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ChatGPT超级进化一周:每天诞生上千个GPT,全世界疯狂了
前几天,OpenAI 正式上线了新功能 GPTs,这意味着你无需任何编码知识,仅凭中文等自然语言,就可以打造专属于教学、游戏或创意设计等领域的定制化 GPT。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也提到 OpenAI 官方制作了 16 个 GPT 供用户体验,包括 DALL·E 3、 genz 4 meme、Sous Chef 等涵盖广泛应用场景的 GPT。 那么 GPTs 功能究竟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帮各位深度体验了一下。 更实用的官方 GPT 首先要体验的是「文生图」 DALL·E 3 GPT。DALL·E 3 GPT 依然是文生图的好手,不用像 Midjourney 一样给出提示词,只需简单描述,它就能生成你想要的图片,即使你不喜欢,也可以反复调整。 例如,我让它画一幅梁山伯祝英台化蝶图,略微等了几秒之后,它成功给出了答案。然后我让它生成西方风格的图片,它给出的答案如下 👇,乍一看,似乎没什么大问题,但仔细观察,怎么主人公好端端地变成了「斗鸡眼」? 值得一提的是,以图画图才是本次 DALL·E 3 的重大更新,《清明上河图》或许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宋画,那让它换一种风格,你又是否分辨得出来? 左为像素画风格,右为漫画风格 昨天晚上我梦见刘备统一了六国,并收服嬴政(嬴姓,赵氏,名政)担任宰相一职,在 Sticker Whiz GPT 的帮助下,这幅场景最终被生动地描绘出来,并做成可以用的贴纸,只要点击官方给予的链接,贴纸还能直接快递到家里。 OpenAI 配备的 Hot Mods GPT 也能生成并修改图片,X (原 Twitter)上一名网友在 GPTs 全量推送的当天,就迫不及待地分享了自己的作品,生成效果也非常酷炫。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互联网热梗总是以轻松幽默的方式传播并引发共鸣,但「2G 网络」的我们面对最新的热梗经常赶不上趟。 现在有了 genz 4 meme GPT,让它化身你的梗百科,遇到不懂的热梗时,就让它解释给你听,这样一来,与年轻人就再也没有代沟了。 当我让它解释「汗流浃背了吧老弟」时,genz 4 meme GPT 用中英文夹杂的方式解释给我听,你觉得它解释得怎么样?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尽管 genz 4 meme GPT 在中文的理解程度上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它依旧没法破解网络流行的缩写梗,譬如它会将「dddd」理解为强烈的认同或大笑,而不是「懂的都懂」的意思。 在向它指出错误后,它也能顺着杆子往上爬,照着「懂的都懂」的中文进行解析,光这点就能体现 genz 4 meme GPT 强悍的修正能力。 爱做饭的朋友建议不要错过 OpenAI 所提供的 Sous Chef GPT。它能够根据你的食物偏好和可用食材,给你量身定制食谱,图文搭配,烹饪更上手。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无论是简单易做的西红柿炒鸡蛋还是复杂繁琐的佛跳墙,只要需求给到,Sous Chef GPT 都能给你将制作步骤捋得清清楚楚。 只不过嘛,师傅带进门,修行看个人,有时候寻常的买家秀和让你食欲大振的卖家秀还是有「亿」点点区别的。 旁边的一位同事表示:「我缺的不是食谱,缺的是下厨的动力,家人们,还是看看远方的外卖吧!」 在解答「内衣能不能和上衣裤子混洗」这一「老大难」时,传统搜索引擎 Google 给出的答案是👇 而用上了 Laundry Buddy GPT,它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供更精确实用的洗衣建议,分门别类地告诉你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当然,如果你和我一样是文字工作者,Creative Writing Coach GPT 或许能帮到你,比如让它给你的文字润色。 虽然目前该功能还是差点意思,但是你也可以让他承担一些纠正错别字、标点符号等基础任务,这样一来,就能极大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打造你的专属 GPT 除了官方打造的 16 个 GPT,你也可以打造一个你的专属 GPT。许多网友也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成果。 例如,有位网友创建了一个密室游戏 GPT,通过持续的对话沟通,搭配生成的图片,只要帮助主人公逃脱密室就算完成任务。在游戏的过程中,如果你一头雾水,它还会十分人性化地给你提示。 倘若你的家里有小孩,不妨体验一下 toon GPT。它可以将儿童的涂鸦转化为生动的绘画,帮助激发孩子的创作天赋,而且 toon GPT 对话的语气相当温柔,最起码它就不会「嘲笑」我的火柴人。 要是不小心和女朋友吵架了,怎么办?不用慌,AI Lover GPT 来帮你,让它以情感大师的身份给予你最恰当的建议。经验归经验,实践归实践,与女朋友冷战的同事表示,这些建议似乎都不怎么管用。 有趣的是,OpenAI 创始人阿尔特曼也在 X (原 Twitter)上分享他的最新作品:用「GPTs」打造的 ChatGPT 版的 Grok,并配上文案: GPTs can save a lot of effort: GPT 可以节省很多精力: 一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在帖子下面回复道: sir, it appears we have been outmemed 先生,看来我们被淘汰了 被揶揄的马斯克选择了予以反击,连发数条推文,暗讽 ChatGPT 只是一个不懂幽默的无聊产物,认为 Grok 才是「国王」。 总结下来,可以用马斯克最新的推文来表达他这几天想阐述的观点。 虽然 OpenAI 官方还没正式开放 GPT Store,但是第三方开发者就已经「火急火燎」地把野生 GPT Store 给安排上了。 网站体验链接 🔗:https://www.gptshunter.com/ 截止发稿前,该网站收录的 GPT 已经超过了 7000 个,以每天接近 1000 个 GPT 急速膨胀,而且体验下来,这些 GPT 的质量还挺高。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倘若你有更好的奇思妙想,不妨将你参与开发的 GPT 添加到该网站。 人间一日,AI 一年。前几天,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他的个人网站撰文,解读了未来 AI 的发展。 智能体不仅会改变每个人与计算机交互的方式。它们还将颠覆软件行业,带来自我们从键入命令到点击图标以来最大的计算革命。 在计算行业,我们谈论平台——构建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技术。Android、iOS 和 Windows 都是平台,智能体将是下一个平台。 以前你需要熟练掌握编程语言,才有机会成为 Android、iOS 和 Windows 等平台的开发者,而现在不需要你掌握一门编程语言,仅靠中文等自然语言就能上手开发。 这也意味着进入生成式 AI 时代后,开发者的概念将被再塑,人人都有机会加入开发者的行列,用独特的创意孵化出备受追捧的 GPT。 这对于任何被 AI 取代的行业都算不上好事,换句话说,未来更有前途的行业或许是「产品经理」,深刻洞察用户的需求,再不断通过实用的对话来「调教」 AI。 但并不是每个「产品经理」都能用富有逻辑、有启发性的对话调教 AI,如何与 AI 互动仍是一门不小的学问,虽然不至于从零开始摸索,但也绝非一日之功。
专家:太阳风暴引发的“互联网末日”可能会在2024-2028年间发生
IT之家 11 月 12 日消息,太阳风暴会对卫星通信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影响地面的电网。太阳喷发出的带电粒子,从太阳耀斑这种强烈的电磁辐射,到日冕物质抛射这种更强大但更慢的等离子体和磁辐射,都会扭曲地球的磁场。 图源 Pexels 如果有一天一场特别强大的太阳风暴袭来,可能会引发乔治梅森大学物理和天文学教授彼得・贝克尔(Peter Becker)所说的“互联网末日”,这在太阳进入其最活跃的时期时更有可能发生。 贝克尔在接受福克斯天气频道采访时称,“互联网是在太阳相对安静的时期成长起来的,而现在它进入了一个更活跃的时期。”他指的是太阳达到其 11 年周期中最凶猛的时期。 贝克尔称,“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太阳活动增加与我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以及我们对互联网的全球经济依赖的交集。” 太阳耀斑引发的互联网中断并不像听起来那么遥不可及。以 1859 年发生的卡灵顿事件(Carrington Event)为例,其“摧毁了电报系统”,电报操作员甚至“被电击”。 为了防止互联网和其他通信系统崩溃,贝克尔和他的同事一直在研究一个早期预警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给科学家足够的时间“将卫星置于安全模式”“将变压器从电网上断开,以免它们烧毁”。 今年 8 月,贝克尔和他的团队获得了一项超过 1300 万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9490 万元人民币)的联邦资助,这是与海军研究实验室(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的合作项目,目的是开发上述这样一个系统。 但是预测这些风暴何时会袭击地球的轨道和大气层仍然非常困难,贝克尔将其难度比作预测地震。至于从长远来看“加固互联网”以保护它,贝克尔称企业根本没有足够的动力。 “互联网根本没有设计好,以应对这种级别的通信干扰,因此,它被认为是一种非常‘软’的基础设施类型,”贝克尔在 8 月份宣布联邦资助的声明中说,“因此,2024 年到 2028 年的这段时间,整个互联网可能会在一场真正极端的太阳耀斑的情况下,被完全切断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这样的中断还可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严重的连锁效应,陷入“全球性的衰退”。
解读比亚迪20年年报,理解何为“高科技制造业”技术投资
撰文 | 责编|孟轩 01 三级跳:小市场大玩家 ——大市场的中坚玩家 ——超新市场头部玩家 1995年,安徽无为县生人、中南大学物理化学学士、中国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硕士王传福,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成立的比格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职位上辞职创业。当时一部摩托罗拉大哥大要卖3万多元,王传福认定充电电池大有可为,于是与做证券投资的表哥吕向阳等合伙以4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七年之后,比亚迪成功击败日本电池厂商三洋、索尼,成为全球领先的二次充电电池生产商,镍镉、镍氢以及锂电池三大核心电池产品分别位居全球第一、第二和第三位,而且在港股成功上市,募资16亿港币。根据年报数据显示,1999年~2002年,比亚迪营收从4.2亿元增长至22.9亿元人民币。 与很多国内上市公司IPO即顶点相比,2002年只是比亚迪新长征的开始。而根据华为集团公开披露的数据,这一年华为的销售收入是175亿元人民币。同年,国内第一的上汽集团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人民币。 2002年底至2003年初,王传福做了两个重要的决定。 首先,为了进一步拓展收入来源,比亚迪依靠现有的国际知名客户资源,将业务拓展至手机显示器及塑胶外壳与模具等零配件生产制造领域。 这很好理解,当时全球手机总量不到10亿台,充电电池这块市场规模不到40亿美元。除非比亚迪甘心做小而美的“隐形冠军”,否则很难兑现王传福向投资者宣称的年均业绩增长40%的承诺。其最大对手是同在深圳,当时已是中国头号出口公司的鸿海富士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则删 2004年,手机行业竞争加剧,技术、品质、交付时间等成为手机厂商争夺市场份额的重要条件。手机厂商开始转向能够为其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零部件供应商。比亚迪及时抓住机遇,开发多种手机零部件,包括塑胶件、键盘、相机摄像头、震动马达及柔性线路板、液晶显示屏。通过为客户提供设计、制造模具、注模、喷漆、整机组装的综合解决方案,从单一手机零部件进化成了综合手机零部件供应商。 手机零部件一站式供应服务迅速成为比亚迪主要增长动力,在集团2006年总营收占比增长达到40%,充分体现了比亚迪强大的研发及创新制造能力。 2007年4月,在一站式垂直整合供应服务的基础上,比亚迪全面推进为客户提供手机组装服务。并将这块业务在港股市场以比亚迪电子(0285)独立上市。而就在路演期间,鸿海富士康的董事长郭台铭以恶意挖角窃取商业机密为由,将比亚迪告上法庭,索赔50亿。尽管这时比亚迪的营收规模不到鸿海富士康的1/7。 