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vivo/华为/iPhone旗舰机影像横评,贵的真不一定性能好
高端旗舰手机,重点关注的已经不是价格、核心性能,毕竟谁都是旗舰芯,都不会卡,关注点是谁能打出更多的差异化,能拿得出别人没有的技术,才能在如此残酷的市场中活下去。 而提到差异化,各大旗舰手机主要发力点在影像性能上,各种新技术、联名层出不穷。在今年年底的旗舰手机市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三款机型是vivo X100 Pro、华为Mate60 Pro+以及iPhone 15 Pro Max。下面,就用实际的样张对比,展示三款手机的不同,贵的真不一定性能好。 1 配置对比 X100 Pro真一英寸大底压死人 首先,先来看看这三款手机的硬件配置。iPhone在纸面上的实力并不强,iPhone 15 Pro Max 后置 4800 万像素主摄 + 1200 万像素超广角 + 1200 万像素长焦。虽然看上去和安卓/鸿蒙旗舰比差了一些,但是对于iPhone自己来说还是比较明显的升级。 因为iPhone 15 Pro Max所搭载的潜望式长焦镜头采用了四重反射棱镜设计,可以实现 5 倍的光学变焦和 25 倍的数字变焦,相比于普通版机型的2倍和Pro的三倍长焦,提升非常的明显。并且这种设计还能有效节省手机的内部空间,让手机厚度几乎不变的情况下,影像性能获得了极大提升。 华为Mate60 Pro+在影像性能方面的提升也是非常明显。新款机型搭载了4800 万像素超聚光摄像头、4000 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以及4800 万像素超微距长焦摄像头,三颗摄像头素质都相当高,配合XMAGE自研影像品牌,可以带给你全焦段、全能的摄影体验。 与徕卡分手后,华为没有选择继续联名别的相机厂商,而是选择了走自研路线,引入了自主影像品牌XMAGE。并且华为Mate 60系列引入了全新的风驰闪拍功能。在强大的算法支持下,无需任何设置,用户只需要打开相机,即可获得迅速、高清的抓拍效果。 最后就是刚刚发布的vivo X100 Pro了,它的主摄为IMX989真一英寸传感器,辅以5000万像素蔡司超级长焦以及50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搭载dToF激光对焦传感器,一英寸的传感器也是这三款机型中最大的,配置可以说相当给力。 当然了,vivo与蔡司的合作也更进一步。X100全系搭载了蔡司镜头保新成员B-Speed虚化,还支持五大人像环境点位,配合蔡司风格色彩,用户可以轻松的在手机当中感受到蔡司影像,这才是联名的意义所在。 2 实拍样张对比 说了那么多,还是看看实际的表现如何吧。下文样张从左至右分别为iPhone 15 Pro Max、vivo X100 Pro以及华为Mate 60 Pro+拍摄。 根据实际拍摄的样张可以看出来,iPhone的优势在于色彩还原的比较真实,基本上如人眼所见,但是放大后的画质表现与其他两家相比稍差一些。vivo由于联名了蔡司,在保证色彩真实自然的前提下,宽容度也足够出色。拍摄出来的照片更具质感。华为的优势在于Mate 60系列引入了全新的风驰闪拍功能。在强大的算法支持下,无需任何设置,用户只需要打开相机,即可获得迅速、高清的抓拍效果。 在光线环境较差的夜晚差距就比较明显了,iPhone在拍摄大场面时发生了过曝的情况,灯牌内容几乎全看不见了。而vivo和华为高光控制的就比较出色,颜色还原的也比较准确。一英寸超大底也帮助X100 Pro能获得更高的进光量,细节呈现的很丰富,另外,它还拥有蔡司T*镀膜的加持,样张的眩光控制十分出色。 3 人像样张对比 以目前手机摄影的能力来说,只具备拍摄风景的能力对于一台旗舰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人像摄影也是体现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那么这三台手机的表现究竟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戏吧。 在人像样张的表现上,iPhone拍的很"真实",人物五官细节还原的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是拍人像的第一要点不是真实,而是好看,在这方面vivo和华为做的就比较好了。手机拍照就是图方便,拿起来就拍,拍出来就好看才能有好的体验。 另外,在背景虚化上iPhone做的也比其他两款手机差了一些,vivo X100系列在前作蔡司镜头包的基础上新增「B-Speed风格虚化」,模拟了蔡司B-Speed 系列电影镜头,在光圈略微收缩时所产生的圆弧三角形虚化光斑,还是比较有特色的。 4 总结 最后做一个小总结吧,iPhone 15 Pro Max拍摄的照片优势在于色彩比较真实,新机所搭载的潜望式长焦镜头解决了iPhone拍照的最大短板。毕竟大家出去玩,其实大部分用到的场景还是长焦镜头,可以更好的构图规避路人。虽然iPhone和自己比算是大提升,但是专精拍照的朋友还是更推荐另外两台。 vivo X100 Pro和蔡司的联名,真正做到了把蔡司的体验带给用户,不仅在硬件上拥有蔡司镜头、蔡司镀膜,还把蔡司经典的色彩以及虚化带到了手机当中,可以说彻底把蔡司玩明白了,差异化打的也比较足。并且X100 Pro还是这三台手机当中硬件水平最高的一台,当之无愧的影像旗舰。 华为Mate60 Pro+的优点在于自研技术比较多,不仅有自研品牌XMAGE,还有自研的超光影算法,综合的表现非常全能,没有什么明显的短板。当然了,这三台手机的差异化也不止与影像,iPhone有iOS,vivo有搭载蓝心大模型的OriginOS,华为有Harmony。你会选择哪台手机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皮肤轻轻一贴,3秒测出健康数据?第一个手机上的微型光谱仪来了
作者 | 佳慧 编辑 | 云鹏 智东西11月27日报道,今天下午,生物识别和移动近红外光谱解决方案开发商创迈思(TrinamiX GmbH)在深圳开展了新技术沟通会。 在沟通会上,创迈思演示了手机在装载了他们的微型光谱仪后,能够实现一贴皮肤就测量出皮肤中水分含量等健康数据的功能。这一微型光谱仪使用的是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在1-3μm的电磁波波长范围内对生物标记物进行分析。 根据其官方介绍,创迈思现在的微型光谱仪是世界上第一台集成到智能手机上的,用于无创式分子生物标志物测量的近红外光谱仪。它在2023高通骁龙峰会首发,并集成到第3代骁龙8的参考设计中。 通过创迈思大中华区市场及供应链总监曾滢综的展示,可以看到,这一光谱模块装载在手机的摄像头附近。 创迈思的微型光谱仪通过无创性测量皮肤中的生物标记物,实现无创式测量。消费者将手机贴在皮肤上,并运行相应的应用程序,就可以测量各项生物标记物,并得到相应的健康建议。 创迈思称,他们已经做好了量产的准备,价格与其他智能手机传感器组件相当,初步估计在10美元左右,但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和方案有具体调整。 智东西记者参与体验了创迈思微型光谱仪的皮肤水分测量。该测量3秒左右出结果,先显示皮肤水分水平,再出现一个详细的记录分析表格,表格分析了测量者每天的平均皮肤水分水平等数据。 在微型光谱仪的应用开拓路径上,亚洲区业务总经理兼消费类电子业务总监孟德山称,目前他们的微型光谱仪可以用于测试肌肤水分,提供皮肤护理需求指标。 从技术上说,这个微型光谱仪可以测量人体的水合状态、乳酸和血糖水平,但这三种数据的应用开发现在还没有完成,正在计划开发中。之后如果完成应用开发,这三项数据的测量可以帮助进行个人饮水量监测、健身管理和糖尿病前期风险测试。 不同的分子生物标志物有不同的电磁波波长吸收模式,创迈思的微型光谱仪就是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在1-3μm的波长范围内分析生物标记物。 基于这样的测量技术,创迈思做出了微型光谱仪和化学计量软件。同时,创迈思开放API,让第三方开发者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应用。 不过,通过分子生物标志物测量的化学计量模型得到的结果,需要转化为消费者能够理解的语言和分析报告。并且原来的计量模型进入中国市场,需要进行本土化改进。 孟德山和曾滢综都说,达到这些效果需要第三方合作伙伴的支持,需要合作公司根据数据指标的反馈,向消费者提供最终的建议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结语:创迈思推动近红外光谱测量设备小型化、便携化 过去,如果要检测物质,我们必须将样本送到专门的检测机构或实验室,使用大型光谱设备进行检测,并且还需要有一定的等待时间并支付专门的检测费用。多年来,光谱技术一直依赖于传统的大型设备和光谱检测。 现在,创迈思开拓近红外光谱测量设备的小型化和便携化,从常规的桌面设备升级为手持设备、纽扣大小的移动设备可装载产品,到现在可以集成到手机中的近红外光谱应用。在当下日益注重个人健康和生活品质的时代,近红外光谱测量设备浓缩到手机等个人终端载体上,或许将带来人们的健康、健身等情况的监测方式新变革。
一年1260亿都不赚?苹果这是中了什么邪?
