泡玛特直言,IP运营与创意设计是推动泡泡玛特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其自主产品为主要商品类型,2025年上半年,自主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99.1%,自主产品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43.827亿元增加到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37.534亿元,增长了213.8%。 自主产品又主要分为艺术家IP和授权IP。 上半年,艺术家IP收入12.23亿元,同比增长231.6%,贡献了自主产品的主要收入来源,占自主产品总收入的比例高达88.1%。 其中,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就属于艺术家IP,作为2025年上半年全球最热门的IP之一,不仅成为了泡泡玛特绝对的营收担当,在所有IP系列中营收占比最高,亦成为了整体营收增速的助推器。 据财报显示,THE MONSTERS、MOLLY、 SKULLPANDA、CRYBABY和DIMOO作为泡泡玛特最具代表性的经典IP,上半年收入均破10亿元。 其收入分别为48.14亿元、13.572亿元、12.205亿元、12.182亿元和11.051亿元,同比增速高达669%、73.5%、112.4%、248.7%和192.5%。 另外,包含HIRONO、星星人、Zsiga、PUCKY、HACIPUPU在内的13个艺术家IP实现营收破亿元。 可见,不同IP的独特表达与设计,以及差异化的运营策略,共同构成了泡泡玛特丰富多元的IP矩阵,推动其业绩的强势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泡泡玛特IP的追捧,2025年以来海外比国内更“疯狂”。 今年4月,泡泡玛特宣布启动全球组织架构全面升级,首次在中国、亚太(指中国以外的其他亚洲及大洋洲国家和地区)、美洲和欧洲及其他地区这四大区域设置了区域总部。 在这份全球组织架构调整后的首份财报中,泡泡玛特首次披露了四大区域业绩。 其中,中国营收82.8亿元,同比增长135.2%;亚太营收28.5亿元,同比增长257.8%;美洲营收22.6亿元,同比增长1142.3%;欧洲及其他地区营收4.8亿元,同比增长729.2%。 海外营收增速“狂飙”,进一步推动了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提升。 来源:泡泡玛特财报 去年上半年,中国营收35.2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为77.2%,再到今年同期,中国营收占比已下滑至59.7%,亚太、美洲、欧洲及其他地区的营收总和已经跟中国收入“平分秋色”,撑起泡泡玛特营收的半壁江山。 也正是因为海外营收的进一步增长,让泡泡玛特毛利大增。 财报披露,公司毛利由2024年上半年的29.191亿元上升到2025年上半年的97.611亿元,增长了234.4%,同期毛利率更是从64.0%增长至70.3%,其中主要一点就是由于海外销售占比提升拉动毛利率的增长。 从数据上看,海外市场毛利率表现突出,高达75.5%,北美市场更是达到80%。 在业绩沟通会上,王宁说,“去年是100 亿,今年希望能够做到200亿。当然感觉今年应该 300亿也很轻松。” 从IP大热到席卷全球,上半年,泡泡玛特赚得盆满钵满似乎早成定局。 IP顶流隐忧初显,泡泡玛特放出三连招 但是狂奔的业绩背后,泡泡玛特也并非毫无隐忧。 正如王宁在业绩会上表示,过去半年有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惊喜”,LABUBU已成世界级IP。 但这种锋芒毕露也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两面性。 当前LABUBU的爆发式增长催生了泡泡玛特的营收增长,而这种高度依赖也意味着一旦IP热度出现周期性衰退,且新爆款IP未能及时补位,将直接导致该系列营收下跌,进而拖累整体业绩。 在LABUBU之前,“时代的眼泪”已不胜枚举,譬如暴力熊、蒙奇奇、玲娜贝尔等。 