2008年,在原先业务基础上,比亚迪进一步扩大组装机原始设计(ODM)制造服务。2022年,比亚迪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营收增长至988.15亿元,成为汽车业务外重要的收入来源。 在完全具备手机部件生产制造、整机设计组装后,比亚迪并没有顺势进一步打造自己的手机品牌。因为它很清楚,比亚迪持续稳定的营收依赖于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客户。从合作关系变成竞争关系,比亚迪手机电池、手机部件制造及组装业务都将受到影响,此举无疑自断生路。 习惯了靠经营积累资金实现滚动发展的王传福,需要这些客户带来持续稳定的利润和现金流。在王传福看来,手机电池准入门槛低,市场规模有限。而比亚迪的成功很快也会招来更多竞争者,过度竞争的结果只会导致利润不断下降,最终成为一片红海。电池业务是比亚迪持续稳定的利润来源,但不会是比亚迪的未来。 王传福曾说过:企业就如生命体一样,经受不住一项业务衰落和另一项业务兴起之间的一个时间间隔。它们在核心产业衰退之前必须毫不迟疑地创造新业务。基于自身二次充电电池业务和对未来环境和能源的判断,王传福认为,电动汽车将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而电动汽车的核心是电池,比亚迪就是造电池的。 显然,当年王传福的第二个决定更能影响未来。比亚迪于2003年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正式进入汽车领域。从二次充电电池跨界到汽车,王传福在2003年年报中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收购秦川为比亚迪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开发生产电动汽车二次充电电池,并加快开发过程。长远而言,西安秦川生产的小型轿车可以作为进军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一个适当的切入点。凭借比亚迪的生产能力及稳固的电池业务,新公司的发展及潜力将充分发挥。此外,收购秦川将为比亚迪提供一个与有意进军中国轿车市场的国际领先汽车生产商合作的平台,提升比亚迪的盈利能力。 但在此之前,比亚迪首先要在本土汽车市场站稳脚跟,积累技术,等待时机。 2005年9月,比亚迪推出了第一款自主品牌燃油车F3,主打高性价比,对标日本丰田的经典家轿车型“花冠”。上市26个月后,F3突破了20万辆的销售纪录。至此,比亚迪算是在竞争激烈的国内燃油车市场有了一席之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则删 王传福对电动车的未来有着理性的分析和预判。他在2008年主席报告书中明确说到,新能源及电动环保型汽车将是全球大趋势,比亚迪推出的首款双模电动汽车F3DM,完全迎合了全球高度关注的气候变化及环保议题。国家汽车产业调整振兴与规划将提供大量补贴资金,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有助于推动比亚迪成为全球传统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的领导厂商。 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王传福在2009年的主席报告书中再度提到,比亚迪判断节能减排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长远趋势,集团将积极提升相关技术储备,静待时机推动新能源汽车商业化普及进程。配合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相继出台,集团双模电动汽车F3DM和纯电动汽车e6将进一步巩固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技术创新型汽车企业的地位。 2010年,王传福首次明确将新能源业务作为比亚迪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凭借在新能源业务领域的技术和成本优势,比亚迪致力形成一个强大的新能源产业链,实现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商业化,推动业务长远及可持续发展。 2012年,比亚迪开发出全球领先的双模二代技术-双向逆变技术。2014年,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开启【7+4】战略布局,将新能源车型覆盖到七个主要目标市场(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城际间客运车、物流轻卡车及建筑工程车)及四个特种车市场(仓储、机场、矿山及港口专用车辆)。 2017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1万辆,连续三年全球销量第一。比亚迪先后推出【宋】的插混动力版本【宋DM】和纯电动版本【宋EV300】,同时相继推出【秦】、【唐】、【e5】等改款升级版本,比亚迪插混动力车型占插混动力乘用车市场约60%的市场份额。2020年,比亚迪发布全新一代动力电池产品【刀片电池】,并推出全球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高端旗舰轿车【汉】。 2022年,比亚迪宣布停止燃油车整车生产,聚焦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凭借精准的战略布局及深厚的技术积淀,比亚迪汽车销量和营收分别突破180万辆和4000亿元,再次问鼎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成为了全球万亿市场的前三玩家,市值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 02 以时间换空间, 用行动让资本市场信服 从电池跨越到汽车,一般的股东很难理解王传福的做法。和风险资本不同,上市公司的机构投资者股东谨慎和保守,他们更关注收益得失,倾向于公司稳健经营,无法接受像今天的“造车新势力”以巨额长期亏损来博取未来的行为。 就在今年10月,99岁的价值投资行业泰坦查理芒格在接受美国热门商业播客节目Acquired访问时承认:“我可能是个比亚迪的大粉丝,但当这家公司在赛道上疾驰时,我感到非常紧张。这家公司野心非常大。” 芒格回顾:“我们曾劝阻他们不要轻易进入汽车行业。比亚迪是通过收购一家破产的汽车公司,进入了汽车行业。我认为,这对他们而言是坟墓,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但他们没有听从建议,仍然继续行动。” 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当天,股价暴跌21%,两天内市值增发27亿港元。这对一家上市不到一年的公司来说,要想再融资是相当困难的。 作为上市公司董事长,为了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王传福必须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并且用行动让股东和投资人信服。 在2003年的年报主席报告书中,王传福表示,过去十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人民生活大幅改善,造就了消费力强大的中产阶级崛起。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速,电子产品及汽车等消费产品将因此受惠。同年,中国汽车产量超越法国,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让股东相信,缺乏造车经验的比亚迪能够造好车,成为市场主流品牌。王传福的回应有力。比亚迪继续沿用价格、品质、效率的成功模式,推行最严格的成本及品质控制,以及更具竞争力的定价,使一家表现欠佳的国有企业成功转型成为以销售为本的汽车制造商及分销商。收购当年,汽车业务实现营收5.1亿元,营收占比达到12.5%。 2004年主席报告书中,王传福继续从市场角度给出了更具信服力的观点。他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渗透率仍然偏低,相对发达国家如日本及其他欧洲国家的50~60%,中国仅为约2%。 2005年9月F3上市,当年取得4934辆的成绩,12月就使汽车业务盈利。2006年,比亚迪向股东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比亚迪汽车业务实现扭亏为盈,凭借高性价比的竞争优势,比亚迪汽车总销量达到5.5万辆,同比增长244%,营收32.32亿元,同比大幅增加414%。 2007年,在主席报告书中,王传福将重点放在了比亚迪自身的综合优势以及发展规划上,称比亚迪将在管理、研发及生产各方面全方位配合,透过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完善销售网络。2008年,针对细分市场,比亚迪推出中高端轿车F6和经济车型F0,整体汽车销量达到17万辆,汽车业务营收占比进一步上升至32%,总营收占比首次超越二次充电电池,成为比亚迪第二大核心业务。 当时国家对汽车产业的指导思想是:推进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素质;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促进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直到2008年以后,王传福才开始在主席报告书中持续谈及电动车。一方面,传统燃油车业务已经成为核心业务。2009年,比亚迪汽车销量增长至44.8万辆(图1),汽车业务营收占比达到53%,成为比亚迪第一大营收来源。同时,比亚迪在国内自主品牌轿车企业中销量位居第一名,成功跻身主流自主品牌车企之列,在燃油车市场牢牢站稳了脚跟。同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超1300万辆,同比增长45%,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更重要的是,比亚迪的持续表现吸引了践行价值投资的喜马拉雅资本创始人李录,芒格和股神巴菲特,他们看好比亚迪新能源的潜在价值并先后入股,这不仅增强了其他股东和投资者的信心,对王传福而言,更是一剂定心丸。 据相关报道,管理芒格家族投资的李录早在2002年比亚迪上市当年,便以3港元/股的价格买进,但直到2006年,李录的名字才首次出现在比亚迪年报股东列表中。李录持股899.75万股(图2),占已发行股本总额1.67%,占已发行H股总额的6.02%。随后时间里,李录在2007年、2009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数次增持,至2020年底,李录持股数已增至7538.72万股,在比亚迪已发行股本总额中占比增加至2.76%。 2008年,在李录的引荐下,巴菲特旗下附属公司中美能源控股以8港元/股价格认购比亚迪2.25亿股(图3),在已发行股本总额中占比10.98%,在已发行H股总额占比高达39.61%。巴菲特入股比亚迪之后一年时间,比亚迪股价从约13港元/股飙升至72.3港元/股(2009.10.31收盘价) 然而,比亚迪股价在经历了长达一年的上涨后,2010年开始急剧下跌,比亚迪过快进行人员和渠道扩张,为了达成销售目标强制压货,最终导致经销商“退网危机”,比亚迪汽车业务急转直下,从2010年52万辆下跌至2012年42万辆。“它因为早期的经销商体系差一点就破产了,就差一点。”芒格在该次播客访谈中称。 为重振市场信心,比亚迪进入三年调整期,三年调整使大伤元气后的比亚迪重获新生。2013年,比亚迪重心转向技术、品质、责任为核心的自主品牌成长之路,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并开发出全球领先的双模二代技术和TID技术(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双离合变速器)。建立完备的品控体系,将品质标准细化到每个工艺流程,以IQS为衡量标准的品质水平达到业内领先水平。随着主营业务逐渐稳定,股价开始再次稳步回升。 在整个调整包括之后长达13年的时间里,李录、芒格和巴菲特从未减持比亚迪股票。选择关键的机构投资者股东并且长期互信,是王传福能够在动荡的经营环境中脱险的重要原因。 伴随着国家相继出台的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也越来越清晰,再没有股东质疑王传福的战略眼光。但比亚迪如何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打破特斯拉的技术神话? 03 破解“技术恐惧症”的办法: 锁定问题,垂直整合, 长期投入,等待成熟 “王传福是一个狂热的人,痴迷于亲手制造产品,所以他更靠近一线。换句话说,王传福比马斯克更擅长制造……他是天生的工程师,并且擅长执行和解决问题,这非常重要。他是各种天赋的集合体,这非常有用。他在电动汽车领域解决了许多问题,包括电动机、加速和刹车等方面的技术挑战。”芒格专门对比了王传福和马斯克。 比亚迪如何造好电动车?从年报中可以看到,比亚迪收购秦川当年便开始了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布局。