原标题:一年200亿美元都不赚?苹果这是中了什么邪? 去年我们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谷歌为了 “ 收买 ” 苹果,每年向苹果支付 150 亿美元,只为苹果默认使用谷歌的搜索引擎。 原因也很简单——对于谷歌来说,有一半的搜索流量是来自于苹果的设备。要是他不交这笔钱,指不定哪天 Bing 和 Yahoo 就会占领 Safari ,原地上位。 当时这篇文章的评论区,大家都是一片震惊。 国际巨头,那真叫一个有钱啊。。。 不过,短短一年后,每年 150 亿的 “ 交友费 ” ,竟然已经不够用了。 根据最新披露,苹果从谷歌那里要的 “ 交友费 ” 再创新高,达到了每年 180 到 200 亿美元。 这个数额,甚至超过谷歌广告营收的五分之一,同时也贡献了苹果年利润的 14-16% 。 可能正是因为每年能从谷歌那里白捡这么大一笔钱,还能避免一大堆麻烦,所以苹果之前的口径一直是: 我们不做搜索引擎,因为谷歌的服务挺好的。 但是,就在上个月,情况好像有了变化。 就在今年新 iPhone 发布后不久,多家媒体报道,苹果正在应用商店部署自己的搜索引擎,内部代号 “Pegasus” 。 同时,这也是苹果第一次透过媒体,发出 “ 部署自研搜索引擎,不会止步 ” 的声音。 What's up ,苹果宁可每年花上至少几十亿美元开发自己的搜索引擎,也不愿意从谷歌那里白拿 200 亿? 还是说,这是对谷歌进一步的 “ 要挟 ” ? 随着我们深入挖掘这事,我们又发现了更多信息。 其实苹果早就已经有了一个搜索引擎,但在此之前,他们似乎只打算在内部用用。 早在 2014 年,苹果就已经让自家的网络爬虫 AppleBot 在互联网上收集资料,给 MacOS 系统级搜索和 Siri 的在线内容提供信息。 而这个自研的 Pegasus 引擎第一次和大家见面,则在 2020 年左右。 根据消息,在 iOS/iPadOS 14 上,苹果更新了系统级搜索 Spotlight ,其中的网络内容就由 Pegasus 引擎提供。 这样看来,苹果内部的搜索引擎,从筹备开始算,至少也有快十年了。 在这十年里,苹果从谷歌那拿到的 “ 交友费 ” ,也从 2014 年的 10 亿美元,涨到了 2022 年的 200 亿美元。 难道说,这次苹果放出消息,真的是在 “ 敲打 ” 谷歌? 在差评君看来,或许苹果这次也有这个打算;但是看现状,它是真可能自己出来单干。 虽然说每年白捡 200 亿美元是很爽,谷歌也可能在未来给更多的钱,但放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一个自有搜索引擎对苹果生态的重要性,可能要远超过这笔 “ 交友费 ” 。 在过去,搜索引擎交给谁,对苹果生态来说,其实没什么意义。 一直以来,苹果控制生态的思路很简单:让用户在不同的苹果服务间流转的时候,不需要经过任何非苹果掌控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看,在 AI 时代前,搜索引擎并不是任何苹果服务之间的桥梁。 一般来说,每当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打算前往苹果控制之外的网页和服务。 比如在 Safari 的搜索框里搜 “ 疯狂星期四是什么梗 ” ,苹果总不可能为了让你留在苹果控制的生态里,亲自去做一个梗百科吧。。。 因此作为苹果生态的出口,搜索引擎交给谁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搜索引擎的 “ 用户体验 ” ( 以及 “ 交友费 ” )。 但是,在已经初露峥嵘的大模型时代,搜索引擎的地位,很明显的从 “ 生态的出口 ” ,提升到了 “ 大模型生态的中枢 ” 。 是这样的,按照现在的主流技术路线,大模型跟搜索引擎其实是互补的关系。 先不说有了公开的搜索引擎业务后,苹果就有正当理由让各家网站向它的爬虫敞开大门,收集苹果训练 AI 所需的资料。 即使单单从部署 AI 后的需求看,苹果也需要一个搜索引擎作为底层支持。 就像 ChatGPT 和 Copilot ( 原 New Bing ),背后使用相似的 AI ,但使用体验完全是两回事。 ChatGPT 如果不让它联网,只要问到截止日期之后的数据,大概率会开始胡言乱语,或者干脆就是不知道; 而 Copilot 能轻松的利用必应引擎的检索能力,给出一个沾边的答复。 同时,像天气、周围地点等贴近日常生活服务的能力,也是没法脱离在线信息的。 一个贴近用户的大模型,必须要一个搜索引擎来提供在线服务。 反过来说,大模型对于改善搜索引擎也有好处。 之前 New Bing 上线的时候,谷歌就如临大敌。 因为大模型实在是太懂人类了,如果只是想对一件事有个基本概念,只要问一句 New Bing ,它直接能把前因后果给你整理好。 这是传统搜索引擎做不到的。 很明显,在 AI 时代,搜索引擎不再只是一个 “ 生态的出口 ” ,开始转变成 “ 信息的基石 ” 。 苹果显然不是一家愿意把核心能力交给别人的公司。 连通信基带都要坚持自己设计的公司,怎么会放过大模型的数据来源?更别说,之前第三方搜索服务,已经给 Siri 带来不少尴尬了。。。 除此之外,苹果亲自掌握一个搜索引擎,还有利于实现他们的隐私承诺。 大家都知道,无论是谷歌还是必应,本质上都是靠各种服务收集用户数据,然后卖广告为生的广告商。 因为长期和 “ 隐私黑洞 ” 谷歌合作,外网上苹果一直被某些 “ 隐私卫士 ” 当成靶子打。 在未来的 AI 时代, “ 搜索 ” 这事,暴露的个人信息也会越来越多。 可能你与 Siri 的每一次对话,都会有部分内容被送到搜索引擎里去,为 Siri 的回复提供参考。 如果这个搜索引擎背后不是苹果,而是靠卖个性化广告为生的谷歌。。。 要知道,连美国司法部都怀疑谷歌是一种隐私威胁。 而刨去这两件事情不谈,只从赚钱这个角度来看,对于目前的苹果来说,做一个搜索引擎似乎也是稳赚不赔的。 从过去十年的经历就能看出,即使苹果早早公开为自己的搜索引擎做技术储备,甚至直接从谷歌挖人; 但由于苹果设备的庞大规模,谷歌仍然愿意 “ 忍辱负重 ” ,每年白送苹果几十上百亿的收入。。。 由此看来,苹果完全可能采取这样的策略: 在搜索引擎成熟之前,继续像过去一样,从谷歌那白捡好处;而搜索引擎成熟之后,那也没谷歌的事了。 毕竟,搜索引擎真就是个印钞机。。。 全球第六大搜索引擎,以保护隐私著称的 DuckDuckGo ,在不销售个性化广告的前提下( 保护隐私嘛 ),每年都能有上亿美元的广告营收。 要知道,它在全球只有 0.54% 的市场份额! 苹果要是搞个自有的搜索引擎,有分析师认为,每年可能会创造出与 Apple Watch 规模相当的收入来源。 而在去年, Apple Watch 可是卖掉了 5390 万块。 即使按最便宜的 Apple Watch 7 发售价 400 刀算,至少也是个 200 亿的收入。。。 如果这个估算靠谱,那苹果涉足搜索引擎,真就是个不太可能赔本的生意。 在差评君看来,苹果进一步入局搜索引擎,最有可能相关的因素就是想给自家的 AI 加 Buff 。 这和苹果一贯以来在 “ 创新 ” 方面的思路,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或许是 iPhone 和 iPad 的诞生太过震撼,让大家对苹果的 “ 创新 ” 有了些误解。 实际上苹果的创新,更多的表现在 “ 只有苹果能做 ” ,而不是 “ 敢为人先 ” ,去创造一些过去不存在的东西。 苹果自诞生以来,鼎鼎有名的产品线里,很多都不是开山之作。 本质上, iPod 不过是果味随身听、 Macbook 是果味笔记本、 Vision Pro 是果味混合现实( MR )头显。。。 1994 年的索尼 MZ-E2 随身听 甚至连苹果起家的 Apple II/Mac 产品线,也不过是乔布斯味个人电脑。。。 但苹果,就是有一种力量,能把他们和其他同类产品区分开来。 在 2012 年,库克就用 “Only Apple can do” ( 只有苹果能做 )为苹果的硬件、软件和云服务做了总结。 大模型也是一样。 “ 苹果大模型 ” 不在于 “ 大模型 ” ,而在于 “ 苹果味 ” ——只有苹果能制造的大模型体验。 苹果味一般会包含什么? 易用、便捷、省心、可靠。。。总而言之,就是让用户不会感到自己正在使用 “ 技术 ” 。 现在我们能接触到的大模型,大多只能当成加强版搜索引擎,或者是智能化废话生成器,而且都必须保持在线才能使用。 拿 “ 果味指数 ” 来打分,这种半成品的纯在线 AI ,只能算是不及格。 苹果的风格的大模型,会是什么样的呢? 库克已经给我们打了样, iOS 17 已经公开的 AI 智能更正和输入预测就是例子。 用户根本不会知道自己在用大模型,只会觉得, “ 苹果的输入预测真准 ” 。 结合苹果的风格和操作,我们大胆推测,苹果大模型下一步的发力方向,可能会是很多人忽视的系统级搜索, Spotlight 。 过去, Spotlight 主要以本地的搜索为主,只是会附带上一两条在线的搜索建议,整体作用有限,因此存在感不高。 但是,如果结合自有搜索引擎和大模型,把它变成一个一站式搜索中心呢? 在这个搜索中心里,只要输入关键词,用户不仅能获得传统的本地结果和搜索引擎的网络结果,还能立刻得到大模型对网络内容的总结。 考虑到苹果对整个生态的掌控力,苹果甚至可能可以要求小红书、微信、淘宝、地图等无法被传统搜索引擎检索的应用,对 Spotlight 开放搜索功能,让用户真正一站式的解决所有搜索问题。 千万别以为这是妄想。 就在几个月前,华为就已经敲开了小红书等一堆国产应用封闭的大门。。。 想想看,原先做旅游攻略,可能得要在传统搜索引擎、地图、小红书攻略之间反复横跳。 但如果苹果真的做成了这种级别的统一搜索,用户只要一个 Spotlight 或者 Siri ,一次直接解决所有搜索问题。 完美符合苹果的设计哲学! 不过,如此深入的整合,在技术上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在此基础上,苹果准备涉足大模型供应链的上游就很好理解了。 苹果如果真要做到这一点,那它还真得深入大模型的上游,在搜索引擎、训练数据库、算法模型等基础上亲自操刀,在系统、应用和硬件上深度优化,才有机会创造出真正 “ 苹果味 ” 的大模型。
L3自动驾驶政策靴子落地,智能汽车量产起航
文丨刘俊宏 智能汽车的新一轮浪潮要来了? 11月26日晚,华为与长安汽车于25日在深圳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经协商,华为拟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长安汽车及关联方将有意投资该公司,占股不超过40%。 这一步,被看作是华为车BU的独立往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此,有多家券商评论称“预计未来,会有更多车企选择华为的智能车技术”,华为将带动整个汽车圈智能化的加速渗透和升级。 华为能成立独立的汽车智能化公司,背后也是政策、行业都来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1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决定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 该《通知》中正式对L3/L4自动驾驶的准入规范进行了具体要求,并完善了相关规则。同时,也开启了对首批企业的遴选工作。这意味着,我国的高阶自动驾驶上路有了明确的政策支撑和责任界定。 本次《通知》最显著的影响,还得是责任划分清晰的L3级自动驾驶。 由于L3自动驾驶的功能本质(有条件自动驾驶)仍属于“人机共驾”的范畴。在驾驶员和智驾系统的共同、轮番担任驾驶主体的操作下,具体事故责任方一直难以界定。一直以来,L3级自动驾驶如同“天堑”一般让智驾厂商们不敢逾越半步。 而现在《通知》中有了清晰的责任划分后,为当下L2级别的智能车进阶到L3级自动驾驶扫清了障碍。一场技术实力定胜负的“勇敢者游戏”,正在等待着智驾厂商们加入。 新政策的出台,为等待已久的智能汽车产业拉开了量产的闸门。 从2022年开始,L2级别的自动驾驶就开始在乘用车上开始逐步落地,2023年又开启了城市NOA的元年。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智能驾驶方案也越来越成熟且更具性价比,在产业界已经形成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局面。 如今,政策“东风”一吹,智能汽车在2024年,眼见着即将爆发一次更大规模的量产潮。 