其中,暴力熊在二手市场的价格大幅下滑,甚至跌至原价的近三分之一。 再回过头看LABUBU,6月18日之后,泡泡玛特在多个平台大量补货,也让其原价99元一只的“前方高能”系列二手成交均价在二手交易平台千岛App,近两个月下滑了超千元。 而二手市场的遇冷跟百度指数的表现几近一致,关键词“LABUBU”的搜索指数在6月中旬达到顶峰,便迅速下滑。 不过对此,王宁在也业绩会上倒是很乐观,他也希望大家更关注健康度方面的指标。 他否定了“单一IP占公司营收比例过大不健康”的看法,并表示“更多原创IP”正在证明平台的相对健康。 此外,谈及“LABUBU明年还能火吗?”,王宁还以米老鼠、火影忍者、Hello Kitty等超级IP举例,虽然如今讨论度并不高,但他相信它们其实依旧在世界各地的角落发挥巨大的商业价值。 他说,这就是LABUBU希望实现的目标。 同时,王宁还认为当前泡泡玛特仍旧非常克制,没有过度消耗这一IP,尤其是在新品开发上相对克制,节奏把控较好。 具体来说,LABUBU爆火的上半年,泡泡玛特并没有乘势激进地开店,而是希望把每个门店都做好,王宁预计今年国内的门店净增长不超过10家。 他还公开“剧透”及“带货”,称本周将发布迷你版LABUBU,可以“挂在手机上”,支持更多场景,相信“是一个非常非常受欢迎的超级爆款”。 在毛绒产能方面,泡泡玛特则坦言下半年产能上面临了比较大的挑战,但也给出了“狂追”的态度。 供应链负责人袁俊杰表示,目前毛绒品类产能同比提升10倍,8月产能突破3000万只。 从财报来看,毛绒产品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4.461亿元增长到2025年上半年的61.392亿元,增长了1276.2%,占总收入比例达44.2%,已成为现象级爆款产品。 不过,在过去半年中,LABUBU产品存在歪头、掉漆等瑕疵,客服态度差的问题在各平台曝出,反映出了泡泡玛特快速扩张下品控体系面临的挑战。 这意味着,泡泡玛特在持续“死磕”产能的同时,还需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质量需求。 同时,在IP出海上,泡泡玛特国际化负责人文德一则透露,未来将聚焦中东、南亚、中南美及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并预计年底海外会超过200家门店。 此言意指要把海外市场再做大,从上半年的海外营收增速和海外毛利率来看,海外扩张将有效提振泡泡玛特的业绩。 据管理层预计,下半年公司净利润率将继续提升,今年净利润率将在35%左右。 而顺着做大做强这一步看去,泡泡玛特已然成为了中国潮玩IP从“制造”到“创造”转型的标杆案例。 王宁曾说,有一句话,叫作“From the world to the world”,就是“来自世界,再走向世界”。 “新时代的中国文化,是世界级的文化。我们孵化出大家喜欢的产品,通过产品将其背后的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他觉得,跟优秀的艺术家合作,依托中国成熟的制造业,创造新的价值,这也是创新。 翻看泡泡玛特的财报,泡泡玛特以成为世界的泡泡玛特为目标,打造新一代世界级的消费品牌。 从IP全球化的新叙事来看,泡泡玛特正持续进发。 (首图来源:图虫)
安克硬刚小米,钱不够用了
8月18日,一则消息从香港传来,平静,但分量十足。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安克正与多家投行合作,计划最早于2026年初在香港二次上市,目标融资约5亿美元。 此时,距离那场席卷整个充电宝行业的风暴,仅仅过去了一个多月。 一个多月前,中国的机场里,安检口旁边的废弃筐放满了各式各样的充电宝,堆积如山。民航局的一纸禁令,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型号的充电宝登机,将一场暗涌的风波彻底摆上了台面。 风暴的中心,那个连续11年位列天猫双11销量第一的“国民充电宝”罗马仕,经历了停工停产、关闭旗舰店、创始人变更的“休克式”崩塌。而作为行业“优等生”的安克,算是间接被罗马仕拖下了水,深陷全球186万台产品的召回泥潭。 整个行业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这一在行业“废墟”之上展开的资本运作,不禁让外界感叹,那帮做充电宝的,要杀回来了。 “微笑曲线”的裂痕 要了解这场有关充电宝危机的始末,得从那条被创始人阳萌奉为圭臬的“微笑曲线”说起。 一个从谷歌出来的工程师,他很早就想明白了牌局的玩法:专注于研发、品牌和销售,不做制造。 “在中国,市场上有2块钱的利润,在海外一定有8块钱的利润在等着中国人。” 阳萌的创业故事,始于一次在美国的购物经历。他想为自己的笔记本买一块替换电池,在亚马逊上搜索了半天,发现只有两种选择:价格昂贵的原装电池,和评价极差的廉价杂牌。 此时此刻,他实现了“龙场悟道”,中国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与全球消费市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差和利润空间。 于是,他辞职了。 “微笑曲线”——这条管理学上的经典理论,成了他构建商业帝国的蓝图。曲线的两端,是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曲线的底部,是低附加值的生产制造。阳萌的选择很明确:把最重、最累、利润最薄的部分,外包出去。 “我们本质上是一家‘微笑曲线’两端的公司:专注于研发、品牌和销售,不做制造。” 这套打法,在过去十年,堪称完美。安克创新,这家诞生于长沙居民楼的公司,凭借中国供应链的能力,把充电宝、数据线卖到了全世界。业绩。利润。高增长。财务数据漂亮得不像一家做配件的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1年的35.72%稳步增至2023年的43.54%,远超手机行业;2024年,营收247.1亿元,净利润21.14亿元,实现了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 为了坚守这条曲线,阳萌甚至显得有些偏执。2016年,当共享经济的烈火烧遍中国,共享充电宝品牌“街电”横空出世,其创始团队中就有安克创新的身影。但在风口最盛之时,安克创新却选择将持有的街电股份悉数转让给了聚美优品的陈欧。 他选择坚守在产品端。 后来共享充电宝行业的一地鸡毛,算是对阳萌坚守的某种回报。 当阳萌在内部会议上,为年薪百万的员工数量翻倍至494人而自豪时,他可能没有想到,那条曲线的底部,那个被他“外包”出去的生产环节,正在悄然裂开。 从品牌方到消费者,中间隔着一条漫长而幽暗的隧道。 品牌方(如安克)下单 -> 头部代工厂(如深圳富士达)接单 -> 代工厂向电芯供应商采购。而这个供应商,就是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 安普瑞斯。这个名字,在风暴来临前,是品质的代名词。国内充电宝领域软包电池的第一大供应商,小米、倍思等一众头部品牌都是它的客户。但为了压缩成本,安普瑞斯又将部分批次外包给江西的某个工厂。 一层包一层,作为源头的安克创新,几乎对此不闻不问。 在江西的某个工厂里,有人违规替换了电池阴极与阳极间隔膜的原材料。 一个微小的动作,最终点燃了整个行业。 “发现某供应商部分批次的行业通用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 安克创新在后来的召回公告中,用冷静的文字描述了这场雪崩的起点。 就这样,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被推倒了。 优等生被罗马仕拖下水 风暴最先从罗马仕开始。 这家连续11年位列天猫双11销量第一的“国民充电宝”,崩塌的速度快得惊人。 6月中旬,北京多所高校发布通知,禁用其20000mAh充电宝,称其“充电时易爆炸”。随后,多米诺骨牌接连倒下:6月16日,公司宣布召回三个型号,共计49.1745万台产品。民航局禁令紧随其后。 7月6日,一纸停工停产6个月的通知,让这家拥有六七百名员工的公司瞬间“休克”。紧接着,天猫、淘宝、拼多多等平台的官方旗舰店均被关闭。 更让外界浮想联翩的是其管理层的剧烈动荡——6月30日,公司法人由雷社杏变更为雷杏容,而前者4月份才刚刚上任,在位不足三个月。 7月3日,剧情又来了一次反转,雷杏容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经理,由雷社杏接任。