2003~2005年,比亚迪将上市募得的部分资金持续投入到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研究、开发及制造,并于2005年,成功推出首款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比亚迪长期专注于磷酸铁锂电池研发制造,对此,王传福的解释是,三元锂电池用了很多钴、镍,中国没有钴,镍也很少,中国不能从石油的卡脖子转成钴、镍的卡脖子,真正大规模使用的电池不能依赖稀有金属。 王传福在研发投入上异常坚定(图4),即使在三年调整的困难时期,研发投入也几乎没有削减。2010年下半年以来比亚迪对于汽车业务体系进行了积极改进和完善,突出创新与技术优势。在汽车领域,截至2010年公司已获得专利权1981项,申请中的专利848项;美国《商业周刊》公布2010年“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名单。中国5家企业上榜,比亚迪位于第8位。 王传福在汽车领域的产研策略,是他进入电池行业的翻版。“在他看来,一种新产品的开发,60%来自文献,其次是样品和原材料,自身研究只占到5%。”(根据《中国企业家》杂志2007年22期封面专访:王传福:打破技术恐惧症https://tech.sina.com.cn/it/2007-11-30/19181885522.shtml) “当时锂电池是很高门槛的行业,第一个发明、制造都是日本人,他一条生产线就是一两亿美元。全世界都觉得锂离子电池就是这么做的,但实际上我们中国这么做死定了,一亿美元对我们来说想都不要想。但是我们又想做,就要探索出新的方法。我们是学技术的,方法还是可以探讨出来。早期没有自动化的时候很多产品不是也可以做出来,关键是怎么想。走别人的路再和别人竞争是没法竞争的,包括后面的汽车,你和别人一模一样的打法,你凭什么打赢?”(引文同上。) 对于造车,比亚迪的做法是买来奔驰、雷克萨斯等先进车型进行拆解,分析发动机等部件工作原理,无专利的模仿,有专利的学习,改造,变为己有。王传福对关键技术务求甚解,并要求数千名汽车工程师学会拆车,提供拆车分析报告,并在原有技术上进行改造。 无论是电池、IT部件还是生产汽车,比亚迪都采取了高度垂直整合的经营模式,通过实现对上游原材料成本的控制和各工序的协同效应,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效率,实现了持续生产更高品质和更低成本的产品的能力,有效提升了其在各业务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此外,本集团各项业务的部分交叉亦产生积极的协同效应,可以降低综合研发成本及运营成本,使得本集团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成本和效率优势。 在这套垂直整合战略中,最核心的其实是研发设计,而这也正是比亚迪大量工程师的任务所在。只有研发设计好了,才可能使生产过程中的变量降低到最小。 “一个产品的质量分为两部分,就像人一样,一部分是先天的基因,一部分是后天的培养。如果先天设计不好,怎么造也是造不好的。制造工艺弥补不了设计缺陷,实际上产品70%-80%来源于他的设计,20%-30%来源于他的制造。设计得好,70%-80%的品质就保证了,制造上也要把它造好。”2007年的造车新手王传福如此理解。(引文同上) 除了设计,垂直整合模式的另一关键是零部件模具的开发制造。这也是王传福在开始造车的同时布局模具制造产业的根本原因。王传福在2007年就认为,和手机零部件模具相比,汽车模具对整个产品成本的影响力要多上数十倍。 他曾到日本的汽车模具厂参观,日本工人们趴在生产线上打磨模具的场景让他感到震撼。“原来汽车模具中95%的工作要由人来完成。一辆汽车有一万多个零部件,这需要多少图纸、模具?这些工作在日本、德国要工程师来做,在中国也要工程师来做。所以人就是中国的优势。”2007年,王传福算了这样一笔账,一吨模具在日本要8万元,在中国仅需2万元。(引文同上) 在收购秦川汽车之后的几个月里,王传福迅速收购了北汽集团的一家模具厂,成立了北京比亚迪模具有限公司。 从历年年报中可以发现,今天人们熟知的刀片电池、插混技术并非一开始便规模化的应用在私家车领域,动力电池最先规模化应用在大巴、出租车、电站等商用领域,经过长时间试运营,稳定性得到验证后才逐渐投向乘用车市场。 为了推进商用化合作进程,比亚迪于2009年收购长沙的湖南美的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为集团开拓客车及电动巴士提供了良好机遇。 根据年报内容,2010年,比亚迪在深圳投入50辆纯电动汽车e6以出租车形式开始试运营。2011年,电动大巴K9开始规模化运营。磷酸铁锂电池大规模应用于集团的电动汽车及储能电站,充分展现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可靠性。 2010年,戴姆勒的加入对比亚迪来说更是锦上添花。年报中提到,比亚迪与戴姆勒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究和开发新电动车,包括技术平台、动力传动技术、设计及品牌。2012年3月30日,比亚迪和戴姆勒各出资50%推出了合资品牌“DENZA腾势”,并宣布双方在中国合作研发电动车事宜全面展开。比亚迪用“技术换设计与质量”的模式与戴姆勒进行合作,打破了以往中国车企与外国车企常用的“用市场换技术”的不对等模式。 从2010年年报开始,比亚迪看到国家政策导向日趋明显: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计划,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中央财政部已于2010年6月安排专项资金,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 根据该政策,国家将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补助每千瓦时人民币3,000元;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达人民币5万元/辆;而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达人民币6万元/辆。深圳市政府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试点实施方案也于2010年7月经专家论证通过,计划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3万元/辆;对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并规划到2012年,建设包含快充、中充、慢充在内的共计22,200个充电桩,建立起多元化、网络化充电体系。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为新能 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奠下了基石。 2014年,比亚迪在深圳投入运营的K9和e6达到780辆和850辆,累计行驶里程达到5700万和2.7亿公里,比亚迪将新能源汽车推广至南京、大连、杭州等国内十多个城市、并实现了在欧洲、亚洲、北美和南美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业化运营,电池稳定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则删 2017年之后,比亚迪逐步打破其原有的垂直整合生产运营模式的进程,并不断释放对外开放的信号,助推弗迪电池、弗迪动力、比亚迪半导体等子公司“单飞”上市。 2018年,比亚迪发布了车规级领域的IGBT4.0技术,成为中国唯一拥有IGBT完成产业链的车企。比亚迪自行研发生产零部件、自行组装整车,乃至于自主开发汽车软件系统。在此战略下,比亚迪最终发展成了国内唯一一家具有电池、电机、电控“三电”技术的新能源车企,也具有了自主研发IGBT芯片能力。 比亚迪目前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布局已经贯穿产业的上、中、下游以及后市场,初步构成了产业链闭环,形成了协同效应。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龙头,比亚迪下游的需求有保证,对上游矿产原料链的整合能力则需要持续积累。 而长期依赖两大合资车企的上汽集团自2019年以后持续业绩负增长。2022年上汽汽车实现营业收入7209.88亿元,同比下降5.12%;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61.18亿元,同比下降34.3%。 04 中等马策略+ 人海战术=基本盘 在技术人才团队搭建上,比亚迪和众多造车新势力,甚至和一些互联网大厂有着截然不同的做法。大厂在智能驾驶上挖人豪掷千金,不计成本,花最贵的钱,挖最牛的人。然后在两到三年的时间,这些顶尖人才又各奔东西,落下一地鸡毛。因为比智能驾驶更性感的AI又来了。 对于王传福而言,新能源汽车从来不是百米赛,而是马拉松,比的是心态,比的是耐力。技术的投入必须是持续的,这就要求企业具备足够的资金储备和稳定的现金流,而技术转化成产品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对于人才的要求不能急功近利。 比亚迪目前已形成以汽车工程研究院、 电动汽车研究所、整车及零部件检测中心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工程院和规划院是比亚迪整车的两大研发核心单元。其中,工程院设立最早,体系也最为庞大。 比亚迪管理层中,董事长王传福、高管廉玉波、刘焕明、任林、杨冬生等均为高级工程师,具备丰富的技术背景的管理团队与公司的竞争优势充分契合,可以带领公司不断通过领先的技术创新领跑行业,实现竞争优势。 技术出身的王传福反复强调,企业要给技术人员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否则很难留住人。如果能认同企业理念,即使钱少一些,他们也不会离开。 在合资车企称霸市场的油车时代,比亚迪想要招募顶尖“上等马”和名校毕业生并不容易,以比亚迪当时的实力,只能靠中等马的集团作战策略。 2007年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专访时,王传福称比亚迪已经拥有将近1万名工程师。2018年,比亚迪的工程师数量首次突破3万名。而到了2023年,王传福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比亚迪当前有6万名工程师,今年还会招聘3万名应届生工程师,其中60%是硕士和博士,700到800名来自于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毕业生。之前比亚迪想招清华、北大的名校生比较难,今年会抓住机会招人才。 2015年4月,比亚迪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公告,员工持股计划涉及的公司股票总数不超过 3266 万股,涉及的股票数量约占公司现有股本总额的 1.32%,参加本员工持股计划的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共计6人,占本员工持股计划总份额的 13.64%,其他人员共计91 人,占本员工持股计划总份额的86.36%。 当年6月17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传福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股份 2565 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 1.04%,减持均价 68.06 元,涉及金额 17.5 亿元,减持所得资金全额无息借予员工持股计划持有人。 对于以“技术为王,创新为本”作为发展理念的高成长性公司,如何吸引凝聚优秀管理人才及业务骨干,捆绑股东、公司和员工的利益,是一家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壮大过程中必须探讨解决的问题。比亚迪实际控制人将减持所获资金全额无息借予员工持股计划,借出金额占持股计划的 96%,充分展示了公司控制人坚定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为了有效调动管理者和公司员工积极性,愿意与员工分享公 司持续成长带来的收益。 2022 年的员工持股计划涉及人员范围更广,公司职 工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共 14 人,占比 7%;中层管理人员、技术/运营/营销/综合等核心 员工共 11986 人,占比 93%。本轮股权激励共计 48 个月,分三期解锁,分别在第 12/24/36个月,每期解锁股票比例为 30%/30%/40%,公司层面需分别达到三个目标:2022 年营收增长率不低于30%,2023年营收增长率不低于20%,2024年营收增长率不低于20%。 王传福表示,比亚迪未来2~3年还是会用人海战术,用大量的研发人员来保持颠覆性迭代的能力,拼的是工程师,拼的是垂直整合的能力,拼的是市场战略,拼的是规模优势(图5)。 比亚迪从不将公司技术研发押注在某一位或几位顶尖人才上,而是自主培养,充分发挥集体力量。比亚迪的技术人才底盘更结实(图6),既有30~40岁的中坚力量,也有30岁以下的储备队伍,新鲜血液源源不断,撑起了比亚迪引以为傲的“技术鱼池”。 在1950年代通用汽车鼎盛时期,其总裁查尔斯·威尔逊曾担任艾森豪威尔总统内阁的国防部长。他在参议院听证会上有句名言:“对美国有利的事情,必然会对通用汽车公司有利,反之亦然。” (感谢同花顺对本文提供的数据支持)
王传福搞的智能驾驶,真不是忽悠吗?