就像用过智能手机后,就不会再用功能机。2024年,不仅将成为智能汽车和传统汽车的分水岭,整个自动驾驶产业链也或将走出寒冬,迎来一个真正的春天。 政策落地,L3启航 中国的智驾玩家早就想突破L2的限制了。 为了彰显智驾实力,有车企(供应商)创造了如L2+、L2.9、L2.99999等“新名词”。早在2021年,长城汽车在2021款WEY VV6上市时,就曾宣称车辆实现L2.9级自动驾驶水平。在这之后,是广汽埃安LX曾宣称搭载L2++级智能服务驾驶功能,华为宣称自家的ADS 2.0达到了L2.999……无限接近L3的高价智能驾驶水平。 事实上,按照全球最早自动驾驶等级划分(SAE标准),自动驾驶从L0到L5定义了6个等级,其中并未有任何关于“L2+级”的表述。“创造”新等级名词的背后原因,主要是因为L3级别的自动驾驶在法规上尚未完全界定。 对此,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曾解释称,“目前华为ADS 2.0 目前是 L2.9 且无限接近于 L3 的状态,目前国家关于 L3 的法规还在制定中”。 现在,根据《通知》及其附件的内容可以看到。在安全的大框架下,针对L3和L4级别的自动驾驶,有了明确准入要求,使用主体要求,上路通行要求,暂停与退出机制等规范。 首先,最受关注的是责任划分。《通知》没有简单把自动驾驶责任全部划给车企或自动驾驶公司承担,而是划分成制造方、自动驾驶技术开发方、车辆运营方和安全员的四方责任。 其中,在自动驾驶状态下发生事故时,责任首先由保险公司承担。超出保险责任,如果事故责任在智能网联汽车一方,由试点使用主体承担。生产企业、系统开发单位或基础设施提供方若有过错,使用主体可追偿。涉及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车辆在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未激活状态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则按照现行规定承担责任。 在此之上,若自动驾驶上路出现事故,《通知》还确保了技术安全隐患能够在第一时间确认证据,并推进整改。避免出现因个别车企刻意隐瞒事故资料,导致整个行业被不信任的事件。 例如,2023年10月美国公司Cruise发生一起无人车事故。本来是一个行人被其他汽车撞飞到Cruise无人车前,Cruise无人车碾压过后,短暂停了一会,随后又拖着走了好几米。但Cruise事后提交的视频刻意掩盖了拖着行人走的片段,直到车祸发生九天之后,美国加州车管局才获得了完整的事故视频。 而针对这种情况,根据《通知》,相关汽车责任主体必须要全方位地提供完整信息。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试点汽车生产企业和试点使用主体应当在事故发生后 2 小时内将事故发生前至少15 秒(或自动驾驶系统激活时刻,两者可取较晚时刻)和事故发生后至少5秒(或自动驾驶系统退出时刻,两者可取较早时刻)的视频信息上传至地方平台,并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 个工作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交事故自查报告和相关信息。 在责任划分之外,本次《通知》也在其他自动驾驶的使用环节提供了安全规范。 例如测试验证体系上,自动驾驶的汽车也要“考驾照”。智能网联汽车需要通过包括模拟仿真、封闭场地、实际道路测试,以及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测试的综合体系。这些测试旨在确保车辆在各种条件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验证自动驾驶系统的决策能力、安全操作、以及对网络和数据安全威胁的防护能力。 此外,或许是在看到了几个月前美国无人车在几次事故后,因退出和暂停机制不明确,导致整个硅谷无人车发展“停摆”的尴尬。《通知》明确规定了自动驾驶试点暂停和退出的机制。 当因自动驾驶系统原因发生3次需记3分以上的交通违法,或2起承担同等以上事故责任的交通事故的,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车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暂停使用自动驾驶系统。 总体来看,本次自动驾驶试点政策,要求行业玩家们“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而可以预见的是,以自动驾驶见长的车企、Tier1们将踊跃加入这场能够充分展示实力的考场。 所谓实践出真知,在L3自动驾驶试点的逐步推进下,眼见着L3.999或L4.9999即将成为下一个车企内卷的战场。伴随着大部分智能汽车品牌即将在2024年落实城市NOA功能后,或许城市NOA功能也将变得像今天的L2辅助驾驶一般稀松平常。 一场更高级别的智驾大战即将开场。 跨越量产,迈向智驾新阶段 在当下这场自动驾驶的升级大战中,量产能力是穿越L2到L3的“钥匙”。 在2022年11月工信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允许具备量产条件的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准入试点。现在,根据《通知》再度对量产能力的强调,代表着没有量产能力的玩家,连“入场券”都拿不到。 然而,量产的能力并不意味着“有就行”。还需要在玩家们在自动驾驶技术、量产落地速度和量产数量上取得优势。 在技术上,虽不同玩家在具体技术细节上有差异。但在技术大框架上,包括特斯拉在内,当前自动驾驶绝大部分玩家采用的是基于BEV+Transformer(BEVFormer)方案。而这也意味着,在同一个技术大框架下,各玩家达成相近的智驾能力,只是时间问题。 以城市NOA功能为例,在我们在今年8月的《自动驾驶攻城战,华为小鹏先亮剑》研究中看到,当前智能汽车品牌的具体落地布局不尽相同。但通过规划来看,2024年是智能汽车普遍落实城市NOA的时间。 信息统计于2023年8月 正如2023年初,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的预测,“2023年,智能驾驶下半场的竞争将进入加速期,高阶智能驾驶产品商业应用将迎来大规模落地”。智驾殊途同归的技术大框架加上明确普及的时间点,让“抢夺量产”落地成为了玩家们最急迫的课题。 而通过梳理华为、小鹏、毫末+长城三家智驾量产进度不错的玩家可以看到,泛化能力更强的技术和精简的硬件配置,是智驾走向大规模量产的关键。 在智驾技术的泛化上,通过对软件层面的加强,让智驾能够适应更多的道路状况,最终实现“一招鲜吃遍天”。 其中,华为主要采用的是GOD(通用障碍物识别)网络。基本原理是构建出车辆适合的空间特征,让车判断当前空间是否能过得去。以此来避免视觉识别要对道路所有可能出现的物体依次进行训练识别的繁琐。小鹏的方案,是不断提升基于BEVFormer框架下的智驾感知能力。当前XNet 2.0(小鹏感知架构)感知类型已经扩展至儿童、小动物、减速带、收费闸等11个大类。同时还能理解公交车道、可变车道,读懂包括ETC、人工车道、文字待行区、非机动车道等的文字内容。毫末是引入大模型来不断迭代智驾的能力。在借用生成式AI的能力下,毫末能够自动生成驾驶视频来进行模型的加强训练,让智驾的训练和迭代变成一台“永动机”。 在硬件配置上,通过对硬件传感器和算力的极限“压力测试”,让智驾能够在更少的硬件资源下实现更高的智能水平,实现交付更极致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在问界M5智驾版中,华为采用的智驾芯片(MDC610)方案,算力只有200TOPS。对比其他以智能化为主打的造车新势力,华为以不到一半的算力配置,实现了城市NOA的功能。 但硬件资源如此极限的配置,对应的高阶智驾解决方案成本能有多便宜?毫末的答案是低至3000元级起。 包含硬件价格在内,毫末针对高速无图NOH(等同领航辅助驾驶)场景的产品,3000元级起;满足城市全场景无图NOH的产品,只有8000元级的价格。顺着智驾降本的思路,小鹏也正在推出更具价格优势的高水平智驾汽车,攻入更重视性价比的15万价位区间(MONA和P5),向比亚迪、埃安、深蓝等整车厂发起智驾性价比层面的进攻。 可以看到,更成熟的智能驾驶方案,更具性价比的配置,是智能驾驶量产落地的产业关键。 量产之后的未来,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畅想道,“未来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下一个5年一定是属于全自动驾驶、属于智能汽车的全新时代”。而L3的能力,也将伴随智驾量产的优秀玩家们,成为新一轮智能汽车的营收入口。 当前,我国汽车高阶智驾功能的定价策略较为保守。以对标特斯拉FSD来对比,几乎所有自主品牌的高阶智驾定价水平低于特斯拉买断FSD的价格(6.4万)。 在L3自动驾驶下,根据《通知》要求,L3功能车辆的成本有所提升,例如需要搭配额外保险、智能网联检测认证、智能底盘的系统性备份等。来自成本的直接增加,L3或支持车企有更充分理由向消费者进行后向功能订阅收费。 此外,远期来看,随着L2级城市NOA在智驾各厂商的降本和量产下逐渐提升渗透率,智驾水平的趋同,难以支撑中高端智能汽车的差异化定位。 在L3自动驾驶推广之后,车企有望通过自动驾驶提升软件定价,转化成更多的收入,完成汽车智能化的商业闭环。从而,终结智能车时代,车企研发费用与科技公司“看齐”,但毛利率却向传统制造业“靠拢”的现象。
国产“库里南”坦克800有望2024年上市:搭载Hi4-T动力系统
原标题:国产“库里南”坦克800有望明年上市:搭载Hi4-T动力系统 快科技11月27日消息,据多家媒体报道,长城旗下的旗舰级SUV目前已经开发完成,新车将搭载坦克700同款的3.0T Hi4-T动力系统,2024年又有望上市。 此前,坦克800就已经在车展上公开亮相亮相过,但长城汽车一直没有官宣该车具体的信息。 从此前公布的谍照来看,坦克800的定位为全尺寸SUV,其外观的风格更偏向于商务和豪华,该车公开后,不少网友都称其为国产版的“劳斯莱斯库里南”。 外观方面,坦克800采用了复古的设计风格,前脸硕大的镀铬进气格栅和方形大灯,看上去霸气十足。 前中网采用了直瀑式的造型,与之前谍照中出现的横向设计有所不同,不知道在未来量产时是否会推出两种前脸设计。但大灯内部的日间行车灯样式也与此前的展车保持一致。 从侧面看,修长的车身搭配多辐式镀铬轮毂,豪华感大大提升,根据之前车展所公布的照片来看,除了D柱有所不同,其车身线条与库里南也极为相似。 动力方面,坦克800将搭载3.0T纵置六缸汽油发动机,匹配9HAT混动专用变速箱,加上P2电机可实现油电并联混动,油电均可直驱。 目前,长城坦克官方还暂未公布该车的具体信息,更多消息,我们将持续为您报道。
特斯拉在英国可能被“禁售”:只因宣传用语不合规
快科技11月27日消息,马斯克可能怎么也没想到,特斯拉或许在英国面临“禁售”的窘境。 据海外媒体报道,英国2024年有望出台《自动驾驶汽车法案》,要求未经批准的汽车制造商不能将车辆称为“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 基于该法案,特斯拉可能会面临在英国销售自动驾驶汽车的禁令。 英国方面之前曾表示,如“自行驾驶”、“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无人驾驶”和“自动车辆”等宣传话术需要监管,避免误导性营销。 限制汽车制造商如何描述自动驾驶系统是新制度生效的第一步,预计在2024年或2025年《自动驾驶汽车法案》成为正式法律后开始实施。 交通运输部发言人表示: “安全是自动驾驶法案的核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据法律委员会的建议引入新法规,禁止误导性的营销行为”、“这有助于保护消费者和公众,确保只有符合严格标准的车辆才能进行这样的推销。” 据悉,特斯拉的驾驶辅助大体可分为AP和FSD两种,AP也就是Autopilot(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拥有自适应巡航、跟车行驶和自动变道等功能,不符合该法案规定的“营销术语”。 而FSD也就是Full Self-Drive,虽然名为完全自动驾驶,但目前依旧需要司机对车辆进行监控,因此该功能可能达不到英国即将出台的严格标准。 当然,根据法案,只要经过该国批准,那么就可以正常售卖,至于如何通过,那就是特斯拉和马斯克的事情了。