短短几天之内,法人在雷社杏与雷杏容之间无缝切换,但凡视力差一点的人,都容易看花眼。 一地鸡毛。 那段时间,安克创新还在努力维持自己的“优等生”形象。创始人是前谷歌工程师,公司登陆A股即成“跨境电商一哥”,市值一度冲破800亿。产品定位中高端,高溢价,被称为“充电宝界的爱马仕”,甚至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直播中意外出镜而被“带货”。 #特朗普连线使用中国充电宝#等相关话题,在微博累计取得超800万阅读。 截图来源于微博 其对员工的慷慨更是羡煞旁人。一张内部会议图显示,公司2024年奖金分红高达8亿元,年收入破百万的员工数量从2022年的209人,激增至494人。2023年,公司人均薪酬约47.61万元,而其所在地深圳、湖南的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仅为5.93万元和4.79万元。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光鲜。 直到6月20日,安克自己,也发布了召回公告,主动对型号为A1642/A1647/A1652/A1680/A1681/A1257的部分批次产品发起召回,并推出全额退款+升级换新+代金券叠加补偿的三重方案。 国内71.3万台。美国115.8万台。全球累计召回超过186万台。这个数字,是罗马仕的三倍多。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的通报更是触目惊心:安克创新已收到19起火灾和爆炸报告,造成了超过6万美元的财产损失。 原来,优等生和差班的同桌,用的都是同一家供应商的电芯——安普瑞斯。那条脆弱的供应链,像一根看不见的线,把所有人都捆在了一起。 安克的“污点”不止于此。在美国,它明确公布了115.8万台的召回数量,但在国内最初的公告里,这个数字却被模糊处理。 “双标式”的召回被眼尖的网友发现后,便是不依不饶的口诛笔伐,让随后的危机公关,变得狼狈不堪。 多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抱怨,自己寄回的磁吸充电宝,换回来的是插线款;2万毫安的大容量,换回来的却只有1万毫安。 “微笑曲线”的幻象,在这一刻,被彻底击碎。 终究,生产可以外包,但责任,无法外包。 要杀回来了 牌局的信号弹,来自那个看似已经“出局”的玩家。 距离宣布停工停产仅36天,深陷舆论漩涡的罗马仕,于8月12日,悄然在招聘网站上挂出了“礼品渠道销售”及“工业设计顾问”等新岗位。这个微小的动作,瞬间打破了行业的沉寂,一时间,罗马仕还没“死透”的消息甚嚣尘上。 没有人会放任自己的缺位,直接造成了友商的壮大。 在罗马仕、安克产品全网下架的同时,小米充电宝搜索量暴涨300%,市场上一度传出“罗马仕跌倒,小米吃饱”的声音。据媒体报道,2025京东618的战报中,小米旗下的酷态科在充电宝品类成交额排名第一,而小米主品牌的33W充电宝位列“最受欢迎单品”榜首。 小米主品牌充电宝 | 截图来源于京东 有罗马仕员工对媒体表示,“国庆节前应该会有结果——由于证书暂停不得超过三个月,若9月底仍未恢复,所有库存产品都将销毁。” 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克启动了赴港二次上市的计划。 紧迫感满满,在顺利与供应链的切割之后,必须争分夺秒地开展一系列动作。 安克在召回公告中,明确将责任指向“某供应商”,并迅速宣布终止与安普瑞斯的合作。一个冰冷的细节是:作为风暴核心的安普瑞斯,其拥有的74张3C证书,均被认证机构暂停或撤销,无锡市市场监管局已依规对该企业生产的锂电池产品全部封存。更具戏剧性的是,其刚刚于6月20日成立的子公司“芯派新能源”,在7月2日就进入了简易注销公告。 切割,必须彻底。 紧接着,6月25日,安克高调官宣与全球电芯行业龙头宁德新能源(ATL)达成战略合作,并采购首批4500万片高密度电芯。ATL是谁?苹果、OPPO、华为的供应商。这个动作,是在对手还在“招兵买马”时,自己已经完成了核心引擎的升级换代。 安克需要钱。召回事件,对它的财务造成了巨大压力。财报数据显示,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的21.75%持续攀升至2024年的44.92%;2025年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净流出2.88亿元;存货规模则从2022年的14.8亿元增至2024年的32.34亿元。仅召回本身,采购几十万个防爆袋加上运费,就要多花1000多万元。 “安克创新要用两三年、三五年从一家‘二流公司’转变为一家‘一流公司’。” 阳萌在风波前的这句访谈,此刻听来,既是野心,也充满了张力。5亿美元的融资,将成为它在行业出清之际,要与小米进行对弈的“弹药”。 牌局,刚刚开始