如果要评选当下最烈火烹油的智能电动车技术,“自动驾驶”,一定是当仁不让的前三名。 在中国造车新势力娴熟的洗脑营销手段下,“自动驾驶”在社会公众面的曝光量达到了前所未来的高度。而且,中国造车新势力在 PPT 层面对“自动驾驶”的大肆宣传,非常容易让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产生一种错觉:这项曾经高精尖的黑科技,开了天眼的中国新势力们,只花了一个晚上就学会了。更关键的是,他们不仅学会了,还敢在百年跨国车企面前,举手抢答了。 其实,如今被吹上天的“自动驾驶本土解决方案”,充其量也就是个“驾驶辅助”,距离真正“在不限定道路和环境条件下,由无人驾驶系统完成所有操作,无需人类接管”的 L5 级自动驾驶,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在 2022 年报交流会上,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就直言,“都是扯淡,都是忽悠,就是皇帝的新装,自动驾驶只是被资本裹挟和炒作的一个概念,最终就是一个高级辅助驾驶!” 不过,自动驾驶落地虽然遥遥无期,但这并不妨碍精明的汽车公司们,在 L2 级驾驶辅助这个“螺丝壳”里,持续做道场。 既然谁也无法预测 L5 到底什么来到,还不如先把 L2 的钱,从用户口袋里,腾挪到车企账户里。 这其中,潜在可转化商业化价值最高的,就是高阶辅助驾驶中最具代表性的功能——领航辅助驾驶。 领航辅助驾驶,可分为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简称高速 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和城市领航辅助驾驶,简称城市 NOA。 按照当前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场的主流进度,高速 NOA 已完成从 0 到 1 的破冰阶段,目前正处于从 1 到 10 的普及阶段。城市 NOA 则因技术部署难度大,正在艰难少量上车,并且,城市 NOA 即便落地后,也至少需要 3 年时间进行产品迭代和细节打磨,才能进化到让用户满意的地步。 一台智能电动车如果想在 2023 年的市场竞争中,保留一席之地,首要条件就是必须搭载容易上手、稳定好用、非期货的高速 NOA 功能。 相比喜欢利用 OTA 玩文字游戏的造车新势力,我更欣赏传统车企在高速 NOA 这件事上稳扎稳打的态度,比如此次在重庆体验的腾势N7,它就实现了比亚迪集团首个高速 NOA 功能的量产。 高速 NOA ,真·省事神器 高速 NOA 的底座是 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即一定道路场景范围内,点对点的智能驾驶。从功能上看,NOA 是 ACC(自适应巡航控制)、LCC(车道居中控制)、LKA(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TJA(交通拥堵辅助)、ALC(自动变道辅助)等多项 L2 级驾驶功能的叠加。 高速 NOA 是在 NOA 的基础上,结合高精地图、传感器信息及算法调度,实现自动跟车、变换车道、自动上下匝道、控制车速等智驾功能。 2019 年 6 月特斯拉向中国大陆选装了 FSD 的车型推送 NOA 功能。2020 年 10 月,蔚来推送自动导航辅助驾驶 NOP 功能,支持进入匝道、自动调速、智能变道等;2021 年 1 月,小鹏推出 XPILOT 3.0 系统,实现 NGP 高速自主导航驾驶;2021 年 12 月,理想推出高速 NOA 功能。 2022 年,高速 NOA 已经在中国市场遍地开花。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测算, 2022 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前装标配高速 NOA 搭载量约 21.2 万台,占中国市场 2686 万新车销量的 0.79%。到 2025 年,高速 NOA 的渗透率将超过 10%,前装标配量超过 380 万台。盖世汽车研究院的预测更为激进,到 2025 年,高速 NOA 的前装标配量将突破 400 万台。 有人可能会说,数据上的高渗透率跟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就像媒体天天鼓吹新能源车渗透率逐月升高,但我身边还是开油车的占多大数。 秉持这样观点的人,一定没有体验过高速 NOA,或者说,没有体验过一套足够优秀的高速 noa 。就我在腾势 N7 上获得的实际感受而言,高速 NOA 是一项名副其实的“用上了,就回不去”功能。 因为,优秀的高速 NOA 可以极大幅地减轻长途驾驶时,驾驶者的疲劳程度。 想象下面两个场景,如果你要用“肉脚”开完全程,会有多么摧残身心: 场景一:周五加班完事的你,要开车 300 公里回老家,参加第二天中午发小的婚礼,已经被工作折磨到气力全无的你,坐进驾驶舱的那一刻,一定异常渴望有一个值得信赖的智能伙伴,能帮你把车开到目的地。全程不接管,其实还是有点怕,但至少可以把重复、无聊的高速路段交给机器开。 场景二:长假要开车去 1200 公里外的老丈人家,另一半不会 or 不爱开车,四位数的里程全仰仗你一人。如果机器可以覆盖高速路段,你只要负责城市、乡镇路段,是不是会顿时觉得心理轻松许多。 这正符合了易车研究院在《自动驾驶用户认知洞察报告(2021)》中公布的调研结果,有购买意向用户对智能驾驶的前三大关注点为:减轻驾驶疲劳、解放双手和高安全性。 以这三点为基准,就能推导出一套优秀的高速 NOA 功能,大体应该符合以下标准:加减速自然;上下匝道、主动变道顺滑;变道效率高,无效变道少;升、降级提示明确;人机界面清晰,学习成本低。 迪子有点子厉害在身上 想实现优秀的高速 NOA 功能,得先夯实硬件基础。 腾势在 N7 上装配了 33 个传感器,比较值得关注的是速腾聚创的第二代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 M1 和 800 万像素前向 ADAS 摄像头,这些传感器收集到的实时数据,汇集到算力 254 TOPS 的比亚迪自研车载计算平台进行计算决策,最终再输出给执行单元云辇 A,实现一整套高速 NOA 功能的落地。 实地体验中,腾势 N7 高速 NOA 的表现,有三点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车速加减的相对丝滑,尤其是减速动作,调校得非常柔顺,几乎不会让车内乘员产生前后俯仰,这样降低舒适度的动作。单看加减速,腾势 N7 很娴熟; 不过,我的同事,第一代平台蔚来 EC6 车主周到对腾势 N7 高速 NOA 加减速的表现,有不同看法。他认为,N7 的加速挺柔和,但减速恰恰是最大的问题,目前来看还是生硬,尤其是与蔚来 EC6 相比。 前车刹车,侧向车道被侵入这样的场景,刹车都有些生硬。目前正确的逻辑应该是这样: 如果有侧向侵入,首先车辆应当做的是收油门,并且动能回收轻微接入。 如果前车刹车,那么本车也同步刹车,并且刹车应该是线性,初期小,后期变大。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刹车突兀这个问题,蔚来刚刚推送 NOP 的时候同样存在。但随着智驾团队对于车端数据的搜集以及用户体验反馈的优化,最终在新版本中进行了迭代。当前除了紧急刹车外,周到的蔚来 EC6 已经基本不会在 ACC 状态下有急刹的情况出现。 由此可见,腾势 N7 的这套智驾系统的体验如果要从合格走向优秀,应该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 当然,如果比亚迪集团内部的智驾方案都能实现软硬件的架构统一,那么更新迭代的周期显然会比新势力短不少。 第二,主动避让旁车道的大车(卡车,厢式货车)。这个功能,其实很多车企现阶段的高速 NOA 都具备,但腾势 N7 让我觉得很聪明的地方在于,对避让距离的恰当把握,既不会先贴近大车,再突然来一下子避让;也不会横向避让距离过大,提升旁边车道剐蹭的风险; 第三,功能开启方式便捷。为了让首次接触驾驶辅助功能的用户,不会因为紧张找不到开启入口,而放弃使用该功能,腾势 N7 在方向盘后侧,布置了两个拨片,专门负责高速 NOA 的开启。当然,两个功能件负责一项功能,多少还是有些浪费。 一个词总结腾势 N7 高速 NOA 的现有能力,是开过几年车的“非新司机”:加减速自然,变道干脆利落,会避开大车,过较大曲率的弯道不贴边。 但想进阶为“老司机”,腾势 N7 高速 NOA 还有三点值得提升的地方: 第一,目前最近的跟车距离,还是太远,拥堵时,很容易给旁边的车,入侵本车道的机会。老司机是不会距离前车那么远,给旁边的车,那么多插入变道的机会。 第二,变道效率,还有提升空间。主要是,现在的腾势 N7 对中间车道有执念,即便左侧超车道很空,也还是更愿意坚守在中间车道。其实,想提升通行效率,就得懂得在左侧超车道里,见缝插针; 第三,进入相邻匝道前,加减速控制策略的细节优化。尤其是两个距离较近的匝道,腾势 N7 现在的动作是在第一个匝道口前先加速,到了要出的匝道口前,再大力制动,降低车速。这其实是多一脚油门和一脚刹车。真正的老司机会放开油门,丝滑地利用动能,让车“遛入”匝道。 不过,更令我期待的是,云辇 A 与智驾感知单元深度结合后,对高速 NOA 舒适性的二次优化。 首先,我们简单复习下云辇 A ,你可以把它和空气悬架划等号:即单腔空气弹簧+CDC电磁减振器。 当云辇 A 与智驾感知单元结合后,就能实现预瞄识别功能,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立体视觉系统预先识别道路类型,扫描车辆前方路面信息,对路面高程、道路表面目标、路面冲击激励和地形进行实时监测。 然后通过立体匹配得到路面3D点云图,经由PCM算法计算出目标尺寸,进一步进行彩色图像分割,将最终的目标融合信息数据传递给CDC电磁减振器,从而调整悬挂的高度、底盘动力、轮胎抓地力等参数,实现底盘实时自适应调节。 路面预瞄系统能够在复杂的行驶工况下确保车辆的操控表现和减震效果,提升悬架系统的工作质量,让座舱内成员总是处于平稳的乘坐环境之中。 没错,这就是劳斯莱斯“魔毯”的中国版。 只不过,云辇 A 是货真价实的“中国魔毯”,而不是自己鸡贼地生造一个营销词汇,然后硬往里套的那种。 写在最后 从公开数据看,从第四季度开始,中国乘用车标配 NOA 车型销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到今年第二季度,标配 NOA 车型销量为 12.2 万台,同比增长173%。 从车企角度看,NOA 分为两个流派:第一派是把 NOA 作为标配,“增送”给用户,典型案例是理想;第二派是把 NOA 当成增值服务,以付费订阅方式,提供给用户,如蔚来、极氪、阿维塔等。 最后给大家提两个问题: 第一,你买智能电动车的时候,会把 NOA (高速、城市)当成必选项吗; 第二,针对 NOA,你更倾向哪种付费方式?