马云又被骂了,只因预制菜离老百姓太近
马云退而不休,也极少抛头露面。 但仅凭媒体挖出的工商注册信息,就搅动了市场风云,也惹来新的一轮骂声。 关心粮食和蔬菜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司系统网站显示,11月22日,杭州马家厨房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根据企查查信息,马家厨房是马云实控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经营范围广泛,包括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货物进出口、食用农产品批发、日用品批发、酒店管理和技术服务等。 即便马家厨房没有对外透露更多业务规划、经营状况信息,但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一项,格外显眼。于是,外界臆测,该公司或将配套多地渔业养殖产业园,触角伸向食品深加工。更直白的是在高呼,马云要做预制菜了。 随即,这条信息被迅速传开,短时间内就点燃舆论和资本市场。据Choice数据,11月24日,A股预制菜概念49家公司中45家收涨,最高一支涨幅超过29%。不难判断,这又是一条被“蹭WiFi”的小作文,被刻意解读为“马云入局预制菜”,引起预制菜概念股异动,就像AI、特效药、中特估等概念一样,被有意带偏冲高,隔了韭菜再跳水。 不出所料,中新经纬报道,马云前助理陈伟在朋友圈称,“马家厨房肯定不做预制菜。”陈伟没有透露马家厨房的具体业务,但他明确称,吃是人间大道,不是投资赚大钱的赛道。正如有分析指出,马家厨房可能开展的业务一定与“吃”有关,其工商注册信息的范围大多与食品、技术相关,但未必有大的资本效应。 事实上,马家厨房注册信息里的“预包装食品”,与预制菜并不是一回事。都市快报提到,按照《食品安全法》的定义,预包装食品是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容器中的食品。比如方便面、巧克力等有包装的食品都叫预包装食品,对应的是散装食品。也就是说,即使只是把苹果、豆芽这种初级农产品按品质、重量标准化分装后按份售卖,也属于预包装食品。 这跟近两年火热的预制菜概念并不是一回事,后者目前甚至还没有国家的标准定义。马云终究“错付”了炒作者。 实际上,马云对大农业的关注从未减弱,包括农村变革、农产品生产销售等农业现代化发展领域。马家厨房也不是马云首次布局农业、食品生产加工产业。 公开信息显示,一直以来,阿里巴巴内部设有农村业办公室、数字农业事业部、数字乡村实验室等部门,负责落地探索马云和其他阿里高层对农业、农村的关注和投入。比如,盒马鲜生主导的盒马村等产地合作建设, 为国内多地农民带来了稳定采购订单;数字乡村计划则协助了不少农人通过直播带货打开销路、降低供应链成本。 2015年第五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上,马云提出:“袁隆平先生把亩产做到了一千斤,而互联网要把亩产做到一千美金。”后来,“亩产一千美金”成为阿里电商扶贫计划,袁隆平项目组也加入其中。新华网跟进报道称,该计划到2019年,落地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人口近1亿人。 2019年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之后,他也曾明确表示,未来的工作重心会投身于教育和农业。在这之后,马云开始在阿里巴巴体系之外,独立布局农业技术、食品加工公司。结合马云近些年所有公开的信息看,从阿里隐退之后,他几乎所有的动作都与都与农业、渔业、食品等行业有关。 2020年9月开始,他和团队先后投资成立多家公司,涉及水产养殖、渔业捕捞、餐饮管理、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等业务。比如,与马云关联的“一米八”系公司数量已达5家。值得一提的是,该系各个公司的法人、高管均是来自阿里系不同领域的高管。 马云还先后奔赴多所国外大学,交流和探讨农业、渔业、牧业等领域新技术。比如2023年5月,马云受聘日本东京大学客座教授,双方合作研究可持续农业和粮食生产领域的课题。 今年8月23日,在马云基金会举办的一次活动中,马云分享了自己从农业中获得的教育新感悟。他说,这几年,都在学习怎么做农业。无论是种草、种茶、种葡萄,还是养鱼、养牛、酿酒,“我发现农业做得好的地方不一定是资源很好的地方,而是往往有独特思考的地方,有想象力的人。” 11月22日,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首席人才官蒋芳在内网发帖,回应马云抛售巨额阿里股票的传闻。她提到,马云减持,是因为国内外投资农业科技和公益事业等需要资金。 预计未来,马云个人在农业技术及食品加工上的投入还将进一步扩大。如同中国企业家评价,四年过去,马云依然低调,但关心粮食和蔬菜,在商业动作上,越来越“具体”了。 马云为何不能做预制菜? 但马云的实际行动和回应,还是无法让所有人信服。在不少网友看来,马云不做预制菜,就像他说的“我对钱不感兴趣”一样,口嫌体直。2017年,马云在参加央视一档栏目时表示,“我对钱没有兴趣,现在我没有这个需求,我担心钱干什么?”撒贝宁站在旁边,憋笑出内伤。 尝试沿着这个思路回答:马云为什么不能做预制菜?不难发现,这个群体的逻辑大概就是:“都已经这么有钱了,是不是可以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比如其中直白的说法,马云应该格局大一点,别总盯着老百姓的钱包,多做食品安全,身体健康,环境保护,科技进步,改变人类命运的大事。 要么像马斯克一样,去探索未来;要么像任正非一样,去攻克突破某国给我们的枷锁,砸钱研发光刻机,研发高性能显卡,建设先进制程的芯片代工厂。 另外还有一股不小的声音,善于拉踩,将他和马斯克进行对比,称“二人同姓马,格局却不同”。马斯克“关注的是星辰大海,关注的是人类未来,不怕失败,不怕嘲笑,每一次的失败,其实是往成功之路上前进一步,总有那么一天,马斯克的梦想一飞冲天。”而马云“始终盯着利益,盯着老百姓的仨瓜俩枣,现在又搞了个马云厨房,盯上了预制菜,看来,又得把老百姓收割一把了。” 他们甚至还给出一个结论,就是互联网精英做的事,依旧复制他淘宝模式,绞杀传统赛道,先让夫妻老婆店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然后再收割中产,“一个仰望星空,一个紧盯利益!一个唯利是图,一个超然物外!一个为了人类福祉,一个为了个人名利!” 类似这般尖锐的骂声多了,马云也没有了“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的意气风发。只能妥协着说,“都难都难,都难,真的都难。我现在退休,我最大的挑战,我希望能够为沟通,为交流,为技术的发展,为年轻人的成长,在今天的形势下,看看有什么样的方法更有效。” 他或许真的怀念当初在杭州教书的快乐时光。此刻,马云要不要做预制菜已经显得没那么重要。但他还是紧急予以澄清,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与预制菜目前的发展境况有很大关系。 一方面,预制菜正迎来发展利好。“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被写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不少地方出台政策和标准,规范预制菜产业发展。据统计,2022 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 4196 亿元,预计 2026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头部企业的加入也带动产业链的迅速升温。格力、格兰仕等家电企业;京东、美团、盒马鲜生等互联网平台相继涌入。其中,盒马鲜生成立了预制菜部门,并在盒马APP上线“预制菜”频道。 另外一方面,围绕预制菜品安全、口味以及加工保存技术的争议始终不绝。今年以来,“预制菜进校园”、“6000元一桌的婚宴里七成竟是预制菜”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根本原因是预制菜行业标准不规范,进入门槛较低,导致行业小、散、乱等问题频出,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有专家指出,“目前超五成的预制菜依然进行速冻调制食品的行业标准”。多年来,预制菜行业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发展状态。消费者几乎被剥夺知情权,无从得知是不是吃到预制菜。有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日本预制菜的渗透率已达到60%以上,而我国仅为13%左右。 过去三年的局势变化,世界各国都意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当下的课题。预制菜可以减少食物浪费,一定程度上缓解粮食安全问题。根据官方数据,每年我国蔬菜、水果、水产品、粮食、肉类、奶类、蛋类七大类食物按重量加权平均损耗和浪费率合计22.7%,约4.6亿吨。 今年3月,早就表露对预制菜感兴趣的董明珠,在央视节目中直言,现在年轻人很少自己做饭,邮寄时效造成的食物保鲜问题以及外卖包装问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资源浪费。这些可以通过装备、软件设计能力和冷冻冷藏技术,实现从田间地头到家里的产业链。 马云被骂,只因预制菜离老百姓太近 从这个角度看,马云入局预制菜,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其重要性并不亚于造芯片,发射卫星。但马云还是被喷了,这与他上次被骂极为相似。 2020年,马云为阿里橙点公益奖录制了一段寄语,视频被发到B站,题目是《商业本身就是最大的公益》。但随后引来无数骂声,弹幕和评论区全部沦陷,阿里不得不把标题改为:用公益的心,商业的手段,科技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最后,阿里干脆把这个视频删了。 这些评论里,不乏“是人民养活了阿里巴巴,不是阿里巴巴养活了人民”、“吸血鬼不怕十字架,但是吸血鬼怕锤子和镰刀”、“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等高赞表述。 这和骂马云做预制菜“是收割老百姓”,可能是同一帮人。似乎,马云代表的群体已经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这种意识很可怕。 马云在视频的最后总结:“商业本身就是最大的公益,它创造价值,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让无数人就业,让无数人看到希望。无论是商业还是公益,我们今天所有的一切,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让无数人对工作和生活充满希望。” 客观上说,这个观点并没有什么不妥,也是一个事实。商业效率高或者说市场经济发达的地方,会更加的公平,让更多人分到发展的蛋糕。矛盾的产生,是因为蛋糕分配的不均匀,只有一小部分人吃到最大最甜的那块。 马云的困境也在于,他已经演变为一个符号,是时代的烙印。网友声讨他,也是在表达对他代表的群体的不满。在网友看来,马云以及他代表的群体,抓住时代机遇,站在风口起飞。如今,却反过来俯视人间。这种落差,给焦躁、内卷以及为生活奔波的年轻人,造成极大的心理不适。 孔子一针见血的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当分食不足,或者根本没有分到的群体越发壮大时,“马云”们说的任何正确的道理、灌下的鸡汤,都会成为被抨击的对象,时代已经变化。 所以,这顿骂,“马云”们逃不掉。并不是他们不去造光刻机,研发芯片,发射卫星,原因只有一个:预制菜距离老百姓太近,芯片、光刻机、卫星等硬科技离大多数普通人太远。 这也形成新问题,值得我们所有人反思:如果“马云”们不再说话,选择沉默以及真正潜行,就真的好么?