特朗普不只想入股英特尔,美政府还打起了台积电、三星的主意
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20日,据路透社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除了英特尔外,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还在研究入股其他芯片制造商的可能性,这些公司根据《芯片法案》获得了在美国建设工厂的补助资金。 据一位白宫官员及知情人士透露,卢特尼克考虑扩大原为英特尔准备的芯片补助换股权计划,他还在探索如何通过《芯片法案》资金换取美光科技、台积电和三星等企业的股权。目前,大部分芯片补助尚未拨付。 除英特尔外,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是获得《芯片法案》资金最多的美国企业。美国商务部在去年年底最终确定了对三星、美光和台积电在美国生产半导体的补贴金额,分别为47.5亿美元、62亿美元和66亿美元。 两位知情人士称,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也参与了《芯片法案》的相关讨论,但推动这一进程的主要是卢特尼克。商务部负责管理总额为527亿美元 的《芯片法案》资金。该法案为美国境内的芯片研发和厂房建设提供资金和拨款。 知情人士还表示,卢特尼克一直在推动补助换持股的想法,而且特朗普对此表示支持。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周二确认,卢特尼克正在与英特尔洽谈一项交易,让政府获得10%的英特尔股权。她对记者表示:“总统希望优先满足美国的需求,无论是从国家安全还是经济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方案。” 虽然卢特尼克此前对CNBC表示,美国并不打算干涉英特尔的运营,但任何此类投资都是前所未有的,并标志着美国对大型企业影响力进入了一个新纪元。过去,美国曾通过持股方式向企业提供资金,以在经济动荡和不确定时期建立信心。 美国政府已采取了类似操作。今年早些时候,特朗普批准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但条件是获得“黄金股”。该股可阻止企业在未经总统同意的情况下减少或延迟承诺的投资,将生产或工作岗位转移至美国以外,在特定时间前关闭或闲置工厂。 截至发稿,台积电拒绝置评。美光、三星及白宫均未回应置评请求。(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黑神话》科隆游戏展刷屏背后:国产游戏正在发光
游戏界一年一度的盛会科隆游戏展昨晚开幕,长达两小时的开幕式, 多款 3A 大作和独立佳作轮番亮相,激起全球玩家一波又一波的讨论。 除了一起床就刷屏各大社媒平台的《黑神话:钟馗》,科隆游戏展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值得期待的游戏? 存在感越来越高的国产游戏 虽然离第一梯队还有距离,但国产游戏在科隆游戏展的存在感越来越高,甚至还成为了整个开幕式最惊喜的作品。 《黑神话:钟馗》 玩法、剧情、实机画面一点没透露的情况下,《黑神话:钟馗》的首支 CG 先导预告成为了今年略显沉闷的科隆最振奋人心的压轴大菜。 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次游戏的主角是中国民间传说著名的捉鬼神仙「钟馗」。游戏还处于早期开发阶段,目前的信息较少,官方定义为「单机 · 动作 · 角色扮演」游戏,发行时间未知,将登陆 PC 和主流主机平台。 