这玩意儿想挑战iPhone,还欠点火候
作者|王一鹏 Humane 公司的合伙人伊姆兰,站在 TED 讲台标志性的红圈里,看着台下面无表情、默不作声的听众,渐渐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太对劲。 太沉默了。 他的演讲已经开始了两分钟,展示了颇有未来感的激光投影和手势交互,但现场没有出现任何预期中的掌声和欢呼。他为苹果公司工作了 22 年,理应对乔布斯那些历史性的发布会印象深刻。他参与设计了 Mac、iPhone、Apple Watch 等一系列苹果最成功的移动设备,十分熟悉如何讲好一个有关“缔造新时代”的产品故事。 但 2023 年 5 月 9日这天发生的一切,可能都和伊姆兰预期的不太一样。 终于,通过他首次披露的新设备 AI Pin,与伊姆兰远程连线的妻子兼合伙人讲了个笑话,惹得现场听众传来一阵稀稀落落的笑声。伊姆兰的面部松弛下来,表情如释负重。他知道从首次披露到正式发布,大概还有六个月的时间,他必须要做点什么。 不过半年后,从 11 月 9 日的发布视频以及社区反馈来看,收效甚微。 图片内容来自 TED 官方视频 AI Pin,它想挑战 iPhone 从资本背景来看,Humane 公司其实来头不小。OpenAI CEO Sam Altman 完整地参与了Humane 成立至今的三轮融资,其他投资者包括微软、高通、LG、沃尔沃以及Salesforce CEO Marc Benioff,他们募集了数亿美元,最终制作出 Humane 的第一款产品:AI Pin。 AI Pin 是一款半个烟盒大小的无屏幕、可穿戴设备,由设备本体和磁吸式电池两部分组成,总重 54g 左右,既可以将设备本体置于衣服外侧,电池置于衣服内侧,通过磁力夹在衣服上;也可以通过额外配置的小夹子别在胸前。 AI Pin 配备了传感器、摄像头、麦克风、触摸板、激光投影和GPT-4,可以通过语音直接交互,直接识别眼前的物体,解答相关问题;也可以将少量信息投影在手掌上,通过手势完成交互。 图片来自 AI Pin 官方网站 AI Pin 发布后,MindBranches 用 GPT 快速盘点了所有发布核心信息,并生成了一张思维导图,贴在了相关推特的评论区中: 图片来自 MindBranches,Twitter 随即惹来众多网友的跟推回复:总结得好,所以这东西有什么用呢? 图片内容来自 Twitter 的确,在发布会上,创始人夫妇花了大量的时间描述 AI Pin 在颜色、材质等设计方面的特点,而在使用场景上,目前能看到的只有消息助手、生活信息查询、食物信息查询、随身翻译、随身 mini 音箱等,更像是个带着摄像头的 Siri。 或许 AI Pin 最大的亮点在于其主要功能全部由 GPT-4 支持,所以交互体验远胜传统语音助手。但正是大模型作答的不确定性,也导致 AI Pin 在发布会上现场翻车。伊姆兰在演示中抓起一把巴旦木仁(加州大杏仁),问 AI Pin,大概含有多少克蛋白质。AI Pin 回答道,大概含有 15g 蛋白质。 图片内容来自 AI Pin 官方发布视频 网络资料显示,这种杏仁的重量平均每颗 1 克左右,蛋白质含量约占其中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15g 蛋白质,约等于三颗鸡蛋的蛋白质含量,大概需要 75 颗杏仁提供,伊姆兰的小手里显然没有这么多。 这一演示失败几乎是致命的——一个本就缺乏刚性使用场景的产品,在有限的演示上误导了用户,其产品价值顿时变得无比模糊。果不其然,发布会刚刚结束,AI Pin 就被国外网友广泛吐槽。 这是机器视觉 + GPT-4 联合犯下的又一次常识性错误。著名投资人朱啸虎在朋友圈里曾提问,如果一个产品 99% 的价值都由大模型来提供,那么围绕大模型进行创业的这家公司,本身的价值是什么?AI Pin 还没触及这个问题,就已经绊了个跟头。 除此之外,699 美元的最低售价(约合人民币 5094 元),24美元/月的服务订阅费用(约合人民币 175元/月),也让人望而生畏。 遍观 Twitter、YouTube、Quora、Reddit,喝彩者寥寥,质疑声居多。 尽管时代周刊将其评为“2023 最佳发明”之一,但一个不好的联想是:名噪一时的谷歌眼镜也曾登上过时代周刊 2012 年度的最佳发明榜单,而在今年年初,谷歌眼镜彻底放弃挣扎,黯然退出市场。 没有人欢迎一个“身上长着摄像头”的人 当年的谷歌眼镜与今天的 AI Pin,在舆论上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被吐槽:贵,不知道买来干嘛用,也都长着一个在社交场景中无比敏感的摄像头。 AI Pin 的发布日期,恰好是美国咖啡馆抵制、禁用谷歌眼镜的十周年,据中国网报道,西雅图一家咖啡馆的老板,要求戴谷歌眼镜的客人进店前必须摘下眼镜,他还贴了一张告示:“若要别人尊重你的隐私,请先尊重别人的隐私。” 在腾讯出品的一档《巅峰文档》节目中,“可穿戴设备之父”彭特兰也说道:“谷歌眼镜非常明显的另一个问题是它不应该装摄像头,对吧?如果没有安装摄像头,我觉得我不会反对这款产品,没有人会反对。” 而当年谷歌眼镜踩过的大坑,也引起了 AI Pin 的重视——但不多。 据官方描述,AI Pin 待机时,摄像头、麦克风不会处于监听状态,它需要被唤醒,才正常进入工作。AI Pin 在产品左上角的部分,单独设计了一个 Trust Light(信任之灯),只有当设备被唤醒时,Trust Light 被点亮,AI Pin 才会开始采集数据。Humane 公司郑重其事的在 AI Pin 官网写道:隐私是你的,真的(Privacy that’s yours. Truly.)。 图片内容来自 AI Pin 官网 可公众真的能接受这样的设计吗?目前尚无定论,但信任是一个极其感性的名词,它代表的诸多引申含义是可能性的,而非事实性的。当你在胸前佩戴了一个智能微型联网设备,你很难说服人们接受“灯不亮时就可以放心说话、换衣服”这一设定。况且,你只需要一个小小的黑色贴纸,就能让这玩意再也不亮。 那无形的镣铐,不是工艺,而是内容 谷歌眼镜退场,PICO 团队解散,“元宇宙”被投资人按关键词屏蔽,其核心问题在于内容价值匮乏,不足以抵消用户在日常使用上的不便感。 今日的内容创意和表现形式,并未超出科技的承载边界。从游戏到音乐,再到影视,尚不足以支撑 VR 产业高速发展,遑论其他可穿戴设备。 而像 Apple Watch、Go Pro,乃至近两年大火的“健身镜”,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场景,它们要么可以复用移动时代用户好评度较高的内容,要么只提供功能性的产品价值。 而 AI Pin 在这一点上更接近前者——它的内在价值很难由自己掌控,更多取决于 OpenAI 旗下 GPT-4 的未来发展。 11 月 16 日,AI Pin 就将在美国公开发售,我们将很快见证公众对于这一创新产品的价值评估和买单意愿。
首飞失败后,“星舰”准备再次发射,马斯克表态:不要把期望定得太高
据法新社11月11日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表示,希望在下周重新发射“星舰”运载火箭。该公司此前曾于4月进行试射,但以一场爆炸告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10日晚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表示:“‘星舰’准备最早于11月17日发射,正在等待监管部门的最终批准。” 报道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预判,“星舰”将是下一代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最终能搭载人员和货物登陆火星。 今年4月20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星舰”基地发射无人火箭,4分钟后火箭爆炸。火箭解体后燃成一团火球,坠入墨西哥湾,在不远处一个城镇上空扬起了尘埃云。 第二次试射需要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的发射许可。该监管机构于10月完成了对“星舰”的安全审查,但该项目仍需获得美国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的批准才能拿到许可证。 根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布的宣传材料,目前已有一艘新的“星舰”在发射台整装待发。 “星舰”被设计为完全可重复使用,两级火箭都将重返地球,从而大大降低成本。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10月初一次会议上表示,自从在博卡奇卡进行首次试射以来,“星舰”的分离系统已经进行彻底检修,他还说,测试这个新系统将是“此次飞行中最危险的部分”。 马斯克说:“我确实希望不要把期望定得太高。” 此次飞行计划将与4月份的飞行计划相似。根据马斯克的说法,分离后,“星舰”将继续飞行到“略低于轨道”的高度,完成绕地近一圈的飞行,然后坠入夏威夷附近的太平洋海域。
世界周刊丨中国吸引力
  本周,出现在中国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目光。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网站用“深受鼓舞”一词来形容这次访问。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古德曼表示,阿尔巴尼斯总理此次访华旨在促进两国互相尊重和理解,求同存异,开展合作。中国长期保持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正展现出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11月5日,北京,尽管这是澳大利亚总理时隔七年后的再度踏上中国土地,但阿尔巴尼斯在与中方领导人举行会面之前,还是先参观了古老的天坛。   澳大利亚总理 安东尼·阿尔巴尼斯:我期待着在这些会议上进行建设性对话,但今天早上是一个回顾历史的机会。   同样地点的这一幕,仿佛是历史重现——但时光要回拨整整半个世纪。   1973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时任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受邀访华,也在天坛参观。   一张老照片记录下历史一幕:惠特拉姆耳朵贴在回音壁墙上,聚精会神地倾听另一边的声音。   倾听对方,这也许正是历史给中澳关系留下的隐喻。   澳大利亚总理 安东尼·阿尔巴尼斯:今年是惠特拉姆总理访华50周年纪念,那是澳大利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后澳大利亚总理首次访华。   1972年12月,惠特拉姆刚当选几周就正式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年访华期间,当他讲完这番话后,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在不少澳大利亚媒体看来,惠特拉姆是一位极富远见的政治家。   在当时的冷战背景下,西方国家外交唯美国马首是瞻。身为在野党工党领袖的惠特拉姆,却敏锐地观察到“乒乓外交”后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正在发生微妙变化,1971年担任工党领袖时就踏上前往北京“洽谈贸易合作”之路,执政后更是迅速抓住机会与中国建交。   半个世纪后,另一位工党总理阿尔巴尼斯发布了自己参观天坛的照片,配文却是:“高夫·惠特拉姆是首位访华的澳大利亚总理,自他访华已经过去了50年。他来到北京天坛以后,已经发生许多变化。但不变的是,我们两国间的接触依然重要。”   的确,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记者:在早市的交易高峰期,人们兴高采烈地阅读着与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关系开始回暖的消息。   澳大利亚民众: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我认为与中国关系正常化是澳大利亚的优先事项。   澳大利亚民众:这是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并为澳大利亚带来更多业务的良好起点。   澳大利亚民众期盼的背后,是过去几年中澳关系急剧恶化的曲折经历。   中国是澳最大贸易伙伴,但从2017年起,澳大利亚在外交方面紧随美国,一些政客大打所谓“中国牌”,中澳关系一度陷入低谷。   而受伤害最大的,是澳国内的出口商。   对酒庄老板乔迪·马什来说,2023年看起来充满了希望,终于能够摆脱过去几年的噩梦了。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葡萄酒市场,每年销售额超过十亿欧元。但自从澳前任政府追随美国对华“贸易战”,2020年马什女士的葡萄酒出口量一夜之间减少了20%至30%。   澳大利亚酒庄老板 乔迪·马什:我不得不说,我觉得我为这个行业感到害怕,甚至流下了眼泪。因为这是一个家族企业,所以我们很担心。   时过境迁,有关大麦关税可能将放松的消息,让澳大利亚葡萄酒行业看到了希望。   澳大利亚葡萄和葡萄酒公司CEO 李·麦克莱恩:如果有关大麦关税的讨论进展顺利,我们将是怀有希望的。那可以给澳大利亚政府提供一种范例,可以用于解决红酒行业中的一些贸易障碍。   而对于像维多利亚州米拉瓦地区布朗兄弟酒庄这样的大出口商来说,这更令人振奋。   布朗兄弟酒庄 凯瑟琳·布朗:我们需要乐观积极并开展两国之间正在进行的对话,红酒关税可以改变,这让我们都很兴奋。   从贸易入手,大胆走出全新的外交方向,50年前惠特拉姆和50年后的阿尔巴尼斯都是如此。   澳大利亚总理 安东尼·阿尔巴尼斯:我们知道,国与国之间建设性的经济接触有助于建立关系,有助于增进对共同利益和分歧所在的理解。这就是为什么我领导的政府将继续与中国进行建设性的合作,你们已经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可能的。谢谢。   与很多国家领导人访华不同,阿尔巴尼斯此行显得相当轻松自在。   专机降落时他的这句话引起了热议。但这样说确有道理:他曾6次来华,对中国就跟“回家”一样轻车熟路。   这不由得使人想起不久前,来华参加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智利总统博里奇,在论坛开幕前,不仅当了回“好汉”,还打卡故宫,逛了潘家园夜市。   如今,吸引国外政要的,不仅仅是中华古老文化,还有现代的高速发展。   11月4日抵达访华第一站上海后,阿尔巴尼斯当晚就跑去参观上海夜景,第二天一早又在闹市区晨跑,和行人愉快地打招呼聊天。   澳大利亚总理 安东尼·阿尔巴尼斯:我认为这次访华具有积极意义。这是我们耐心、谨慎并深思熟虑地处理对华关系的结果。   轻松与自信背后,是一年多来中澳关系开始转暖的积极变化。   10月25日上午,中国驻澳使馆文物返还移交仪式上,澳方返还了3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其中包括北朝至唐代的彩绘陶制人物骑马俑。   