胰岛素之“死”
曾几何时,降糖药物是胰岛素的天下。 在2018年全球销售额TOP 100的头部药物中,共有15款降糖药物入围,而其中8款为胰岛素类药物。按销售额计算,当年胰岛素药物占全球头部降糖药物的49.5%。然而,随着GLP-1、SGLTE2、DPP-4等新式降糖药物的逐渐崛起,胰岛素药物在全球头部降糖药物的比重不断降低,至2022年已经仅为16.7%。 图:全球头部降糖药物格局,来源:锦缎研究院 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百年胰岛素的衰落?其背后又存在哪些启示?这两个问题将是本篇报告所谈论的重点。 01 当降糖不再是唯一目标 胰岛素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医学发现之一。 在探明胰岛素之前,人类对于糖尿病几乎没有办法,甚至弄不明白它的发病原理。直至1910年,英国科学家沙弗提出糖尿病人是由于缺乏胰腺在正常状态下分泌的一种物质所导致,这才揭开了胰岛素的神秘面纱。 1921年,加拿大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克·班廷与他的学生查尔斯·贝斯在前人理论基础上,向一只狗注射了8毫升的胰腺粗提取物,由此初步证明了胰岛素的有效性。次年,加拿大糖代谢领域的权威麦克劳德与生物化学家科利普找到了一种从胰腺中获得胰岛素的实用方法,并完成了医学史上首个糖尿病人的胰岛素疗法临床试验。自此之后,胰岛素便成为人类治疗糖尿病的唯一药物。 这一趋势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被打破。1956年,人类第一代非胰岛素降糖药物磺脲类药物走上历史舞台,口服降糖药物的问世使2型糖尿病从纯胰岛素治疗模式中解脱出来;一年之后,另外一款降糖药物二甲双胍也成功上市,由此开启了人类对于降糖药物新模式的摸索。 20世纪后期,降糖药物的研发达到高潮。首先是1986年,第一个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于瑞士上市,阿卡波糖也曾一度因其独特的机理而在国内获得巨大成功;而后在1998年和1999年,非磺酰脲类产品瑞格列奈与噻唑烷二酮类吡格列酮分别获批上市,至此降糖药物的种类已经增至6款。 尽管降糖药物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但胰岛素依然是当时最为成熟的品类。 进入21世纪后,新式降糖药物集中爆发,目前火爆的GLP-1、DDP-4和SGLT2类药物分别在2005年、2006年和2013年被研发出来,从而让2型糖尿病人的选择愈发丰富。 图:市场中主要降糖药分类,来源:中信证券 由于糖尿病人很容易出现其他并发症,与只能起到降糖效果的胰岛素相比,兼具减重、降压、降尿酸等功效的新型降糖药无疑更具优势,如GLP-1受体激动剂的减重适应症,SGLT2抑制剂的心衰适应症等。 之所以新型降糖药可以成功,正是满足了糖尿病患者降糖之外的需求,使得以一点点蚕食胰岛素的市场份额。 02 内卷之下的价格战 除新型降糖药异军突起的因素外,胰岛素行业内卷所带来的价格战也是逐渐衰落的重要原因。 胰岛素的内卷最早发生于国内。早在2021年的时候,我国就组织了针对胰岛素的专项集采。相关数据显示,集采之前的2020年,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胰岛素及其类似药销售额约270亿元,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三家外资企业市场份额合计超70%,国内企业中仅甘李药业市占率勉强突破10%。 这种竞争格局下,外企掌握了绝对话语权,国家出手集采也在意料之中。 那一次胰岛素集采中,专项集采数量对应金额约为170亿元,约占2020年胰岛素市场的三分之二,按照集采前价格计算,集采可为国家医保节省约90亿元。最终,胰岛素专项集采中选产品平均降幅高达45%。 胰岛素集采过后,市场格局发生剧变,进而加速实现国产替代。虽然短期内对参与企业的经营造成较大影响,但随着“以量补价”效应逐渐显现之后,海外药企因利润空间降低,市场份额逐渐缩减,国产胰岛素企业业绩或将触底反弹。 失去胰岛素市场这块大蛋糕后,胰岛素“三巨头”礼来、诺和诺德、赛诺菲只得将更多注意力放到美国市场,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美国也会“集采”。 2022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要求医疗保险部分覆盖患者的胰岛素自付费用上限为每月35美元,自2023年1月1日起生效。为了保住自身的市场份额,礼来、诺和诺德和赛诺菲相继主动“断崖式”降价。 具体来看,礼来的赖脯胰岛素注射液Humalog和二代人胰岛素Humulin均降价70%;诺和诺德不同品种胰岛素降价幅度在65%-75%之间;赛诺菲将其在美国广泛使用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Lantus的标价下调78%。 如此大幅的降价幅度,惨烈度甚至远超国内市场。 一直以来,美国市场都是胰岛素避风港。自1996年以来,美国市场上的胰岛素的价格上涨超过十倍,胰岛素“三巨头”也在这一过程中赚得盆满钵满。而经此一役后,各家胰岛素“断崖式”降价,仅美国市场就将蒸发近百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03 遭遇技术瓶颈 不少人都将胰岛素“断崖式”降价归结为政策驱动的产业内卷。然而,政策因素外,胰岛素产品本身遭遇技术瓶颈也是核心原因之一。 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发展中,胰岛素共实现了三次技术迭代,而正是这一次次技术跃迁,造就了胰岛素的百年辉煌。 图:胰岛素迭代历史,来源:东兴证券 20世纪80年代之前,所有胰岛素制剂均来源于动物,先是猪胰岛素,随后是牛胰岛素。尽管胰岛素治疗有所提升,但动物源性药物的免疫原性却是一个无法规避的问题,同时由于必须从动物提取,因此生产效率低下,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不同于第一代胰岛素的动物源属性,第二代重组人胰岛素利用基因工程合成,其氨基端序列与人胰岛素成分完全相同。1983年,基因泰克联合礼来推出了首款重组DNA人胰岛素;而诺和诺德的第二代胰岛素则在1991年获批上市。尽管解决了免疫原性问题,但这些胰岛素仍是锌制剂,其药代动力学特征比生理胰岛素慢,这仍是一个不完美的解决方案。 随后多年中,人类再次利用基因工程对技术对人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及结构进行了局部修饰,并由此研发出了第三代胰岛素产品——人胰岛素类似物。与第二代胰岛素相比,第三代胰岛素符合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曲线,能模拟人体分泌胰岛素,让全天空腹血糖更加平稳。 根据作用时间,人胰岛素类似物可分为速效(超短效)、长效以及预混。 第一个速效胰岛素赖脯胰岛素于1996年上市,2000年和2004年,门冬胰岛素与谷赖胰岛素先后问世。几乎在同一时期,专家通过延长六聚体的解离时间,或是单体进入血液后增加与白蛋白的结合,从而缓慢地进行降糖作用,由此研发出长效胰岛素产品。第一个每日一次的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于2000年获批,地特胰岛素于2005年获批。 图:胰岛素产品分类,来源:头豹研究院 尽管经历两次迭代后,第三代胰岛素产品已经能够基本解决糖尿病人的实际需求,但业界还是为了更长效的降糖时效而努力。2012年上市的德谷胰岛素为第四代胰岛素,是一款超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降糖持续时间超过42小时。 历数四代胰岛素产品,从短效到超长效,它已经完美解决了人类降糖需求,这也导致各巨头均将迭代方向延伸至提供患者依从性上,然而结果却并不美好。 吸入式胰岛素曾被认为是取代胰岛素注射的主要研发方向。全球第一款吸入式胰岛素产品Exubera于2006年获FDA批准上市,但该产品的生物利用度仅相当于注射胰岛素的10%,吸入剂量和效率难以精准控制,并有导致肺癌的风险报告。最终其销量远不及预期,上市仅一年便终止销售。而另一款由Mannkind研发的Afrezza仍在艰难地推广。 口服给药是胰岛素研发的长期追求,自从胰岛素问世以来研发人员始终在探索能够实现口服给药的方法。但百年来阻碍口服胰岛素的两大难关仍未被征服:生物利用度较低与药效学个体化差异较大。诺和诺德曾于2012年宣布将投资近40亿美元研发口服胰岛素,但很快就于2016年宣布终止该项目的研究。 在如此多的研发无果后,胰岛素无疑陷入“注射困局”。 04 告别胰岛素时代 美国胰岛素市场遭遇变故之后,恐怕各大药企对胰岛素的研发动力已经所剩无几。 诺和诺德2023年半年报中,只有设计为每周用药1次的周制剂胰岛素类似物Icodec的研发管线和在Icodec的基础上开发了胰岛素复方周制剂Icosema(Icodec+司美格鲁肽)的III期临床,除此之外,再无胰岛素相关研发。 另一家胰岛素巨头礼来的研发管线中,也仅有一款LY3209590为胰岛素相关产品,这是一款每周一次的基础胰岛素-Fc融合蛋白,由一个工程化的单链胰岛素类似物融合到IgG Fc区域,以达到长效目的,目前正在同步开展5项III期临床。 作为全球胰岛素生产企业三巨头之一的赛诺菲,更是在2019年宣布停止糖尿病领域的研发以集中资源发展管线中的优势产品,这无疑是处于阴霾中的胰岛素研发的一个缩影。 国内方面,依然还是以填补技术空白为主。通化东宝布局了三代、四代胰岛素的研发项目,包括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德谷胰岛素等;甘李药业布局了四代胰岛素GZR4和新型预混双胰岛素复方制剂GZR101。 然而,与胰岛素研发相比,国内胰岛素“双雄”对GLP-1似乎更感兴趣。通化东宝GLP-1相关研发达到6项,甘李药业也在重点推进一款GLP-1周制剂GZR18。 不可否认,胰岛素的出现曾经成为人类的救命稻草。可随着人类在降糖领域的不断拓局,功能单一的胰岛素药物无疑优势不再,甚至有市场份额进一步降低的风险。 放眼未来,胰岛素将从“创新药”逻辑,逐渐切换为“仿制药”逻辑,虽然其依然是降糖药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技术含金量则在持续降低。尤其是失去赚钱效应后,关于胰岛素的技术研发或将难以再更进一步。(作者:黄仲平 医曜 )