预告中抢眼的老虎坐骑和大刀武器明显来自「钟馗骑虎」和「钟馗斩鬼」的古画以及传说,网友纷纷猜测玩法和战斗系统:召唤老虎作为坐骑突进,然后利用「斩鬼刀」设计连招。 这个被网友戏称「鬼灭之刃」的玩法,预计能和前作的「棍法」有明显差异。 比起《悟空》对《西游记》这个家喻户晓的 IP 重新演绎,《钟馗》对大众,特别是海外玩家来说都比较陌生,可发挥的空间会更大。 问题来了,我们大概要等多久才能化身钟馗执剑伏魔?凭借《悟空》大获成功的游戏科学,或许这次不用再让我们等 7 年之久。但从《悟空》的完成度情况来看,游戏科学的开发能力其实相对有限,依旧需要我们玩家耐心等待。 至于大家原本期待的《悟空》DLC,美术总监杨奇表示中前期会「交替进行」。 《古剑》 国产经典单机游戏系列《古剑奇谭》新作《古剑》也在科隆展会上公布了全新画面的英配预告片,目前游戏还没有宣布发行日期,未来将以单机买断制形式登陆 PC 及主机平台,不会推出移动版本。 据了解,《古剑》已经开发了近 2 年时间,是一款基于虚幻引擎 5 开发的 RPG 游戏,不涉及类魂玩法和开放世界,玩家将在游戏中扮演「地界司判」,展开引渡亡魂的冒险。 《影之刃零》 国产单机武侠游戏《影之刃零》也在科隆展会中亮相,为海外玩家提供了 1 小时的试玩版本。 《影之刃零》是一款第三人称动作冒险 RPG 魂系游戏,设定在一个融合中式武侠,蒸汽朋克,神秘学,以及江湖传说的武侠架空世界「影境」,玩家将扮演侠客「魂」,在生命的最后时光迎战各种怪物和武林高手。 游戏的具体发行时间将在今年公布,登陆 PC 与 PS5 平台。 不仅单机游戏得到认可,国内卷到极致的手游 IP 也正在孵化全新玩法的多平台 RPG 游戏,例如《明日方舟:终末地》以及《王者荣耀世界》,也亮相了科隆开幕式,还得到科隆官方在社交平台发帖宣传的待遇。 《明日方舟:终末地》 《明日方舟:终末地》是一款以 Unity 引擎开发的 3D 即时策略 RPG 游戏,计划将登陆 PC、iOS、Android、PS5 平台,上线时间暂未公布。 对比 2D 的《明日方舟》,《终末地》将采用 3D 的建模和玩法,玩家可以更加自由地操控角色和建筑,探索更加复杂的地图和环境。 《王者荣耀世界》 和 DOTA 玩法的《王者荣耀》完全不同,《王者荣耀世界》是一款开放世界 RPG 游戏,计划将登陆 PC、iOS、Android 等平台。 玩家将在《王者荣耀世界》中探索「王者峡谷」之外的地区,以「元流之子」的身份,结识熟悉的王者英雄,游戏还会加入钩索、游泳、跑酷等多元的玩法。 这些跨移动、PC 甚至主机端的游戏,可以看作是国内头部手游工作室想要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全新尝试。用手游在国内这个大市场收获大量玩家,再针对海外更熟悉的主机游戏模式发起进军,未尝不是一种国产游戏行业的一种另辟蹊径和弯道超车。 众星云集的独立游戏 《空洞骑士:丝之歌》 《丝之歌》是真的!这款备受期待的游戏也在科隆展上公布了一段 30 秒的实机演示,主持人 Geoff Keighley 也确认,这款游戏「100% 将于今年发布」,并且还会在展会的 Xbox 和 Switch 2 展台开启试玩。 这只是开胃小菜,开发者 Team Cherry 已经宣布,将于北京时间周四晚 22 点 30 分公开特别公告,极有可能公布游戏的更多信息,以及发行时间。 《空洞骑士:丝之歌》将延续前作《空洞骑士》的玩法,以 2D 平台跳跃和战斗为特色,而游戏的规模将会更大。 游戏将登陆 PC、Mac、Xbox One、Xbox Series X|S、ROG Xbox Ally、PS4、PS5、Switch、Switch 2 等平台。 《极乐迪斯科》开发商新作《ZERO PARADES》 著名独立游戏《极乐迪斯科》开发商 ZA/UM 新作《ZERO PARADES》在科隆展会上首次公布,游戏目前仍然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这是一款「一款剧情丰富的间谍 RPG 游戏」,玩家将扮演一位饱受折磨的秘密特工,执行一项高风险任务,解开历史终结中血腥的阴谋之网。从预告片展示的画风和玩法来看,依旧是熟悉的风味。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极乐迪斯科》大获成功,但经历一系列变动之后,这款游戏的主创人员基本已经离开了这个工作室,出走的成员已经成立了两个独立的新的工作室,都正在着手开发新游戏。 