此前不久,中国驻澳使馆举办国庆招待会,澳联邦政府高级代表、澳中议会小组主席等政界人士出席。   澳中议会小组主席 卡莉娜·贾兰:澳大利亚和中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但我们还是希望在共同利益方面展开合作。   转变发生在2022年5月,当时的反对党工党赢得澳大利亚大选,阿尔巴尼斯出任新一任总理。   同年11月,中澳领导人巴厘岛会晤,为两国关系稳定发展指明方向。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澳关系从破冰、稳定到改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澳大利亚总理 安东尼·阿尔巴尼斯:澳大利亚四分之一的工作岗位依赖于出口,超过四分之一的出口额来自中国。因此,这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关系。   而恰逢其时的第六届进博会,又将改善中的中澳关系推进了一大步。   澳大利亚制造运动有限公司CEO 本·拉扎罗:进博会是澳大利亚制造商、种植者和澳大利亚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绝佳机会。利用进博会可以增加销售,建立新关系和发展业务。   今年4月,进博会在澳大利亚举办的推介活动得到澳各界的热烈反响。   澳中工商业委员会CEO 艾莉森·艾瑞:我们全力支持澳大利亚公司利用进博会作为了解中国市场和建立新联系的机会。   而在半年后,“追随惠特拉姆脚步”的阿尔巴尼斯,也把访华首站和重点放在了上海进博会。   他来到澳大利亚展区,先去牛肉展台欣赏大厨的烹饪手艺,然后手捧龙虾让现场记者拍照,之后又在现场分发红酒,还亲自品尝了一口,表示非常好喝。   澳大利亚总理 安东尼·阿尔巴尼斯:我们的红酒是很好的产品,我们的大麦是世界上最好的,这将影响中国的啤酒生产,我们的龙虾也很好吃。因此,我们希望看到中国能够从中受益,我们希望看到澳大利亚的企业也能从中受益。让我们明确一点,我们的贸易带来经济活动,从而带来就业机会。   这番“现场带货”显然是精心挑选过的,龙虾、红酒和牛肉,都是澳重点出口商品。   澳大利亚天壤酒庄总经理 布鲁斯·天瑞:这是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整个红酒行业经历一段很艰难的日子,大门又打开了。   如今的马什女士也终于不再担惊受怕了。   澳大利亚酒庄老板 乔迪·马什:在过去的三个月,我们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来自中国人的信件和电话,他们对购买我们的红酒很感兴趣,相当忙碌。   而“现场带货”背后,更有参加进博会的200家澳大利亚企业,创下了澳企参展数量新纪录。   萨布蔻澳大利亚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赫尔曼·霍尔夫斯塔:这个是用在鞋上的,但是我甚至可以涂在嘴上。这个会渗透进皮革。   作为澳大利亚百年品牌,萨布蔻在当地家喻户晓,而今年是他们第一次参加进博会。   萨布蔻澳大利亚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赫尔曼·霍尔夫斯塔:疫情过后,我们如今在中国看到了机遇,还有中国经济的繁荣。不仅仅是贸易的购买和出售,而是一起合作,共同发展。   进博会上的热闹场面,是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世界共享中国发展红利的生动现实。   而近期,外国政要和企业界人士“排队”访华,则表明,中国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市场既至关重要又充满魅力。   确实,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时候,中国保持稳定发展,正是实现互利双赢的“中国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蒙古国商人 巴特穆合:中国国际进博会提供了同样的平等的机会给每一个人。   蒙古是一个内陆国,因此对巴特穆合来说,进博会是天赐良机,只不过6天时间远远不够。   蒙古国商人 巴特穆合:我们参加了每一次中国国际进博会。有时独自参加,有时与其他蒙古国制造商一起。   从2018年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博会后,巴特穆合就在上海创办了自己的企业,销售本国产品。   羊绒衫是蒙古国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中国消费者给他们创造了稳定收入。   蒙古国商人 巴特穆合:蒙古羊绒都是来自偏远的地区,游牧民居住的农村地区,一个家庭有一群牲畜,即使是这些家庭也从这个展会从受益。   进博会带来的机遇也让他决定在进博会会场旁边的全球商品交易中心开设蒙古进口馆。   这个中心为外国公司提供了一个永久的展出空间。   蒙古国商人 巴特穆合:位于进博会会场附近的这个店铺,是全年开放的。所以进博会不是只开六天,是全年开。我个人,我们公司都从中受益,我们都从中受益。   受益的不只是蒙古国这样的中国邻国。   几届进博会办下来已经证明,它越来越成为更多国家在全球展示独特产品的一个窗口。   哈萨克斯坦贸易政策发展中心副主任 努尔兰·库尔巴特罗夫: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消费能力,这对世界各国都是机遇。   进博会参展商 奈莉:猴面包树非常有趣,它通常被称为生命之树,因为它带给人类和动物带来很多好处。而且它的形状像是一棵倒放的树,有趣的是它的树枝看起来像树根。   在肯尼亚东南部的马奎尼镇上,有一片历史悠久的猴面包树林。猴面包树的叶、根、果实和种子都是宝贵的食物来源和传统药物原料。   进博会参展商 奈莉:我们在这里将果实切开,首先查看果实的质量,里面是否有虫蛀。你甚至可以直接吃,酸甜味,就跟糖果一样。这就是猴面包树果实内部的样子。   但当地民众为了拓展耕地面积,经常砍伐这些珍贵的猴面包树。奈莉认为,只有让猴面包树成为农民实实在在的摇钱树,才是保护它们的根本出路。   进博会参展商 奈莉:所以我们现在从肯尼亚马奎尼县一千多名农户那里采购猴面包树果实,然后将它们加工成猴面包树果粉和猴面包树油。   虽然猴面包树远在非洲,但通过进博会,马上就可以在中国看到这些猴面包树产品。   进博会参展商 奈莉:我们看到了巨大机遇,把我们的产品推向如此重要的市场。对于我们的产品来说,这个市场潜力巨大。   进博会不仅让猴面包树产品走出非洲,改善当地人的经济条件,也保证了珍贵的猴面包树不会被砍伐,让这里无限美好的自然风光得以永存。   进博会参展商 奈莉:目前我们的工作已帮助保护了至少5000棵猴面包树,我相信随着农户收入的不断增加,我们还将保护更多的猴面包树。   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贸易盛会、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今年,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踊跃前来,750多个交易团报名入场采购,进博会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阿根廷中型企业联合会外贸部主任 洛佩特吉:进博会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是因为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贸易以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方式引领了世界。中国是拥有十四亿人口购买力的理想市场,而进博会又提供了一个全球平台,我们不能不参加进博会。   这样一个全球平台,不仅对南方国家,就是对欧美发达国家企业也有无比的吸引力。   美国重要精油品牌——多特瑞,今年已经第六次亮相进博会。2018年第一届进博会召开时,这家公司在中国还只有几十名员工,它没想到这个9平方米的展位会取得成功。   多特瑞公司中国区总裁 麦欧文:第一届进博会,我记得很清楚。那对我们公司,对我个人都有很大影响。虽然那是一个很小的展位,但在那一年的进博会上,我看到很多人来体验我们的精油。   在那一年的进博会中,让麦欧文震撼的是习主席在开幕式上的发言。   多特瑞公司中国区总裁 麦欧文:我认为他传达的主要信息是,看,中国是对世界开放的,我们对外国企业来中国并在这里取得成功持开放态度。所以我认为这确实鼓励了很多公司,包括我们。   6年后,多特瑞公司在中国拥有近100万注册会员,中国已经成为其精油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多特瑞公司中国区总裁 麦欧文:我认为这个平台特别适合像我们这样的中小型企业,中国国际进博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它来促进我们的发展。   “中国吸引力”的背后,正是它所倡导的“新时代,共享未来”理念。   ABB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国际进博会已经成为ABB分享最新领先技术的重要平台。更准确地说,它使我们能够展示210多种创新产品和数字解决方案。我们在中国国际进博会的展位,接待了150多个政府和地方代表团。   瑞士科技巨头ABB是今年参展的280家世界五百强公司之一,在过去的五年,ABB一直参加进博会。   ABB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国际进博会的开幕式,两次,2020和2021。我听了习主席的主题演讲,都非常鼓舞人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继续向世界开放的意愿,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美欧一些国家不时宣扬与中国“去风险”,但这些国家企业的选择却在诚实地说明,与中国合作不是风险,“脱钩”才是。   本届进博会首次开设美国食品与农业馆,美国官方也派出“史上最高层级”代表团参会。   11月6日,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现身进博会现场。同一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演讲中透露,未来几周将来华举行中欧领导人会晤。   事实证明,贸易与交流,不仅可以拉近各国关系,还可以将吸引力延伸到其他领域。   10月29日,美国飞虎队老兵哈里·莫耶一行由上海乘坐飞机抵达北京,开启了多个城市的访华之旅。   飞虎队老兵哈里·莫耶:这是我唯一的希望,也是我在这个年纪来到这里的主要目的。就是来到中国传播飞虎队关于美中两国的故事和信息。   抗日战争中,飞虎队与中国军民共同浴血奋战,击落日本军机2600多架。   1944年,在美国陆军航空队服役的莫耶,跟随其所在战机中队加入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驻扎中国四川并执行了一系列任务。   在外界看来,飞虎队老兵的来华,似乎释放出了某种信号。   飞虎队老兵哈里·莫耶:这恐怕是梅尔和我最后一次访问中国,我希望我们的到来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这就是我此次来中国的目的,延续85年前传递出的非常非常重要的信息。   时光荏苒,中美两国的深入沟通与交流具有重大意义。   11月15日至17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即将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而中美两国元首继去年巴厘岛会晤后,将举行首次面对面会晤。   两国元首将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沟通。   中国对深化亚太合作、促进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主张值得期待。   近年来,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动作明显增多,这些逆风逆流不仅将全球化推到十字路口,还恶化了全球政治和安全环境。   这个背景下,中国创造性地举办了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让世界认识到,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重要机遇。   当今世界,“黑天鹅”事件不断发生,该从哪里寻找把握世界的主流与未来的方向?如果从某些小圈子里找,那只能从冲突中寻找冲突,但如果到进博会会场上去找,看一看最旺盛的购买力与最充沛的生产力握手合作的画面,就会发现这才是真实的世界、世界的真实。
