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各出“新招”!广州、东莞、江门等地着力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广州白云区从地铁高增站D出口走出,便是白云区人和镇凤和村所在地。这里曾经是一条“空心村”,在经过微改造之后,一跃成为了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不但人气逐渐旺起来,村民们的收入也大幅提高。说起凤和村的蝶变历史,就是一部城市更新活化赋能的历史。这里原本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古村落,由于地处郊区,加上大量村民外出务工,曾经只有70多名村民常住。近年来,随着广州市加大对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扶持力度,凤和村利用地处广州空港经济区的地缘优势,在原生村落的人文土壤之上,创新孕育出包含餐饮零售、民宿酒店、休闲娱乐、文创艺术等多元业态的特色空港文旅小镇。  “如何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通过旧村改造,打造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就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广州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经国内多位顶级乡村建设策划设计大师实地考察、筛选、论证,花都区港头村、白云区凤和村、番禺区沙湾北村和大岭村、从化区西塘村、南沙区大稳村等6个资源禀赋独特的乡村入选创建名单。 以凤和村为例,这里原本破败的村社被修葺成非遗展示空间,原本排放污水的池塘如今打造成了广场水景湖,原本杂乱的自建房、握手楼,经过整体装修,变成了公共办公空间和特色民宿。创建工作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文化注入”模式,引入企业投资合作,以“设计改变乡村、艺术修复乡村、文化引领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为途径,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领先性的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 目前,凤和村已完成项目一期建设,精品示范村创建工作初见成效。该村距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仅3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由于村内保留了古建筑群落以及独特的岭南文化,改造没有大拆大建,而是对古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让凤和村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态肌理风貌,处处透着“文艺范儿”。 例如,“广州翼·空港文旅小镇”项目定位于构建空港经济新生态,打造国内空港文旅复合体。记者在凤和村看到,在民宿附近专门设置了城市候机楼,配有值机柜台,还有两台值机自助终端,可为旅客提供全自助值机服务。旅客可以在民宿区自助值机,然后再搭乘地铁去机场,地铁时间仅需10分钟。此外,小镇将打造航空教育基地,如青少年航空研学基地、航空体验设施,并推出成人商飞驾照报考、私人飞行驾照报考等课程,报考并通过后,可拿到私人飞行执照,可在多个国家合法驾驶飞机。    “通过环境改造、产业导入、文化植入等方式,多途径多渠道改善乡村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留住乡愁,留住农民的‘根’,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广州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对旧村进行改造时注重市政基础重建、消防设施和小微水体改造,优先弥补市政基础短板,改善村庄环境品质;围绕其区位优势引入了民宿、商旅休闲等多种业态,提供了村民在家门口的就业机会,盘活了村民的空置房屋资源,大大增加了村民收入。 作为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蝶变之后的凤和村创造就业岗位约3000个。随着航空、非遗、艺术等相关产业的进驻,以及越来越多游客的到来,村民家庭年收入从不到2万元,提升到10万元,增长了5倍之多。 东莞如今的东莞市横沥镇张坑村是这样一派岭南家园宜居风光:数百年历史的宗祠与修缮一新的上世纪80年代旧屋相得益彰;旧村小巷里的石板路平整洁净,拐角处的街头小景绿意盎然;依山傍水的张坑公园不时有三两村民闲庭信步…… 近日,经过镇街组织村(社区)自愿申报、市组织专家评审、征求相关单位意见等流程,东莞公布了“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名单。与张坑村一样拥有美丽乡村底色的50个东莞乡村入选了2020年东莞“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名单。该批“特色精品示范村”将在2020年底前完成创建并通过验收,东莞市财政将按每村(社区)1000万元的标准给予奖补,与此同时,相关镇(街道)按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进行补助。 纵观入选创建名单的50个村庄,它们多是乡村振兴工作起步早、基础工作较好、有独特资源禀赋、改造提升意愿较强的村(社区)。50个村(社区)分布在东莞的26个镇街。目前,入选的村(社区)正加大力度开展绿道改造工程、景观工程以及厕所升级改造工程等。 平坦整洁的村道,整齐划一的停车位,依山傍水的生态环境,张坑村让人领略到了岭南乡村的宜居风光,而这背后离不开近年来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广深铁路段旁边的排水渠,常年有污水流淌且一到雨季会导致张坑村水浸,而现在的排水渠已通过管网在地下输送,原先的污水池变成了休闲绿道;在张坑旧村内巷道,原先杂草丛生、滋生蚊虫的水渠经过整治后变成了整洁的路面和地下的排水管道,旧村闲置空地也被打造成有桌凳和绿色草坪的街头小景;还有张坑村的旧屋整治项目、张坑山地公园一二期项目等。“张坑村自2014年至今投入2000多万元用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村党工委书记张锐轩说。 