加拿大海滩惊现穿鞋断肢 警方无奈:这是第16只了
2023年7月27日,据媒体报道,在维多利亚的冈萨雷斯海滩上发现了一个穿着鞋的断肢。 断肢由一个住在附近的男子发现的,当时他正在海边散步,发现后,他立即向当地警方报告了此事,警方也介入调查了。 断肢的出现,给这片区域造成不小的轰动,周边居民谈起这个事情还是心有余悸。 一名叫朱莉的女士觉得自己很庆幸,因为他们一家几乎每天这个时间都会在海滩上散步,因为各种原因,就那天没有去,恰巧避开了,否则看到如此血腥的场面,想想都觉得可怕。 然而,更多的人则担心这个区域可能隐藏着连环杀手,或者某个暴力组织,怀疑这些人经常用这种方式处理尸体。 因为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现断脚了。最近发现的这只,是冲上BC 省(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海岸线上的第16只。 海滩上穿着运动鞋的脚 在过去15年里,BC 省已经发现了16只断脚(包括最近发现的这只),为此,警方还给这些断脚画了一张地图。 第一只断脚出现在2007年,至此之后,几乎每年都会发现,而且出现在不同的海岸线上,时间和地点都不一样。 最初警方也很疑惑,尤其是在2007年8月20日刚发现的时候,当时发现的是一只男子的右脚,脚上穿着12码的阿迪达斯运动鞋。 诡异的是,时隔6天,也就是8月26日,在其它海滩上又发现了一只穿着同样大小运动鞋的男性断肢。 更离奇的是,这两只脚不是同一个人的,两只脚都是右脚,一个穿阿迪达斯,另一个穿的是Reebok,事后根据DNA分析,穿阿迪达斯的脚属于四年前失踪的一名男子。 难道是连环作案? 让警方更不解的是,随后发现的断肢各不相同,有的只有脚踝,有的还连着腿骨。 但是,这些断肢都穿着运动鞋,鞋的种类也很多,有阿迪达斯、耐克、Reebok、New Balance等。 “这些断肢来自哪里,又为什么会频频冲到这边的海岸?难道附近真的有犯罪组织在处理尸体?” 按照正常情况来看,如果来海边玩耍,都会穿拖鞋,或者沙滩鞋,但肯定不是运动鞋,这意味着这些人可能不是来海滩玩的。 与此同时,警方还透露,在这之前发现的15只断脚,均与1985 年至 2018 年间失踪的人有关。 “穿运动鞋”、“不是来海滩玩的”、“失踪人口”,这些线索似乎都在指向“恶意谋杀”,而且凶手似乎有自己的喜好,专挑穿运动鞋的人下手。 断肢怎么来的? 想要破案,首先要了解,断肢来自哪里。 根据多年的调查,警方表示这些断肢是海上的尸体被分解后漂过来的。 这个说法得到了西蒙菲莎大学的法医科学家盖尔·安德森的支持,他曾用猪代替尸体,模拟了遗体在水里的过程。 人死后,遗体在海洋中只有2种情况,要么漂浮要么下沉。 如果身体内积攒了很多气体,例如微生物分解在遗体内产生气体,那么起初遗体是会漂浮的,过一段时间后,由于遗体腐烂加剧,导致气体溢出,遗体也会再次下沉。 从科学角度来分析,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例如身体面部向下),遗体才会漂浮,大多数情况下,遗体肯定会下沉。 下沉的遗体,自然而然就会变成海洋生物的食物,龙虾螃蟹一类的生物,很快会将遗体柔软部分吃掉,只留下坚硬的骨骼。 遗骸也会在它们的进食过程中被“肢解”。在安德森的实验中,一头猪大约4天就会被吃成“一副白骨”。 此时,穿着的运动鞋变得至关重要。 鞋子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让脚避免被啃食,同时由于鞋子的材质,尤其是运动鞋,比较轻,一旦失去遗体的“牵连”,鞋子就连同断肢一起浮上水面,最终被冲上海岸。 那为什么断肢总会被吹到BC 省的海岸? 这其实和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 事实上不仅仅是BC 省,美国也经常发现断脚,加拿大16个,美国7个,这些断肢几乎都在萨利希海沿岸发现。 萨利希海同时接壤加拿大和美国,属于太平洋海的边缘海。 从地图上来看,这片海域就像个天然的陷阱,再加上这里盛行西风。这意味着,漂浮物一旦被风吹进来,就很难再出去。 最后 断脚来自海上的尸体,那么这些尸体又是怎么来的呢? 关于尸体的来源,网上的流传就没有停止过,各种猜测漫天飞,例如连环杀手、人口贩子、犯罪组织、飞机失事等等。 起初,警方也会这么认为,但是调查了类似十几个案子后,就会发现,这些人死亡的原因没有想象中这么复杂,或是意外死亡,或是自杀掉入海里。 至少前面15个是这样的,死者之中,有抑郁症患者,也有跳桥自杀的,有的还是失踪的渔民,警方没有在他们身上发现可疑之处。 这些人死亡后,因为各种巧合,断脚漂浮到了海岸上。 目前,新发现的断肢还在调查之中,但警方并未将其定义为谋杀案件。因为按照过往经验来看,这次发现的断肢大面积和谋杀是没有关系的。 然而,很多人自始至终并不相信这个说法,他们坚信,这些人中有的是被谋杀的,而犯罪之人正是利用这个方法来处理尸体,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完美无瑕的尸体处理方案。 责任编辑:上方文Q
解决中年人的“秃头焦虑”,科学家利用3D打印制造出人造毛囊
作者:SF 脱发困扰了很多人。每次洗头、每天早晨睡醒,看着一把一把脱落的头发,再看看自己日益升高的发际线,很多人可能都有了“秃头焦虑”。为此,人们尝试各种方法治疗脱发,比如涂抹生发剂、食用有助于生发的食物,甚至是植发。但这些方法多数都收效甚微。近期,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战胜脱发的新方法 —— 利用 3D 打印让人们摆脱“秃头焦虑”。 脱发可能是由遗传因素、激素变化、健康状况等引起的,也可能是正常衰老的结果,尤其在男性中更为常见。而头部皮肤中的毛囊则是治疗脱发的关键。 3D 打印战胜脱发 2023 年 10 月,一篇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中的论文指出,利用 3D 打印技术可以打印出人造毛囊,有望治疗脱发症状。 这项研究是由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在实验室中开展的。团队中的科学家首先让皮肤和毛囊细胞进行分裂和增殖,以获取足够打印“材料”。接下来,科学家再加入蛋白质和其他材料,制成“生物墨水”。利用这些生物墨水,3D 打印机会一层层地构建皮肤,同时制造出生长毛发细胞的通道。逐渐地,打印出真实皮肤中的毛囊结构。 多能蛋白聚糖(Versican)和碱性磷酸酶(ALP)与真皮中毛囊的再生有关。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在毛囊的底部检测到了多能蛋白聚糖和 ALP,这证明了这种 3D 打印的皮肤组织能够生成具有正常功能毛囊。 目前,科学家只是利用 3D 打印技术制造出了人造毛囊,而且可以实现批量生产。但是,现阶段,这些组织只能存活 2~3 周,还不足以长出完全成熟的毛干。如果想要利用 3D 打印的毛囊治疗脱发的症状,科学家还需开展更多的研究。 3D 打印其他人体器官 除了 3D 打印毛囊缓解“秃头焦虑”,科学家还想到了利用 3D 打印人体器官用于器官移植,治疗器官衰竭晚期患者或是严重器官病变的方案。很多科学家都认为,3D 打印的方案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 这一方案将突破现今器官移植所面临的全部障碍。 近年,一些易于制备的人体组织已经被打印出来。2022 年,美国 3DBio Therapeutics 公司提取并扩增了耳部畸形患者的软骨细胞。以这些细胞为基础,制成了生物墨水混合,利用 3D 生物打印机制作出具有健康人耳形态的植入物,并成功完成了移植。 2023 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一家美国初创公司的科学家首次利用全新的激光扫描技术,打印出了由不同聚合物为材料制成的带有骨骼、韧带和肌腱的“人手”。 科学家用 3D 打印制造出的有骨骼、韧带、肌腱的“人手”。(图片来源:Buchner et al.,2023) 但是,利用 3D 打印人体器官也不是尽善尽美的。除了在打印过程中可能造成器官损伤,3D 打印人体器官还容易受重力的影响。为此,有科学家提出,可以在近地轨道的微重力环境进行打印。2023 年,美国 Redwire Space 公司在国际空间站,利用 3D 生物制造设施,打印了人体膝关节半月板,并把它带回地球进行了移植试验。 伦斯勒大学的化学和生物工程学副教授潘卡吉・卡兰德(Pankaj Karande)博士表示,这项新技术在再生医学和药物测试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尽管制作出能够长出头发的人造皮肤移植物还需几年时间。 参考文献: Incorporation of hair follicles in 3D bioprinted models of human skin | Science Advances s41586-023-06684-3.pdf (nature.com)
出生时 妈妈在我身体里植入了芯片:该怎么办
近日,一位只有17岁的年轻人在网上求助,她说自己还是婴儿的时候,她的母亲给她身体里植入一个宠物微芯片,她很苦恼,觉得妈妈侵犯了自己的权益。 据她描述,这种芯片是宠物中常用的,通过扫描可以读取到储存在数据库里的信息,一般包括宠物主人电话和名字。 这枚微芯片被嵌在肩胛骨的皮肤下,由于体积非常小,并不能提供定位服务。 她本人没有扫描过,但她表示芯片里的信息只包括她的名字和父母名字。 她也曾质疑过,但妈妈则表示,植入芯片是怕孩子不小心走丢,若孩子太小不能说话,那么就可以通过芯片来找到父母。 但事实上,这个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因为一般人绝对不会想到婴儿体内会有宠物一样的芯片。 更极端一点,这种芯片本身就不安全,极有可能被不法之人利用,泄露孩子的隐私。 这位妈妈的做法,在网络上褒贬不一。有人指责,也有人赞同。 该不该给孩子植入芯片,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早在2021年,网络上就曾调研过,愿意给孩子植入宠物芯片的人数并不罕见,大约有20%的妈妈愿意这么做。 但更多的妈妈则表示,只有提供定位功能,才会考虑。 确实,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佩戴式的GPS定位装置,定位准,但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丢失。 如果有一种创伤面积极小,但又能提供准确位置的内嵌式装置,相信拐卖事件会少很多。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装置,你会让孩子植入芯片吗? 责任编辑:上方文Q