Dotemu 新作《Absolum》 发行了《怒之铁拳 4》《忍者神龟:施耐德的复仇》的 Dotemu 可能不被国内玩家熟悉,但他们在科隆上展示的新游戏《绝对魔权 Absolum》在海外获得了不少的讨论度。 受到《龙与地下城》启发,带有不少《哈迪斯》的影子,《绝对魔权》是一款带有肉鸽元素的清版型动作游戏,支持单人或两人本地以及在线合作,游戏中玩家可以选择四个具有不同能力、个性和动机的角色。 这款游戏将于今年发行,支持 PC、Switch、PS4 和 PS5 等平台。 经典恐怖游戏的新玩法 《生化危机:安魂曲》 将于明年 2 月 7 日发布的系列第九部新作《生化危机:安魂曲》公布了最新的实机画面,登陆 PC、PS5 和 Xbox Series X|S 等平台。 卡普空此前承诺,《安魂曲》将回归生化危机 30 年前开启的主线剧情。预告片展示了新女主格蕾丝 · 阿什克罗夫特和他的母亲艾丽莎 · 阿什克罗夫特在酒店遇袭,但粉丝期待已久的里昂还没有亮相。 游戏也在展会上开放试玩,默认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增强沉浸式的恐怖体验,支持第三人称视角实时切换。游戏中还包含了全新的 AI 智能怪物。 《寂静岭 f》 《寂静岭 f》将于今年 9 月 25 日在 PC、Xbox Series X|S、PS5 上发售, 科隆展上公布了最新的预告片。 预告片展现了游戏背景 1960 年代日本小镇惠比寿冈,在这个雾气环绕的诡异小镇,女主清水雏子将探索秘境并面对怪物。游戏保留了系列「在美中探索恐怖」的氛围,并引入了一定的动作游戏元素。 惊喜不多的大型游戏 科隆游戏展不乏大作的身影,但今年大部分亮相开幕式的作品都已经在此前公开,也没带来特别惊喜的新内容。 《羊蹄山之魂》 《对马岛之魂》续作《羊蹄山之魂》也公布了一段新预告片,将于今年 10 月 2 日正式在 PS5 平台发售。 同时,游戏也宣布了将于明年推出免费 DLC「奇潭模式」,和上一作一样为游戏带来多人联机玩法,包括双人剧情任务和四人生存赛。 《羊蹄山之魂》发生在前作《对马岛之魂》的 300 年后的北海道地区,主角「笃」家人被「羊蹄六人众」杀害,由此踏上一条复仇的道路。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7》 这款经典射击游戏将于今年 11 月 14 日正式发售,登陆 PC、PS4、PS5、Xbox One、Xbox Series X|S 等平台。 从预告看来,这款经典 IP 新作力求创新,突破了列传统的军事设定,设定在充满炫酷科技和异世界恐怖的近未来世界,一些场景甚至有点像《盗梦空间》。 游戏承诺将对在线游戏机制进行重大改进,并推出大量全新的剧情任务。 Switch 2 的新游戏 前两个月刚发布的任天堂 Switch 2,也迎来了一些新游戏。 科隆游戏展上,《夺宝奇兵:古老之圈》不仅迎来了即将于 9 月 4 日上线的首个 DLC《巨人教团》,还官宣将于明年登陆 Nintendo Switch 2。 在去年宣布放弃 Xbox 独占策略后,《夺宝奇兵》在今年上线了 PS5、Steam Deck 等平台,上线 Switch 2 也是意料之中。 而《星之卡比 Air Riders》虽然只在昨晚的任天堂直面会上发布,也算蹭了科隆展的一个热度,官宣将于今年 11 月 20 日在 Switch 2 平台正式发售。 在这款「星之卡比赛车」中玩家可以选择不同的星之卡比角色和赛车进行比赛,通过变身和各种道具能力完成比赛。 以往像科隆这种级别的游戏展,虽然在游戏圈是数一数二的盛会,但在游戏大作土壤浅薄的国内,更多是那批硬核玩家作为观众的狂欢。 但是今年的科隆,更多国产游戏成为了展会本身,《黑神话:钟馗》的公开,更是成为破圈层的热点事件,在微博热搜高位挂了一个早上。 并且,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游戏盛会,最重要的环节,留给了一个国产游戏,即使对前作《悟空》品质的肯定,也是一种信任和希冀。 只凭一款游戏和这短短几年的发展,我们当然离最优秀的那批创作者还有距离,但我们至少看到整个产业确实比以往更具活力,让我非常期待接下来野蛮生长的国产游戏,还会带来哪些惊喜。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