和张坑村一样,常平镇的桥梓村也是一派宜人风光。走进桥梓村的寻常巷陌,屋舍整齐,街道干净整洁,满眼绿意盎然,文化古迹透露出浓浓的历史韵味。正值中午时分,阳光正烈,村内爱莲湖景区人烟稀少,但湖水清澈,不时有鱼儿跳动。爱莲湖广场前树木葱葱,桥梓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一到傍晚,就有很多村民到广场和湖边散步。     “近几年,我们投入大力气拆除3.8万平方米窝棚和危旧建筑,新建了爱莲广场,全面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体系,让古村换上了新颜。村庄建设好了,环境改善了,集体和村民的物业出租收益不断提高,村民的幸福感显著提升。”该村党工委书记周柏昌在接受采访时也一直强调乡村振兴,包括人居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是桥梓村一直以来都在做的事。 东莞作为全省唯一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早在去年年初就提出了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并在全市32个镇街打响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村庄清洁行动战役。市农业农村局介绍,今年还将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人居环境“百日攻坚战”活动,深化“行走东莞”“洁净城市”专项行动,完成农田窝棚整治扫尾。在石碣镇东部水南村的东祠村小组,几台挖掘机正在干涸的鱼塘中紧张的操作着,鱼塘紧邻袁崇焕纪念园,该村党工委书记叶树钦介绍,现在正施工的是东祠村美丽乡村工程,该工程分一、二、三期建设,面积约2.2万平方米,其中原有的几个鱼塘截坝清淤水系连通已完成,计划将填埋的鱼塘恢复原貌,并将局部的旧公共建筑物拆除,建设文化休闲广场、栈道凉亭、行人休闲道等,另新建一个合规的公用厕所。 超朗村和水南村加速建设美丽乡村是入选东莞50个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名单的村庄缩影。按照东莞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相关方案要求,相关创建村(社区)要在基本达到省定“特色精品村”标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和完善编制一张建设规划蓝图、打造一批景观小品、改造一批建筑景观等十个方面的工作。  江门新会“大家变文明了,还有礼物拿,当然好啦!”今年5月,江门市新会区三江镇临步村村民容和奕领到了一张《新会区农村积分管理兑换卡》。兑换卡上清晰填写着她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表格以12个月为列,月初积分、兑换积分、加减积分为行,共分为36个格子。村党支部书记陈齐安告诉她,积分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将按照村里试行的评价细则,每月变更兑换卡上的积分。  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三基四化”(即加强农村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建设,强化农村党组织政治功能、优化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净化农村政治生态、美化村容村貌)专项治理,从4月开始,新会在全区创新试行农村积分管理项目。项目将村民的行为表现转换成积分,再通过积分兑换奖励的方式,调动基层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推动形成人人参与农村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临步村是三江镇的农村积分管理项目试点村之一。目前,新会11个镇(街)共23条试点村正有序推进积分管理工作,结合各村实际细化积分细则,并发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试点阶段结束后,区、镇两级将在6月开展效果评估,并完善相关措施。预计今年7月前,新会将在全区推广农村积分管理项目。 近年来,新会大力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葵乡美丽廊道”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试点工作等多个项目。为此,区级农村积分管理评价细则从乡村治理、平安创建、文明新风、家庭美德、个人品德5个方面进行规定,并明确了“主动配合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征地等工作的,每次加10分”“主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的,每次加5分”“向公安等司法机关提供扫黑除恶等破案线索的,每次加10分”等内容。同时,各村还可以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本村的评分标准,经过“四议两公开”后形成具有本村特色的积分管理评价细则。  4月23日,临步村向党员和群众共70人派发了《新会区农村积分管理兑换卡》,并通过微信群、上门宣传等方式,动员更多村民参与。试行阶段,梁志成最担心的就是群众的参与度。除了靠党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外,如何发动更多村民加入积分管理,打造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新会区睦洲镇南安村担任党总支部书记已经6年的梁瑞文判断,对村民的激励不能单靠积分,一定要有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除了物质奖励,新会还计划向积分排名靠前的村民颁发“好村民”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目前,双水镇正在探索与新会农商银行联动,将积分高的村民评定为“诚信村民”,为他们提供贷款优惠和更多支农惠农政策。 (内容来源: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综合自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