再接再厉做好灾后恢复重建——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引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殷切嘱托,让受灾地区广大干部群众深感温暖、深受鼓舞。大家表示,要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努力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永定河三家店引水枢纽是永定河官厅山峡段控制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第一站来到这里,了解灾后恢复重建进展,要求北京切实提高山区地带防汛抗洪能力。   妙峰山民族学校毗邻永定河,地势较高,今年汛期成为村民应急避难的“安全岛”。在这间思政课教室里,同学们向总书记展示了以抗洪救灾为主题的手工制品,这是老师带着大家用彩泥捏出来的,叫作“绿水青山 美好家园”。   学校操场上,总书记亲切慰问了因公牺牲烈士家属和参与防汛抗洪救灾的代表。总书记说,多名党员干部在抗洪抢险中牺牲,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大力宣扬他们的英勇事迹。门头沟区王平镇包村干部熊丽就是这样一位党员干部,她在转移群众途中不幸牺牲。   总书记慰问的代表里,还有一位一直坚守防汛抗洪救灾一线的基层干部,她是落坡岭社区书记孟二梅。今年汛期,她带领干部群众倾囊相助,让近千名受困的列车旅客妥善安置、平安转移。   水峪嘴村在洪灾中受损严重,如今已经修缮一新。在村民李盟家,总书记详细询问房屋受损、修缮支出、取暖等情况。总书记表示,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是一项硬任务。李盟告诉记者,她向总书记展示了当时被淹的情况。   离开村庄时,当地群众热情欢送总书记。总书记对大家说,我心里一直惦念着灾区的人民群众,希望乡亲们坚定信心,努力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今年汛期,河北保定涿州市遭遇特大洪涝灾害,目前已基本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双塔街道永济秀园小区,走进商户、热力站了解情况。这个小区有常住居民2000多人,此前大部分住宅楼的一楼进水。总书记走进居民董彩英家看望慰问,详细询问洪水水位、应急居住、家具家电更新、供暖、相关补助等情况。   离开小区时,总书记对大家说,看到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已恢复正常运转,大家的生活也已基本恢复正常,心里踏实了很多。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刁窝镇万全庄村位于兰沟洼蓄滞洪区,今年汛期全村311户全部受灾。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房屋重建施工现场,勉励大家团结一心,共渡难关,重建和美乡村。   村民杨佩然家房屋受损较轻,已加固修缮完成并入住。总书记走进杨佩然家里,了解他们的家庭收入、修缮花销、生产恢复等情况。   临别时,村民们高声向总书记问好。总书记说,各级党委和政府正在多方采取措施,扎实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希望乡亲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加快恢复重建、推进乡村振兴。   总书记还走进农田,察看冬小麦和大白菜长势。他指出,农业生产是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方面,要组织安排好今冬明春的农业生产,争取明年有个好收成。   白沟河是大清河流域一条骨干行洪河道。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白沟河治理工程(涿州段),察看工程进展。他指出,京津冀水系相连,防汛抗洪是一盘棋,要深入研究推进京津冀地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
大国来信丨传承飞虎队精神
  锦书云中来,尺牍传深情。今年9月,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弗里·格林与两位飞虎队老兵一同收到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复信。长期以来,杰弗里·格林一直致力于促进美中两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人了解飞虎队的故事,传承象征着友谊与和平的飞虎队精神。在今天的《大国来信》里,格林将讲述他与飞虎队老兵们的故事,以及他和他的伙伴们正在为美中民间友好而做的事情。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 杰弗里·格林:我相信飞虎队精神代表着维护正义,代表着和平共存、合作共赢,代表着永恒的友谊。   美国飞虎队创始人陈纳德将军外孙女嘉兰惠:我们把象征友谊的面孔带到中国,十分重要。正如习近平主席最近所说,未来在于我们的年轻人。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 杰弗里·格林:我叫杰弗里·格林,是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我的父亲是一名二战老兵,小时候父亲给我讲了很多二战的故事,我想我最爱听的就是飞虎队的故事。从我五六岁开始就知道飞虎队,我一直对中国非常感兴趣,也一直被飞虎队的事迹所激励。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 杰弗里·格林:大约在1995年,我很幸运地遇到了当年飞虎队中的60多名成员,与儿时崇拜的英雄成为了最亲密的朋友。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 杰弗里·格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50周年的时候,飞虎队老兵受邀来到中国,我一同随行,见到飞虎队老兵的每个人都激动不已。看到中国人民见到这些英雄的场景,(我想)我们能做些什么,让更多飞虎队老兵回中国看看。于是我们决定创立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 杰弗里·格林:我们已把近500名老兵带回到中国,他们看到了(中国的)机场、高铁,看到了城市、高速公路和社区的发展,他们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表情。80年前没有这些,只有战争的残骸,(现在看到的)就是那时他们的愿景。他们看到了这个杰出的、快速发展的国家,他们觉得很骄傲。因为他们感到,80年前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他们觉得自己是现代中国的一部分。习主席知道我们的基金会,所以我想给习主席写封信,说我们要来,我想告诉他我们的飞虎队友谊学校计划。一个多星期后大使馆打来电话说,你有一封习主席的复信。   2023年9月12日   习近平复信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和飞虎队老兵   得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和飞虎队老兵们长期以来孜孜不倦在中美两国传播飞虎队故事,越来越多美国青少年参与到“飞虎队友谊学校和青少年领袖计划”中来,迄今已有近500名飞虎队老兵和数百名老兵家属到访中国,我感到很高兴,并向你们表达敬意。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 杰弗里·格林:习主席谈到了对我们飞虎队友谊学校计划的支持。习主席告诉全世界,告诉美国老兵,告诉美国人民,中国永远不会忘记老朋友。这件事触动了我们的董事会成员,还有他们的家庭成员。   11月5日,广西柳州,飞虎队老兵参观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飞虎队友谊学校)   “飞虎队友谊学校暨青年领袖计划”启动仪式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 杰弗里·格林:参加我们项目的第一批中国孩子将于(明年)1月底到美国(交流),他们将与同龄的美国学生一起度过大约10天,分享飞虎队的故事,一起买东西、喝汽水、打篮球。而当美国孩子来这里,当他们访问浙江、昆明、柳州时,他们将把精彩的故事带回美国。他们会告诉朋友们,那个夏天他们在中国做的很酷的事情。   2023年9月12日   习近平复信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和飞虎队老兵   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新时期飞虎队员的参与和支持,希望飞虎队精神能够在两国人民之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 杰弗里·格林:习主席谈到,民间和年轻人对中美关系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与年轻人分享这段历史。   二战时期云南驿美军医院护士黄欢笑之子 高德敏:这张照片是在美国发现的一张照片,她和两个美国青年在一起,站在我母亲身后的这个人——美国青年已经找到了,然后(他儿子)就寄来他父亲当年的照片,跟我母亲在同一个地点拍的同一个照片。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 杰弗里·格林:习主席在信中告诉我,把飞虎队的故事告诉年轻人,这样他们也能传承飞虎队精神。我没法告诉你我有多感动,因为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美国飞虎队创始人陈纳德将军外孙女嘉兰惠: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搁置分歧、取得胜利。想想看,如果我们现在在和平时期,抛开分歧、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后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我们会取得怎样的成就?有一次有人问我,美国梦和中国梦有什么不同?我们的梦想没有什么不同,大多数时候,答案都是和平地生活。如果我们努力实现这些共同目标,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相同点远多于不同点。   飞虎队队员克利福德的曾孙 杰克逊·隆:我是一名10年级的高中生,我是飞虎队队员克利福德的曾孙。我的曾祖父两次被击落,但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飞虎队队员克利福德之子 小克利福德·隆:我从我父亲那里传承了对中国的热爱,我把一些事情告诉我的孙子,他似乎很感兴趣。我很感动,我知道这对他有影响。   飞虎队队员克利福德的曾孙 杰克逊·隆:我看到飞虎队精神在飞翔,飞虎队象征友谊。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 杰弗里·格林:我对美中关系的未来非常乐观,因为我知道美中有着并肩作战、共同面对逆境的历史。世界风云变幻,但我们有着能够沉淀下来的珍贵情谊,这是永恒的友谊,是老一代飞虎队留给我们和未来世代的珍贵遗产。   我最美好的愿望是飞虎队的旗帜能够高高飘扬,并被太平洋两岸的人民所铭记,因为它是两个伟大民族无论在战争还是和平时期都能够向共同目标迈进的象征。   ——摘自陈纳德将军回忆录《战士之路》   总监制丨张文华 曹日 张欣   监制丨潘林华 解立楗 严敏   制片人丨奚彧 杨琨   策划丨王珈   编导丨李岚 郑红 石玥 曹志   记者丨许弢 王溪 张爽 张卉   摄像丨柳明 赖健 尹智磊 何柏霖 宋东东 陶世飞 刘鹏 张帆 杨洋   新媒体丨赵晓杰   配音丨张仲鲁   剪辑丨王继阳 杨立威   包装设计丨段昊辰   音编丨王博谦
时政微观察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亚太繁荣全球发展
  亚太地区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经济在全球占比逾六成、贸易占比近半,成长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带。   今年是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会议召开30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在这一特殊年份回望中国与亚太、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其中蕴含的历史启迪弥足珍贵。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出席或主持历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从“亚太命运共同体”到“亚太梦想”,从“亚太伙伴关系”到“全方位互联互通蓝图”,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为亚太稳定繁荣持续作出贡献。   △2022年11月18日,泰国曼谷国家会议中心,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去年11月,在湄南河畔,习近平主席全面总结“亚太奇迹”的经验与启示,深刻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现实路径和时代意义,为亚太合作指明方向。   中国的发展受益于亚太,也用自身发展回馈亚太、造福亚太。新时代新征程,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为国际合作注入更强动力,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   坚守初心,携手续写“亚太奇迹”   2022年11月,泰国曼谷。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会场三层水晶厅外,长方形展台前人头攒动。展台上摆放着习近平主席演讲稿中英泰3个语种版本。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开幕前一天,习近平主席应邀发表题为《坚守初心 共促发展 开启亚太合作新篇章》的书面演讲。   “亚太奇迹”、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一个个关键词,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近日,美国旧金山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场地外的宣传海报。   过去几十年,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亚太奇迹”。习近平主席说,“亚太奇迹”是靠大家携手奋斗、爬坡过坎创造的。   如何续写“亚太奇迹”新篇章?各方各界期盼中国方案。   在书面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倡导坚守亚太合作初心,并提出“筑牢和平发展的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等六点建议。   初心,就是造福亚太人民。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在百年变局中廓清迷雾,习主席鲜明提出:走和平发展之路,走开放包容之路,走和衷共济之路。   唯有坚守初心,加强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才能推动亚太经济走在世界经济复苏前列。   引领方向,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2016年11月,南美“花园之城”秘鲁利马的国家大剧院,习近平主席的演讲掷地有声。   “大家都知道,拉美是地瓜等薯类作物的原产地。我曾给中国一些企业家举过地瓜的例子。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但它的块茎始终长在根基位置。