当一个孩子沉迷网络
孩子整天都在刷手机,这到底是怎么了? 近一年里,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医学部王莎莎经常听到这样的问题。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医生,她感受到,2020年疫情后,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骤增,反映在医院的家庭育儿门诊、心理专科门诊中,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来看抑郁、焦虑等问题,更严重一点的孩子还有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类疾病。而在这些孩子里,过度沉迷使用电子产品的现象十分显著。 根据这些观察,王莎莎去查相关文献,发现教育部在2021 年发布过一个数据,在近1.1万名参与调查的家长中,超过三成认为孩子有手机依赖表现,经常下意识找手机,无法连接网络时会焦虑,手机不在身边会感到恐慌。 而另一组数据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后,我国部分地区12-18岁青少年网络沉迷的检出率达到了10%。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青少年在家上网课,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和时间增加,他们有了更多机会看电子小说,刷视频,打游戏,逐渐达到了沉迷上瘾的程度。 像是海底下的冰山,随着疫情退去,网络沉迷的孩子慢慢浮现出来,引发的一些现状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2022年11月,上海儿童医院决定单独成立一个网络沉迷门诊,王莎莎是这个门诊的主要医生。 门诊成立后,王莎莎经常能接触到网络沉迷的孩子,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手机下载了200多款游戏,不愿意去上幼儿园。还有一个9岁的孩子,经常感到不开心,自己在手机上做心理问诊,问吃什么药能好。经过这些和孩子的交流,王莎莎看到,网络沉迷背后,是孩子复杂的生存处境——不可承受的学业压力,在现实生活中没法维持良好的社交关系,遭遇孤立和校园霸凌,以及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尤其亲子之间的冲突和拉锯,往往让孩子的状况变得更糟。 当这些孩子走进诊室,给王莎莎的感觉是麻木的、迷茫的。「孩子越来越痛苦了。」他们在很早的年龄就开始承受压力,经常感觉自己走到了悬崖边,不知道还能往哪里去,甚至过早叩问存在的意义。在悬而未解的问题面前,孩子得不到答案,就把自己投入到虚拟的网络世界,「背后隐含的是他们对于现实的一种逃避式的抗争。」 这意味着,孩子所谓的「网络沉迷」,不是一个一蹴而就能够解决的问题。但王莎莎提示,没有一个孩子愿意一直躲避在网络世界中,只不过他们感到距离有秩序的生活越来越远,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自己重新管理起来。这时,如果父母能给孩子托底,成为他们的一个支点,「孩子获得了支持,重新走出去的力量也是无可比拟的。」 以下是王莎莎的自述—— 文| 程静之 编辑| 槐杨 图|(除特殊标注外)受访者提供 1 那个13岁的孩子第一次进到诊室,眼神无光,脸上也没什么表情,看起来非常萎靡,显然很长时间没有好好睡觉了。 因为严重网络沉迷,孩子已经休学,在家里持续打了一个月游戏,一天要玩将近20个小时,作息完全紊乱了。和他一起出现的父母显得非常无措。有一次,他们实在看不下去,就没收了孩子的手机,把家里的网络也断了,孩子突然情绪崩溃,抢过手机,直接从阳台扔了下去,接着开始砸电视,还和父母大打出手,把家里弄得一片狼藉。父母不知道怎么处理,最后只好打110报警。 暴力行为不止发生在家里。休学之前,孩子在学校社交上也出了问题,最近一次的起因是几名同学给他起绰号,他不知道怎么用言语沟通,直接和对方发生肢体对抗,使得同学对他纷纷远离。再往前推移,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不合群,每次发生冲突,家长就给孩子换学校,小学还没毕业就已经换了三所。 但不管孩子做错了什么,家长从来没有跟孩子一起坐下来谈谈心,妈妈的办法就是躲避、压制,爸爸只会失控地发脾气。等到孩子严重网络沉迷,家长还是没有探究原因,而是单纯戒断网络,曾把孩子送到一家全封闭式的拳击训练营,了解到我们医院开设专门的门诊之后,又陪着孩子一起来了诊室。 最近一年里,诊室里出现过不少类似这样的孩子。为了判断网络沉迷的程度,除了面诊访谈外,我们还会让孩子填写一些心理测验量表。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份设置了13个问题,分成三个不同维度,一是看孩子与网络分离是否会出现沮丧、暴躁等戒断症状,二是孩子是否总是需要更多时间上网才能得到满足,三是网络是否造成孩子睡眠紊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身心影响。 这些问题的回答会被折算成分数,如果总分在75~95之间,孩子可能存在轻度到中度的网络沉迷。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已经释放出一些明显信号:比如对很多事情提不起兴趣,但看到电脑、手机会眼睛发光;遏制不住强迫性的上网冲动,专注于打游戏、聊天或者看视频,而且时间越来越长;不愿意处理更紧迫的事情,比如作业拖延到深夜十一二点,早晨起不来,上课精神萎靡,成绩突然下降。 如果测量的分数高于95分,网络沉迷可能就达到了重度。这部分孩子已经难以从网络中脱身,一旦上网行为被制止,他们会发怒,甚至出现攻击、自虐行为。他们还会表现出对人漠不关心,排斥社交,甚至不上学,也不出门,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一天大概有16~20个小时投入在网络世界。 记得一位家长曾经向我描述,他一天到晚几乎看不到孩子——白天睡觉,等晚上一家人都睡了,孩子才像个夜猫子一样,出来吃一顿饭,饮食和睡眠变得一团糟。 图源视觉中国 等孩子到了这一步,亲子冲突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家长很容易感到恐慌、不知所措,之后就采取粗暴的方式进行压制,没收孩子手机,断网,在孩子房间里装监控。有的父母甚至把网络问题上升到对孩子整个的否定,说他这辈子都会因此毁了。孩子听到这种指责,更不愿意跟父母沟通,也不愿意在一张餐桌上吃饭,关系就变得越来越坏。 我曾遇到亲子关系最破碎的一个家庭,孩子14岁,妈妈也是把她的手机抢夺过来,一个月不准她再碰。从那之后,孩子就把自己关到房间里,跟妈妈完全不交流。后来,妈妈把手机还给她,孩子还是不愿意说话,就在微信上发最简单的消息。比如妈妈问,「起床吃饭吗?」她就回答,「吃。」「不吃。」非常冷漠的几个字。 这样持续了快两个月,孩子可能也感到困扰,有一天主动发信息跟妈妈说,要去看心理医生。她们从江苏某地特地赶来上海,但是到了门诊,孩子全程低着头,问她问题也始终不回应,就盯着一个地方发呆,仿佛一块冰,精神抽离了现实世界。 冲突在一些家庭里是更为剧烈的。不少孩子跟家长对打,以至于家长出现在诊室时,身上还带着明显的伤痕。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手臂淤青的妈妈,孩子只有8岁多,因为制止他打游戏,孩子对她使劲踢打,爸爸不在家,上了年纪的外公外婆也制止不住,最后,妈妈只好带着伤「离家出走」,在宾馆躲过了那一晚。 除了在门诊上看到的,媒体也总是报道,比如小学生因为打赏游戏主播,花光环卫工母亲4万元积蓄;14 岁少年沉迷手游,因为被父亲训,就报警抓父亲;一名12岁的学生沉迷游戏充值万元,被父亲批评后,从11楼跳下……你能感受到,网络沉迷的孩子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我们平时可能不是特别关注,但沉迷引发的一些现状,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变成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在我们参考的美国2015年版《精神障碍与诊断手册》中,网络成瘾已经被列为一种精神类疾病。临床上,网络问题往往不是单独存在,孩子还伴随着抑郁、双向情感障碍,更严重一点的还有精神分裂。面对这些孩子,父母如果处理不好,一味戒断网络,只会导致冲突升级,不仅没有改善局面,反而会让孩子演变成休学、盗刷父母银行卡,甚至自伤自残,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 王莎莎在门诊 2 孩子第一次来到门诊,基本都是被动的,他们会表现得不耐烦,不信任医生,话语平淡,好像讲述的事情跟自己毫不相关。 但等孩子打开心扉之后,就会发现网络沉迷只是表象,孩子内心充满痛苦、迷茫。他们在很小的年龄就开始承受压力,经常感觉自己走到了悬崖边,不知道还能往哪里去,甚至过早叩问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在悬而未解的问题面前,孩子得不到答案,于是把自己投入到虚拟的网络世界,背后隐含的是他们对于现实的一种逃避式的抗争。 最常见的压力来源就是学业,特别是「中考五五分流」的提法出现后,孩子上小学时就被要求努力。印象最深的是一个11岁的孩子,来到门诊,戴着个眼镜,讲到学业负担,她肢体会控制不住地抖动,说不了几句话,就要停下来叹一口气。这个孩子说班上的同学都很卷,作业写到晚上11点,但因为存在注意力缺陷,她做作业很慢,熬到12点还是写不完,在学校经常被老师点名批评惩罚,在办公室补作业。 之后,哪怕老师批评的是别人,这个孩子都会感到胸闷心慌,写不完作业会打自己,凌晨2点还难以入睡,有时候被父亲批评,还会想从阳台跳下去。因为重度焦虑,这个孩子最后只好休学在家,为了让自己放松,开始问奶奶要手机,欺骗说上网课,其实是沉迷于刷短视频。 还有很多孩子沉迷网络,源于在现实生活中没法维持一个良好的社交关系,甚至遭遇到社交孤立和校园霸凌,才把注意力转移到电子产品上。 比如门诊还遇到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手机里下载了500多款游戏,背后的原因是,孩子在学校不知道怎么跟小朋友沟通,同伴关系不好,又比较调皮,本来坐在第一排,但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认为影响课堂效率,把他调到了最后一排。那个孩子的个头并不高,就感觉受到了集体的孤立,只好通过打不同的通关游戏,宣泄郁闷的情绪。 还有一个上初三的孩子哭着对我说,自己性格内向,看着所有人聊得很开心,但她就是插不进去话,只能往一边缩。从六年级到八年级,她只交到一个朋友,但是后来,班级里一个人缘好的女生开始带头孤立她,把她唯一的朋友也拉拢了过去。她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就把自己投身在游戏里,慢慢打出一点成绩,还赢得了几个以她为中心的追随者。在虚拟世界里,孩子终于成为了一个带领者,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那一个」。 被孤立和霸凌的大多是上初中的女生,她们出现在诊室,有一个共性是,性格内向,说话声音小到听不清,显得很不自信。这些女孩融入不了集体,被同学说成「装」,「假清高」,她们因此逐渐陷入抑郁,沉迷网络也表现出特性——不是打游戏,而是试图寻找和自己一样的群体,有的互相依偎取暖,有的分享一些自伤经验。我记得一个女孩进入到「自杀群」,被网络监管到,警察及时告知父母制止,父母才带着孩子来到我们门诊。 其实,好的家庭、学校教育可以提前规避这些问题。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如果孩子偏内向,就可以对TA进行社交引导和训练,教TA如何在一个合适的时机跟别人开启对话。而在学校,孩子作业没做完,老师想要起警示作用,但也要顾及孩子的自尊心是否受打压。 除了孩子之外,我们在临床上还发现,很多网络沉迷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电子产品使用过多的父母,甚至有的父母,自己从十几岁就痴迷打游戏、刷视频,工作后电子产品更变成一种娱乐方式。所以当这样的父母管孩子时,孩子就很不服气。等孩子对电子产品不可控制,父母才意识到对孩子的影响如此之深。 有些爸爸不仅容易忽视孩子的网络问题,而且在教育里也是缺失的。记得一个让我挺惊讶的孩子说,自己家住的是别墅,她在三楼,爸爸在二楼,平时对她的关心只限于学习,比如考试满意还是不满意,评判只有肯定和否定,没有更多的深入交流。爸爸提供的和孩子的需求也是错位的,比如把孩子的房间装饰成粉色,但她其实并不喜欢粉色,以至于孩子评价爸爸,「最熟悉的陌生人」,给爸爸打分只有40分。 其实,这一代父母都是80、90后,他们也是在心理被忽视中成长起来,等到自己当了家长,都挺重视孩子的身体和学业,但又再次忽视心理问题。 从这一点上看,外地来门诊的儿童表现更加明显,他们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在一线城市打工,自己在老家上学,平时由老人带着,每周和父母视频一次,经常感到孤独,就从网络上寻求温暖。 最为典型的是一个从湖南来的孩子,只有9岁,妈妈在他五六岁就出去打工了,过生日也不会出现,孩子过度思念妈妈,开始动不动就腹痛,不想去上学,沉迷于手机,妈妈带来我们医院检查,发现孩子主要是焦虑引起的躯体症状,他沉迷手机,其实很少打游戏,而是看妈妈所有社交媒体的动态。 遇到类似这种情况,我们一般就跟父母说,给孩子多一些陪伴,要比带他们去各种医院检查要强得多。其实,现在的孩子物质上都能得到满足了,但精神是匮乏的,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补足,家长再怎么求助心理医生,孩子也很难有本质的变化。 从心理上看,孩子之所以容易沉迷游戏,是因为游戏能给到TA及时的认可和奖励,闯关之后,立马会出现一个喝彩或者鼓掌的声音。这种及时的满足非常重要,家长要学会给孩子认可,不要只关注TA在网络上用了多长时间,而要看到今天关掉电视、归还手机时,已经比昨天取得微小的进步。 王莎莎和孩子们在做沙盘游戏 3 大概在三四年前,我做过一个关于电子产品暴露与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关系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发育正常孩子来说,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花更少的时间在真实社交上,而是经常和一个没有生命的电子产品相处,以至于给他们的发育造成隐患。 今年9月份开学后,很多三四岁上幼儿园小小班的孩子,因为不说话来看心理门诊,他们在家里表现一切正常,但到了陌生环境,就会出现「选择性缄默」。倒回去看,这些孩子有一个特别大的共性,就是出生于2019到2020年之间,恰好伴随着疫情成长,封控导致他们外出机会变少,社交几乎发生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因此早早就出现了社交恐惧症。 放眼更广阔的群体,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手机已经侵入了我们的生活,导致工作、学习的界限感几乎没有了。现在很多家长回家也要处理工作,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手机就充当了半个精神保姆。而在我们医院也可以看到,90%的孩子坐诊、输液都在看动画片,玩游戏,家长怕孩子吵闹,就以这种最省事的方式给孩子安抚。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接触到网络沉迷的孩子越来越低龄化,比如最小来看诊的一个孩子,只有5岁,拒绝去上幼儿园,就和手机里下载的200多款游戏相处。 当然,网络使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在临床上,我还有一个感受是,很多孩子的网络素养已经很高,拿手机不是玩游戏,而是做各种不同的探索,有的会编程,自己开发软件;有的喜欢二次元,学着做动漫创作。还有一个孩子注册了自己的网络账号,在上面推送音乐类的视频,有一条播放量达到10万以上,粉丝积累了1万多。 这都让我感觉到,这一代孩子是被我们低估的。家长可能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但孩子是有好奇心的,也有被人欣赏的期待,已经在很小的年龄学会用不同的渠道获取外界关注。这时,网络就不再是什么害虫、毒瘤,而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潜在特长,像花朵一样去绽放。 但特别遗憾的是,在当下的教育语境里,这些行为都被看成不务正业,学校也是把孩子放到一个模具里培养,而忽视了个性的发展。甚至现在的课间十分钟,老师担心孩子在操场上打闹不安全,孩子除了上厕所,都出不了教室,就统一趴在座位上写作业。到了周末,孩子看起来特别忙,要上家长安排的各种兴趣班,留给他们自我探索的机会越来越少,网络就变成一个多出来的空间,这也是导致网络沉迷增多的一个现实原因。 一旦沉迷导致严重的后果,家长暴力戒断,事情又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但完全戒断网络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必要的。比如我在医院互联网健康问诊平台做公益时,就遇到过一个9岁的孩子,说爸爸情绪比较暴躁,全家都偏爱妹妹,感觉自己被冷落,经常不开心,提不起精神,于是来手机上问诊,问吃什么药能好。 你就能看到,这也是一种手机使用行为,这么小的孩子已经在用它求助了。如果父母用偏激的方式切断网络,不仅会让孩子失去现实中原本得不到的安慰和支持,可能也会切断孩子唯一求助的途径。 我一直跟家长说,相比于控制电子产品,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让他们学会投入网络,也要能够及时从中抽离。家长可以跟孩子约定好手机使用时间,如果一天一小时难以控制,就把周期定成一周七小时,让孩子感到时间是有弹性的,但也是有限度的。 就像之前所说,网络沉迷的成因是复杂的,很多大环境的问题难以改变,但家庭是影响孩子最小的生态系统。孩子遇到问题,家长应该首先站在孩子这一边,了解他们到底在想什么,而不是急着去做他的对抗者,一味增强孩子的心理负担。 其实,没有一个孩子愿意一直躲避在网络世界中,只不过他们感到距离有秩序的生活越来越远,好像欠下了一笔永远还不完的债,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自己重新管理起来,以一个特别好的状态回到现实中去。这时,父母就要给孩子托底,成为他们的一个支点,一旦孩子获得了支持,重新走出去的力量也是无可比拟的。 回到最初打游戏20个小时的那个孩子,沉迷网络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不被爸爸支持和肯定。为了改变他们的家庭关系,我让父子参与了心理沙盘治疗。摆放模具时,爸爸觉得某个东西跟场景更相符,但孩子觉得是破坏,把东西不耐烦地拿开,两人因此有了争吵。观察到他们的沟通模式之后,我们就给爸爸建议,可以先倾听孩子的想法,再用商量的语气跟他沟通,「你觉得这样可以吗?」「这样合适吗?」 等爸爸的态度和站位发生改变后,孩子感受到的不是否定和控制,情绪真的起了变化,不再像个小狮子一样,而是逐渐变得平和。5次沙盘治疗期间,孩子选择的主题也从不同阵营的士兵对抗,变成晴朗的天气里,人们在海边沙滩悠闲地散步,和爸爸配合得越来越好,画面也变得协调。 每次来医院的路上,这对父子相处的时间也变多了,爸爸会跟孩子讨论游戏的职业竞技,孩子感觉自己被理解,话头逐渐增多。回到家里,爸爸也早已恢复了网络,归还了孩子手机,他们开始商讨使用时间,从一天20个小时,慢慢减少到10小时,再到8小时,孩子也比较配合了。 记得孩子最后一次从门诊离开,目光已经能够和周围人对视,面部荡漾着一些笑容。那一次,他主动把诊室的门打开,之后用手轻轻挽住了爸爸的胳膊。 图源视觉中国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