同样道理,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将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   《时政微观察》梳理发现,习近平主席多次在亚太经合组织平台上阐释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理念,明晰宣示中国一直积极融入亚太区域合作,始终是亚太开放合作的推动者。   从2013年强调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到2014年倡导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再到2019年提出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从2021年全面阐述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深刻内涵,到2022年提出建设关于亚太未来发展与合作重大主张,中国始终高举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旗帜,引领亚太合作方向。   言必信,行必果。中国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2023年11月5日,在行驶中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列车车厢内,乘客纷纷用手机拍摄显示列车时速达到350公里的电子屏。   中国经济同亚太经济相互依存、深度融合,中国已经成为许多亚太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重要节点。   2022年,中国与亚太地区贸易额达3.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9.2%,占中国外贸总额的36.8%;同期,中国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其他成员国进出口总额达12.9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2023年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今年上半年,亚太地区经济的复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中国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4.2%。   十年来,亚太地区共建“一带一路”硕果累累:印尼雅万高铁、泰中罗勇工业园、文莱摩拉港、马中关丹产业园……共同繁荣的图景更加清晰。   开启新篇,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整体进步   不久前,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习近平主席在论坛上提出共同推动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的宏伟愿景——“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   “我们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整体进步,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为动荡的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这是中国的宣示,更是中国的行动。   刚刚落幕的第六届进博会,成果丰硕,按年计意向成交创历届新高,金额达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7%。   △2023年11月6日,参观者在第六届进博会国家展马来西亚展台欣赏展出的珠宝首饰。   携手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亚太互联互通建设水平提升;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高标准举办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链博会等国际展会,与各方携手谱写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故事……中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亚太和世界提供新机遇,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中国力量。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在“亚太奇迹”的大合唱中,“中国奇迹”无疑是最振奋人心的乐章之一。其中,中国式现代化的音符尤其灵动。   多次访华的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表示,看到中国推动现代化进程焕发出的勃勃生机,自己深受震撼。“我相信,中国可以助力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创造更美好未来”,期待中方在此次会议上为促进亚太繁荣和全球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社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说,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和成果为地区国家发展提供借鉴,期待习近平主席在此次会议上就促进经贸合作和互联互通、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提出更多重要主张。   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汤之敏表示,希望中国继续分享现代化的资源要素、市场平台、实践经验和思想理念,以便各国汲取中国式现代化经验,在共同发展中实现共同繁荣。   △2023年10月23日,客商在广交会上选购工艺品。   亚太是我们共同发展的空间,我们都是亚太这片大海中前行的风帆。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将继续与亚太携手、与世界同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执笔丨张亚楠   视觉丨江雨航
第五届豫剧艺术节暨“致敬香玉”系列活动在郑州开幕
开幕式现场   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河南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加快实施豫剧振兴工程,纪念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先生诞辰100周年,充分展示近年来豫剧艺术创作的丰硕成果,搭建全国豫剧交流发展平台,传承弘扬豫剧艺术,11月11日晚,第五届豫剧艺术节暨“致敬香玉”系列活动在郑州市开幕。 《我是豫剧人》表演现场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一级巡视员周汉萍,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敏,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战营等出席开幕式。   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主办,河南豫剧院、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河南大学河南戏剧艺术学院承办。 豫剧《常香玉》选段 豫剧《程婴救孤》选段 豫剧《红嫂颂》选段   本届艺术节以“豫剧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为主题,搭建豫剧创作交流、人才培养、合作发展平台,推动形成新时代豫剧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 豫剧《焦裕禄》选段 豫剧《香魂女》选段   开幕式演出共分为回溯源流、薪火相传、致敬香玉、再铸辉煌四个篇章。全国豫剧名家齐聚河南,对常派(常香玉)、陈派(陈素真)、崔派(崔兰田)、马派(马金凤)等诸多豫剧表演流派进行精彩展示,感知古今戏韵,抒怀时代新貌,并以此纪念“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大师诞辰100周年,追忆和回顾常香玉大师的艺术成就,激励新一代豫剧人弘扬“戏比天大”的精神。(文/图 宋秋月)
松绑武器出口?日本政府小动作不断
  近年来,日本不断突破“和平宪法”约束和“专守防卫”原则,借渲染周边威胁,大幅增加防卫开支,在军事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此背景下,为武器出口寻找所谓的“法理依据”并伺机修改相应规则,成了日本政府心心念念的一件大事。   据共同社最新报道,由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成立的联合工作组准备讨论扩大可出口防卫装备的范围,包括允许向“与日本有安保合作关系的国家”出口地对空导弹等所谓“防御性”武器。   报道称,两党有意最早于12月汇总意见,向岸田政府要求修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及其运用指针。   △共同社报道截图   “改守为攻”后的小动作   事实上,为了给武器出口松绑,一心妄图成为“正常国家”的日本近年来一直在“小步快跑”。   早在2014年,当时的安倍政府就将日本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同时炮制了所谓“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从根本上修改了1967年根据日本战后和平宪法制订的“武器出口三原则”,允许“在一定条件下”出口防卫装备。   △当年路透社报道截图   将原先的“武器出口”改为“装备转移”,被外界视为日本企图掩人耳目的“文字游戏”。而新的“三原则”中种种模糊不清的表述,给了日本政客继续玩“文字游戏”的空子。   去年12月,岸田政府通过新版安保政策三文件,将日本防卫安全政策“改守为攻”,并首次承诺要促进防卫装备出口。   △《朝日新闻》:日本过于轻易地放松了对武器出口的自我约束。   为此,自公执政联盟今年4月成立联合工作组,开始研讨放宽武器出口政策。   根据现行的“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向“与日本有安保合作关系的国家”转移装备仅限于“救援”“运输”“警戒”“监视”和“排除水雷”五个领域。   而目前在日本政府和执政党内部,不少人认为应放宽具有杀伤能力的装备出口,并放宽对国际共同开发的装备转让给第三国的限制。   总之,岸田政府已经摆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   而其一系列动作表明,继去年底通过好战色彩浓厚的新版安保三文件之后,日本正谋划通过松绑武器出口来实质性扩大本国和平宪法所禁止的对外军事合作,为实现所谓的“国家正常化”创造既定事实。   △岸田今年早些时候在日本国会参议院宣称,“为了给日本创造理想的安全环境”,他计划修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中有关限制向乌克兰转让武器的规定。   这些企业的“好日子”恐怕长不了   得益于日本政府的扩军备武方针,日本各大防务承包商迎来了“久违”的军火订单。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参与制造美军最新型雷达SPY-6一事已进入最终协调阶段。   按计划,三菱电机将为美国雷神技术公司供应舰载雷达的电源装置。一旦合同敲定,这将是该家日企首次向美军交付防卫装备关键零部件。   鉴于SPY-6雷达的订单金额最高可达32亿美元,三菱电机获得的电源订单可能价值数亿美元。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截图   同样,随着日本政府近年来不断扩大防务开支,日本最大的防务承包商——三菱重工的订单数量也是水涨船高。   据路透社报道,三菱重工日前表示,该公司本财年的防务订单预计将增加一倍,达到创纪录的1.6万亿日元(约合107亿美元)。   △路透社报道截图   为了进一步激发国内防务承包商的积极性,日本防卫省上月还上调了订购武器装备时生产企业的预计营业利润率,使之从以往的8%升至最高15%。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截图   不过,这些日本军工企业的“好日子”可能维持不了多久。首先就是因为岸田政府野心勃勃的防卫计划恐将缩水。   根据岸田政府去年底通过的新版安保文件,日本2023-2027财年的五年防卫费总额将达43万亿日元。   但据测算,由于受日元贬值和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武器装备单价大涨,上述防卫费恐怕将超出计划金额8000亿日元之多。   △《日本时报》:自岸田政府去年12月通过新版安保三文件以来,日元兑美元汇率已下跌10%。   有知情人士称,由于日元疲软,日本政府已决定优先采购先进的美国武器,同时将从2024年开始削减部分国产装备的采购。   △路透社报道截图   其次,就算日本政府想让自己的军工企业多赚钱,后者也不一定“领情”。   事实上,被防卫省“相中”的不少日本大公司并未因此感到特别兴奋。相反,它们不太愿意加大对军品生产的投入。   因为从产业和经济层面看,日本没有类似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那样的军工巨头,许多为日本自卫队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公司都以生产民用产品为主业。以三菱重工为例,其军品合同仅占其收入的十分之一。   这些公司普遍担心,其短暂膨胀起来的军工产能会在日本完成军事扩张后被无限期闲置。   而更大的担忧涉及“名誉”问题。有媒体称,由于战后日本民众普遍对军国主义抱有高度警惕,不少日企担心自己一旦大规模生产军火,将会在国内外同时失去已有客户。   △《日本时报》报道截图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刘鹏   编辑丨王洹星   签审丨王坚   监制丨关娟娟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